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整体劲力的掌握
 
    如何练就太极拳劲的浑圆,拿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要练就太极拳的浑圆劲力,要掌握其精髓:以腰对拉,周身掤圆,忽然放出都是手!

  一、对拉劲力的培育:
  1、何谓对拉劲:
  太极折叠劲劲力,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
  折叠劲是太极拳术中一种劲的称谓,其他拳术对此种性质的劲有别称,如在大成拳里就称其为矛盾力,争力。用矛盾力、争力较之用折叠劲更易理解。
  我平时为了让学生易懂,就用对拉力来代替太极拳中的折叠劲。这样更易现代人接受和理解。
 

 2、掌握对拉劲:
  我们平时打拳,要时刻培育折叠劲、对拉劲,就是看是否有对拉之形,对拉的过程。
  例一:单鞭:
  两手最后分开成一左一右定势,左右分时具有对拉的过程,定势时具有左右对拉之形。
  例二:掩手肱捶:
  两手最后分成一前一后定势,前后分时具有对拉的过程,定势时具有前后对拉之形,两手最后分开成前拳后肘的定势,同样具有对拉的过程和对拉的形。
  每一式都要具备“是对拉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这样的对拉过程和对拉之形。

  3、打拳以打出对拉力为目的:
  要依靠腰劲打出腰部与身体任何部位的对拉劲来,有能力把腰部做为任何部位的对拉方,与该部位构成对拉之形。
  例:“六封四闭”。该式两手均位于身体前方,初学者打这个式子最不舒服,最不得劲,势要前冲,甚至脚跟拔离地面。这个式子表面看不对拉,其实是前伸之双手与后脚构成前后对拉之形,双手之重与腰部后撑、后脚之重构成矛盾的对拉过程。初学者不能做到腰部后撑,不能利用后脚之重,故常要被前伸双手之重所牵拔,不得不靠后脚跟离地以求平衡。所以要双手下按,同时命门后撑。
 

 4、走架是找力过程:
  走架达不到找力、试力的要求和目的,对于以求技击的太极拳爱好者来说,是白练了。
  找力,简言之,就是举手投足时刻留心身体各部间的对拉拔长,相互抗争,特别要体验腰与其他部位的抗争,走架只求整体浑圆,培育对拉力的内劲,以求无限的、挨何处何处发的能力。
  走架试力时还有个小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就是眼神。走架时神宜内敛,要含蓄,不要显露以内求为主。眼神当然不可呆视,更不可盯视中指根、手心等部位。自己不妨试验一下,在眼盯视某一局部时,体内劲感就会变得淡薄甚至消失。劲感消失了,还练什么太极拳。还有,眼之所至井非定是该式之所重,不要被手到哪里眼到哪里所误。
  眼要看敌人:其功用就是用眼神调节配合打出对拉的太极劲来。技击眼为先,确实如此。

  5、推手对拉力的掌握:
  推手练习是太极拳术走向散手的有效而必要之准备,并有别于散手,讲究配合练劲。
  推手研习要求每个人都要懂对拉抗争,双方组成的推手整体要具备对拉抗争之劲。不管是前弓还是后坐,是发还是化,含胸拔背和腰脊命门一带后撑始终不失。
  推手习练中,背、腰肌肉的适度张紧感偶失,就意味着高质量的太极腰劲的失去,伴随而来的是高质量的沾连粘随不复存在,对他人的控制作用大为削弱。
  例如:手扶墙而推,在腰向后反弓时自我感觉最得劲,此时推力也大。推车、推重物,凡向前推送,在腰后撑时最得力。手前推送出和腰的同时反相后撑,这个对拉过程产生的抗争力不但大,而且重要。
 

   更为宝贵的是由腰而发的力能持续不断,由脚而腿而腰形达于手。推手前弓向人进逼,万不可手上、身上、腰上、腿上。一上俱上,不留余地,一发躯体便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他人所乘。要主宰于腰,腰脊命门一带不失后撑之形势,与躯体的前冲抗争对拉。如此,进可持续提供作用力不丢,退可从容应变不顶。两手伸出上托重物或向自身回拉某物,最得力的姿势也就是腰脊命门一带的后撑。推手后坐引化和后退诱敌要达到一个目的——拔根。
  达此目的全凭人体各部间的对拉、折叠、矛盾、抗争、浑圆。
  

    具体操作如下:
  向后之中利用自重的后倾下移和手的前伸上掤这两个水平向、竖直向反相过程,产生对拉力,击倒对方。也可利用自重的前移上抬和手的回捋下按这两个反相过程产生对拉力。发放对方。
  对拉力是肌体不同部位具有对称之形,同时做反向运动过程,才能产生。


  做反向运动的,对称的两方大多是手和腰,腰始终保持后撑。重心后移则手前去;重心前移则手回缩;重心抬高则手下来;重心下移则手上抬;手往左则腰往右等。在全方位接触的推手练习里,也有左右手构成对称之两方的,有手与脚,手与颈,颈与腰等构成对称之两方的。太极拳的浑圆“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是在有了对拉、折叠、对称、矛盾、抗争后才成为以腰为圆心,向四周形成对拉的球体浑圆整体劲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答初学弟子问的推桩守桩
读经典 |《十三势行功心解》释义(一)
初学太极拳推手三要点
(转载)吕复兴关于松胯翻臀
【微信课堂】听扎西老师讲拳:第8课(手挥琵琶)
四十二式太极拳拳式的劲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