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耿兴余 ? ?摄影论述《艰难都在征途上》创作经过

1992年8月,第六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评选揭晓。来自59个国家的2700余名作者,12000余幅摄影作品参加评比,我的《艰难都在征途上》获得彩色组金牌奖,名列榜首。

1990年,我已年过半百,艺术生命刚刚到了成熟期,只要继续攀登,就可以取得丰硕成果,可是由于体弱多病,总感力不从心。在这种矛盾中,艺术创作的激情,终于使我背起沉重的摄影器材,奔向祖国的大西南。

我沿着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的路,经岷江、红原、松潘,然后翻过二郎山,经泸定,沿大渡河而上。11月底到甘孜州首府康定。州委宣传部和康定县委宣传部同志陪我翻越折多山。这座雪山海拔4200多米。我是第一次翻越这样空气稀薄的高寒缺氧区。车行至3700多米处,我感到心慌气短,头剧烈疼痛,四肢无力,这显然是高山缺氧的反应。为了振作精神,不出意外,我超量服下了三片安定,又吃下了数粒速效救心丸,坚持随车爬到了山顶。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在4200米处,我有意叫司机停下车,走出车门在山顶活动,想多尝一尝这缺氧的滋味,因为我这次西南采访之后,还要去西藏和青海黄河源头。

翻过折多山,就是川西高原牧区。刚刚到一个叫塔宫的地方,只见眼前黑鸦鸦的乌云低低地压过来,狂风骤起,紧接着暴风夹着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袭来。雪片在空中拉起万条斜线,倾洒在这块干枯的草原上。这突来的暴风雪把赶马的藏族牧民困阻,前进十分艰难,但是久经风雪考验的牧民,毫不惊恐,坚毅沉着,迎难而上。他们一边与暴风雪搏斗,一边整理马鞍,在这艰苦条件下继续远行。
 
这壮丽的情景,这拼搏的场面,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精神的体现吗?不正是我脑海中酝酿已久的创作主题吗?此刻,“艰难都在 征途上”这一主题立即在脑海闪现,我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也顾不得衣薄身寒,选择了一个高角度,举起相机,用俯视的方法,连拍数张,将这一震慑人心的场景摄入镜头,定入胶片。
 
在我拍摄这张作品时,有两位摄影者在场。一位是当地的,因为雪大天气不好,又看惯了这种场面,就没有拿出照相机。另一位因主题挖掘不深,角度选择不好,未抓到这个场面。这种典型的环境一—暴风雪;典型的人物——勇敢的高原牧民;典型的情节——搏风雪赶马奋进;与我头脑中酝酿已久的典型主题——人生旅途多艰险,一下结合了,立即促使我利用高地俯视抓拍,突出了人物的神态和马匹向上涌动的势态,加之斜线条的雪花滑过,给人一种向右上方奋进的动感。我拍摄时尽量使画面气势浩大,给人一种力量,让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阳刚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悟摄影
艰难都在征途上——记著名摄影家耿兴余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领(二)
【摄影】魅力中国艺术推选人物:安喜平
阳朔渔翁
艺术作品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