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聪明!”这种夸奖毁了多少孩子!

儿子2、3岁时,家里请过一位阿姨。阿姨从农村来,文化程度不高,但模仿能力很强。平时她会有意识地观察城里的父母带孩子的时候,都和孩子说些什么。

不久,我注意到,阿姨开始把城里父母习惯鼓励和赞美孩子这一招运用地相当娴熟。

儿子递了个水杯给妈妈。阿姨立刻表扬道:宝贝,好聪明!

儿子把玩具敲得震天响。阿姨赶紧回应:宝贝,好厉害!

儿子模仿动画片独舞了一段。阿姨迫不及待地说:宝贝好棒!

我内心有点犯嘀咕:

一个孩子哪怕再普通平常的表现也要如此兴师动众地夸奖一番么?父母真的不能错过赞美孩子的任何一个细小的举动么?不厌其烦,言过其实地赞美孩子聪明能干真的对么?

碍于情面,也为了不挫伤好学的阿姨,我把质疑留在心里。直到儿子开始上幼儿园,阿姨也离开我们家时,那些过于频繁而又不加谨慎的赞美开始在儿子身上展现种种弊端。

首先儿子畏惧新游戏,新课程的情况很严重,只要是家里没有接触过的事情,他就不敢轻易尝试。

以至于只要老师预告第二天幼儿园会有新的游戏请小朋友们参加,儿子就会开始焦虑,情绪不稳定,害怕明天到来,早晨起床也要哭闹一番,哀求我帮他请假。

再者,我发现儿子几乎不选择那些对他来说有难度的事情,也不愿意做任何一件自己不擅长,没把握的事。

哪怕是挑选最心爱的乐高玩具,一定要选在他的年龄范围内的。超过半岁,他就会忧虑地说:太难了,我不会。

儿子瞻前顾后,举步维艰的样子让我难过,也让我疑惑。我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渐渐发现,这一切真的是赞美惹得祸。

在美国学者布朗森、梅里曼合著的育儿著作《关键教养报告》一书中,有整整一个篇幅来谈论赞美惹得祸这件事。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德韦克已经花了数十年的时间来研究赞美对孩子的影响。

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请孩子们进行三轮拼图测试,分两组进行。第一轮测试非常简单,每个孩子都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任务。研究人员对其中的一组孩子说:你在拼图方面非常有天份,你很聪明。对另外一组孩子说:你刚才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地如此出色,祝贺你!

这两组赞美的区别在于前者夸奖孩子本身的聪明,而后者看重的是孩子付出的努力。

随后,孩子们进行了第二轮测试。这一回,有两组不同难度的测试可供选择,一种较难,有挑战,另一种难度和第一轮差不多。

结果发现不同的赞美在孩子选择不同难度的测试中发挥了作用。在第一轮测试后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测试,而被赞赏努力的孩子大部分选择了难度较大的。

由此可见,当我们不停夸奖孩子聪明时,等于告诉孩子,为了保持人大口中聪明的样子,你还是躲避风险、拒绝出错、不要轻易去选择挑战或改变比较稳当。

在最后第三轮测试中,研究人员故意设置了远远超过孩子能力的测试题,以便让所有的孩子都遭遇一次失败。结果发现,先前接受了不同类型夸奖的孩子对失败产生了不同的体验。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感到沮丧,很快放弃了尝试;而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感到兴奋,继续投入,试图用更多的方法来寻找答案。

德韦克解释道:

夸奖孩子聪明,等于告诉孩子成功是难以控制的,因为智商大部分是跟随基因与生俱来的;但夸奖孩子努力则增强了孩子把握事态的信心,因为努力是可以自主选择的。

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儿子拒绝新事物,新挑战,多半和他过去轻而易举地从阿姨那里得到称赞有关。而且阿姨用来称赞的词汇就是“老三样”:聪明,能干,棒!任何时候,适合场景,照用不误。

这三个词让孩子感觉良好,却失去方向,也失去抵御变化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就像一个少年学霸说过的那样:我总是成功,总是得到赞美,所以我更恐惧失败。

这种从童年开始生长的心理甚至会把人逼到绝境。

法国名厨伯纳·罗梭的人生就深陷在赞誉过多引发畏惧的黑洞里,他的餐厅被评为米其林三星。但有一次,罗梭只是听说传闻,下一年度餐厅只能获得米其林二星后,因忍受不住失败的恐惧,选择了自杀。

对孩子进行适度而谨慎的赞美对塑造孩子健全完整的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也是父母需要勤加修炼的技能。

错误的赞美是这样的:

1.

笼统模糊不具体

“好棒哦。”“好好哦。”“太厉害了。”

这一类赞美基本上是形式上的赞美,为了赞美而赞美,孩子根本无从知道到底好在哪里,由于好是一件随机的事,也就难以复制好的行为。

2.

造成负担的赞美

“哇,考一百分,继续保持哦。”“第一名呢,继续努力。”

这样的赞美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负担,形成学习是为了追求名次和保持成绩的错误动机,使孩子害怕失败,畏惧挑战。

3.

对天生资质的赞美

“你好聪明。”“你头脑很灵活。”

这类赞美着眼于孩子自身无法掌控的领域,缺乏内在探索,一旦遭遇困难,更容易归咎为自己不够聪明,头脑不够灵光。

正确的赞美是这样的:

1.

赞美要具体

“你的画颜色搭配地很美。”“你观察得很仔细。”

这样的赞美帮助孩子获得良好感觉的同时,也帮助孩子指明努力的方向,便于良好行为的复制。

2.

赞美行为过程

“你在游戏中,和小朋友配合地很好。”“你刚才耐心等待,让我很感动。”“我喜欢你比赛时专注,投入的样子。”

这样的赞美引导孩子不仅关注行为结果,也能回味过程,注重体验,即便遭遇失败,也能感受到意义。

3.

赞美可以掌控的部分

“你的努力终于有了成果。”“本来以为很困难的事,在你的坚持下成功了。”

这样的赞美可以激发出孩子的自我掌控感,提升自信。暗示孩子没有什么比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一件事更值得赞赏了。

在教育界有一个第十名现象,就是说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处于中上游的学生。这个现象很令人深思。

联想到前几名和中上游的学生所能获得的表扬,大概恰恰由于第十名左右的孩子不是那么耀眼,不必浸泡在老师的赞美里,少了患得患失的心情,想赢怕输的负担,从而激发出更多内在的动力。

谁再夸我孩子聪明,我真急了啊!

— END —

※作者:姚瑶,心启萌成长记专栏作者,悦读特邀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获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心理学,教育学终身学习者,专注于亲子,情感,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写作。

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好孩子」到底是不是夸出来的?
孩子不努力?可能是你夸错了!
“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好的”……你还以为这是在鼓励孩子吗?
如何帮助孩子自我推动,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请这么夸孩子:“你好认真!”|夸奖孩子|思维|挫折
从小被夸“聪明”和“努力”的孩子,不用20年,差距凸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