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动脉粥样斑块硬化与血脉癥瘕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肢体动脉闭塞等疾病的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下简称斑块)与血脉癥瘕关系密切。

01

斑块形态似癥瘕

中医学将腹部肿块归于 “癥瘕”的范畴,其中 “癥”言结块凝聚不移, “瘕”指包块结散无常。斑块凸起于血管内皮,形成血管内膜凸起的固定不移的斑块,而斑块缩窄管腔,阻遏气血运行,可造成组织缺氧缺血,致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肢痛等病症。

斑块与 “癥”皆为肿块凸起,二者形态基本相似。现代影像学及病理学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非孤立于一处形成斑块,而多弥漫于动脉血管内皮,且大小不等,说明斑块病变具有结散无常、弥漫的特点。

斑块坏死脱落后阻遏血脉,随阻遏部位不同,可造成诸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绞痛、间歇性跛行等不同症状; 或斑块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血栓机化再通,导致症状出现或加重到减轻或消失,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病变部位弥漫、多样的特点,又有类似 “瘕”的特点。

02

斑块病机似癥瘕

气机不通,则成瘕;血食凝聚阻碍经络血脉,则成癥。有形实邪停滞脏腑经脉,阻碍气机,常郁而化热酿毒,致病情重笃。

癥瘕形成与脏腑功能状态有关,而外邪影响脏腑气机功能,则可结聚而成癥瘕。脏腑虚损是癥瘕形成的内因,非独邪气凝聚而成,即癥瘕发病病机有正虚、邪实两方面。邪气凝聚日久生成癥瘕,阻碍气血运行,气血不得濡养脏腑,则有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之变,故癥瘕因于血食、气结,病位在血、在气,病性有虚、有实,且常化热酿毒。

斑块的主要病理机制为脂质沉积、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增生等,其病机与癥瘕相似。

痰凝血瘀

血管内膜沉积的脂质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为主的脂质沉积在血管内膜下,结聚日久形成粥样斑块。癥瘕的形成与饮食起居不节有关。脾气运化失职,不别清浊,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代谢,脂质浊毒流溢于血脉,停聚而为痰,与血搏结成为血脉之癥瘕。此处与痰搏结之 “血”,非运行于血脉之常血,乃不循经行之瘀血。

《医学入门》认为,癥为“夹瘀血而成形”。高血压、高血糖、高尿酸、血脂异常等病理因素损伤血管内皮,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诱导血栓形成,形成阻滞气血的“瘀血”。动脉粥样硬化 的病理过程主要为痰浊、血瘀两方面,且多见“痰瘀互结”,即“汁沫与血相搏”,与癥瘕的病机有共通之处。

毒伤血脉

炎症反应在内皮损伤、脂质沉积、血小板黏附、斑块破裂过程中皆具有重要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火,故疮疡多为热毒所致,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体表与体内炎症过程相似,体表典型的炎症多表现为 “疮疡”,血管内膜炎症反应参与斑块形成、糜烂、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的全过程,与体表之 “疮疡”的病理改变相类。

寒、热、痰、瘀积聚血脉之内,阻塞脉道,积而化热酿毒,则内生斑块,热毒损伤血络则斑块糜烂、破裂、出血; 热毒凝炼津血,则化生痰浊瘀血。癥瘕为脏腑经络阻滞、气血凝聚而成,痰浊瘀血蕴而化毒,除可触及肿块,显微镜下观察癥亦常有红、肿甚至出血等改变,斑块糜烂、破裂、斑块内出血、血栓形成亦与此类似。

血脉失和

诸多病理因素皆可造成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伴随炎症浸润与血小板黏附聚集,加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斑块凝结于血管内膜,阻碍气血运行,影响脏器功能。实验研究亦表明,内皮损伤可明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中医学认为,痰瘀热毒得以阻滞经络形成斑块,其重要原因之一为血脉失和,气血不能畅行于血脉之中,痰浊、瘀血郁滞,蕴而化毒。癥瘕基本病机亦为血脉气血失和,与斑块形成伴内皮功能障碍相似。

03

斑块的中医治疗

斑块与癥瘕在形态、病机上基本相似,故可认为斑块为 “血脉癥瘕”,临证可参照血脉癥瘕相关治法对斑块进行治疗。

散结化斑

斑块主要病机为瘀血、痰浊积聚脉内、阻碍气血,故治应以散结化斑为要。治疗时应根据虚实轻重不同,选取活血破血、祛痰豁痰之品,同时注意气能行血、气能行津,故还应辅以行气破气之品。

临床舌质紫暗或伴瘀点、瘀斑,舌下络脉迂曲晦暗,脉弦或涩者,为瘀血凝结,可选莪术、三棱、蒺藜、川芎、土鳖虫、地龙等破血散结。

其中莪术、三棱、蒺藜破血兼以行气,可发挥穿凿之功; 川芎为 “血中之气药”,药性温燥而烈,走而不守,行气活血功效显著,但血脉癥瘕兼血热者需注意剂量和配伍,以祛其燥烈之性; 土鳖虫、地龙生于地下,得土性寒凉,长于钻洞而擅破血逐瘀、通络,适用于配伍温燥活血之品或治疗血瘀伴有热象者。

舌质或舌下络脉晦暗、苔垢腻,脉滑,属痰阻血瘀,可选半夏、石菖蒲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化湿。此外,亦可配伍香附、陈皮行气化积,理脾燥湿。在此基础上,配伍活血化瘀消癥之品。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血脉癥瘕,无论痰瘀孰轻孰重,均需辅以调达气机之药。

解毒稳斑

斑块的形成及斑块糜烂破裂、血栓形成与热毒有关,故清解热毒有较好的稳定斑块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临床舌紫红或带毛刺,舌下络脉瘀紫,苔黄或燥,应重用丹参、赤芍、郁金等清热凉血活血。

舌红苔黄厚腻、脉滑,选用黄连、黄芩,此二者性寒苦燥,可燥湿清化热痰,同时配伍丹参、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

舌绛红、脉滑数沉取有力,此为血分热毒,可在化瘀通脉的基础上伍用金银花。金银花为“疮家圣药”,药性甘寒,芳香走窜,甘寒而不伤脾阳,芳香走窜而无“寒凝”血脉之弊,治疗坏疽的四妙勇安汤重用金银花,其意即在于清化血分热毒。此外,连翘、紫花地丁等亦可选用。

荣脉抑斑

血脉柔顺调和是血运如常的基础。血脉失养与血脉瘀滞、蕴热酿毒相互联系、互生互化: 血脉失养,失其柔顺之性,血必运行艰涩而瘀滞; 血脉瘀滞,蕴而酿热化毒,又必损伤血脉,因此,临床气血亏虚常与血脉瘀滞共存,血脉阻塞常与气血亏虚症状同在。治疗时活血祛瘀通脉应兼顾荣养血脉。

血以调和为顺,脉以柔顺为常,荣养血脉亦为稳斑消斑的重要治法之一。血脉瘀滞而失其荣养的患者,常表现为舌质淡暗、瘀斑瘀点,脉细弦或沉细涩,可选用当归、丹参、三七等。其中当归性平和,可温润血脉使其恢复调和之性; 丹参微寒,可清化血脉瘀毒、调养血脉; 三七性温,可散瘀活血,亦可补养血脉。

本文转自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脉癥瘕.中医杂志,2019, 60(21) :1812-18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脉痹”认识动脉粥样硬化
从脉痹治论颈动脉粥样硬化
麗東書院 | 从“人迎脉积”认识颈动脉及其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病因病机
从“气血津液-癥瘕积聚-脉积”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防治思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