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应对中考诗歌鉴赏
一、“课标”、“说明”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考试说明”要求:“诗词品析材料源自于教材中的教读篇目,侧重于句义的理解、形象的把握、情感的熏陶、语言的审悟、价值的判断等。”“考查古诗词默写”(含课外古诗词背诵篇目)。
二、考试模式
中考古诗词阅读与欣赏共两题,一是主观试题(理解填空题或分析解答题),一是客观试题。古诗文默写3个小题,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默写,第二个层次是理解性默写,第三个层次是应用迁移性默写。
三、复习过程中必须弄清的几个问题
【一】诗歌类型
(1)边塞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等。
(2)山水田园诗。如王维的《过故人庄》,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3)咏物诗。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杜甫《望岳》。
(4)咏史诗。如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再如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又如杜牧的《泊秦淮》。
(5)哲理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再如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咏怀诗。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闺怨诗。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
(8)送别诗。如李白的《送友人》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又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羁旅行役诗。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出了游子早行见到的凄凉景象和悲怆心境。
(10)民生诗。如白居易的《观刈麦》,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诗歌风格特点
归纳初中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 1 )平淡(质朴)。如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句句平淡,但平淡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又如岑参的《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 2 )工丽(绚丽)。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明快(直率)。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4)委婉(含蓄)。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本意在于表达对妻子的思念,却不直接写出。
(5)自然(清新)。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全诗不事雕琢,率真自然。
(6)清幽。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7)雄奇。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8)奔放。如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9)悲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10)洗练。如《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1)沉郁。如杜甫的《石壕吏》。
(12)风趣。如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最爱小儿无赖,溪水卧剥莲蓬。”
【三】诗歌表现手法
(1)白描。如白居易的《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用白描的手法写麦收时节农家辛苦繁忙劳累的情景。
(2)工笔(细描)。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3 ) 烘托。如刘禹锡的《秋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表面写秋天万里晴空,一只白鹤直冲云霄,实际上烘托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4)渲染。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首句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二句渲染守军威武雄壮,三、四句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争的残酷。
(5)虚实。如曹操《观沧海》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虚实相映,以表现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魄。
(6)动静。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以动衬静,为全诗增添了肃穆与淡然之气。
(7)用典。如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还有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亲射虎,看孙郎。”
(8)借古讽今。如杜牧《泊秦淮》,诗人借古讽今,抨击当朝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四】诗歌的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3)借景抒情
(4)怀古抒情
(5)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6)托物言志
四、古诗文默写试题举例及复习要求
类型
要求
试题举例
考点分析
复习要求
,一览众山小
,        ,沙场秋点兵。
,铜雀春深锁乔。
西北望,射天狼。
1、考名言警句
2、考主旨句
3、考哲理句
4、考抒情句
5、考描写句
1、注重读、背与积累。
2、注意字的
马上相逢无纸笔,               (课外)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夫战,勇气也     ,     ,     。
零落成泥碾作尘,             (课外)
闻说双溪春尚好      ,     ,载不动许多愁。
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
登斯楼也,则有      、        、     、感极而悲者矣。
请默写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
,                 。
,                 。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极力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的诗句是:
,                   。
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一幅开阔、雄浑的画面的诗句是:              ,            。
1、考对诗文的理解。
2、考主旨句的默写。
3、考精彩句的填空。
书写。
3注意归类复习
1、理解诗句的意旨。
2、培养比析能力。
3、理清题目中既有提示性语句包含的意思。
《<论语>十则》中的              一句和《鱼我所欲也》中的                一句,揭示了在危难时刻或面临选择时,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德和操守这一观点。
人生道路上,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自得,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垂头丧气,只有保持一种“           、           ”的良好心态,才能勇攀高峰,实现生命的价值。(请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近意型默写题
《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类型
要求
试题举例
考点分析
复习要求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的决议,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请写出两句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的诗句:
,                   。
1、理解语境后填空。
2、考同类事物句子的默写。
3理解应用能力考查。
1、注意同一事物的诗文归类复习。
2、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3、分析理解提示语及题目要求。
4、结合语境解题。
写一组表达古诗文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
,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请写出两句关于“读书”的名言佳句:
1、                                  。
2、                                  。
从你所积累的古诗中,分别写出一个含有“花”字和“雨”字的句子。
1、含“花”字的句子:                    ,
2、含“雨”字的句子:                    ,
五、古诗词欣赏
题型
题型分析
考查特点
答题方法
1、李白《渡荆门送别》(2007年孝感市中考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送别诗表达的是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情别意。
B、本诗中的“随”、“入”二字炼得好,一个“随”字,把沿途变换景物也表现了出来;一个“入”字,把长江滚滚东逝之水客观地勾勒了出来。
C、“仍怜故多水,万里送行舟”所表达的意思是: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
D、“月下飞天镜”一句与作者写的《古朗月行》中的“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苏轼《江城子·密川出猎》(2008年孝感市中考题)
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同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表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者形象。
D、这首词以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矿、豪放的风格。
1、用选择或表达的形式,考查对诗词曲中名言佳句的理解。
2、用选择或表述的形式,考查诗词曲中典故的运用。
3、用选择或表达的形式,综合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4、用选择或表述的形式,考查作品中景物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5、用选择或表述的形式,从理解诗词曲内容的角度,考查对作品主旨的把握。
6、用选择或表达的形式,从理解诗词曲词语语境义的角度,考查对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
7、对教材中叙事诗和人物形象的理解。
8、对意境相近或相反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综合考查对诗词曲的理解。
9、用表述的形式,发挥联想和想像,考查对诗词曲意境的把握和理解。
1、注重整体感知,把握作品中的情感态度,领会诗歌的抒情基调。
2、审清题干,抓住景物特征,先描述诗句所展现出的壮观而富有生气的画面,再分析诗句所蕴含的哲理。
3、反复吟诵、联想,理解诗词曲中的意象,进而体会其情感。
4、仔细品味诗词曲语言,感受其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凝练性和强烈的感染力。
5、注意诗句曲中的字、词,体会其炼字的精妙,要从表达效果上谈谈自己的理解——谈所用字的准确、形象、意蕴。
6、通过意象、关键词达到理解诗歌意旨的目的。
7、赏析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结构形式(如先叙述后抒情或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然后按要求准确答题。
一、理解填空题
1、李白《渡荆门送别》(2007年孝感市中考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首联侧重       ,颌联、颈联着意写景,尾联却突然一转,由欣赏转入最后的         之叹。
2、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2008年孝感市中考题)
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
3、苏轼《水调歌头》(2008孝感市适应性考试)
这首词传达出的人生哲理意味是                  。
二、赏析分析理解题
1、文天祥《过零丁洋》(2008孝感市适应性考试)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的分析。
2、杜甫《望岳》(2008孝感市适应性考试)
“会重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读了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3、苏轼《渔家傲》(2008年孝感市适应性考试)
“千峰山,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白居易的《钱塘湖 春行》: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来描写钱塘初春景色?
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6、陶渊明《饮酒》: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中“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总之,要搞好中考古诗文默写及诗词赏析复习,认真分析各类题型,弄清其重点、难点、考点、热点、知识点。对古诗词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进行有序有效复习,复习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形式要活,方法要多,措施要硬,要讲究复习的科学性和效率性。唯有如此,中考古诗文默写与诗词赏析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古诗词复习讲座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济慈)夜(叶赛宁)
2021年中考复习|专题03 诗文名句背诵默写
2020高考作文模拟题导写:《诗里青春,手中流年》
【每日一题】中考语文真题演练:古诗文默写
每日一题丨期末复习:古诗文默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