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蚕的童谣、谚语、诗歌、散文【整理】
童谣
蚕的谚语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耕:翻松田土以备播种;蚕:养蚕。不种田却有饭吃,不养蚕却能穿丝绸。形容不劳而获。
【春蚕抽丝】蚕:昆虫名;抽:拔出。形容人的思绪、言谈牵扯无尽。
【春蚕到死丝方尽】丝:双关语,“思”的谐音。比喻情深谊长,至死不渝。
【蚕丛鸟道】指险绝的山路。
【春蚕自缚】缚:缠束,捆绑。像春天的蚕作茧那样,自己把自己缠束起来。
【蚕绩蟹匡】匡:背壳。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蝉联蚕绪】蝉联:连续相承;绪:丝头。比喻连接相承。
【蚕食鲸吞】象蚕吃桑叶那样一步步侵占,象鲸吞食那样一下子吞并。比喻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别国的领土。
【蚕丝牛毛】比喻多而细密。
【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佴之蚕室】居住于蚕室,指受宫刑。佴:被放置。蚕室,指密封之室,因受刑人怕风,所以室内温暖严密。
【谷父蚕母】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
【鲸吞蚕食】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老蚕作茧】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
养蚕谚语
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靠火,大蚕靠风。春蚕靠火,秋蚕靠风。蚕老一时,麦熟两晌。小蚕喜暖.大蚕喜凉。小蚕一把火,大蚕一把灰。养蚕要高产,十天眠三眠。要想蚕病少,叶质很重要。小蚕防蚂蚁,大蚕防苍蝇。卫生搞的好,蚕茧产量高。有收无收在小蚕,收多收少在大蚕。
春蚕的诗歌(古)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今)
一片桑叶从眼前放大
展开成整个生涯
绿,不尽的绿
延伸成一律和一切
为了一种宿命的蠕爬
绿的掩盖下
纤维,只有纤维
无所不在的纤维
纤维的诱惑无法抵御
吞食是唯一的表达
生命,时空,不断残缺而渐小
阅历,获得不断熵增而渐大
纤维,还是纤维
无休无止的纤维
从口中一点点吞下
缠绵脏腑,紧缩思想,绕短年华
纤维,总是纤维
连绵不绝的纤维
长长的,极细极柔的纤维
从口中又一点点吐出
心血所生,情感所化
无声的咏叹,有形的烟霞
纤维,内生的,外在的
分不清,理还乱
密密麻麻
编织,不尽的编织
编织生存,价值
编织行为,状态
编织路径,话语
编织一个梦一个家
直到编织出一个纤维的圣殿
一朵完美的纤维之花,身处纤维中心的感觉
享受纤维的天衣无缝,完美无暇
享受纤维的严严实实,一统天下
筋疲力尽的痛快
痛快之极的疲乏
安卧于一个华美的墓穴
一张精致的圣榻
召唤,一声遥远的来自纤维之外的召唤
是神祗的意旨
等待心灵的应答
身心为之巨震
如同一个核子的爆炸
凭借这最后一点神奇的力量
咬破了纤维圣殿的完美
一个伤口不再结疤
一缕神圣之光向内倾撒
一个强烈的冲动
不顾一切的爆发
冲出纤维的囚禁
倾刻间竟然翩翩羽化
纤维之外
是末日,是幻境,是彼岸,是永恒
是生的另一种含义
一种终极的抵达
再没有一丝纤维
能够羁绊,能够牵挂
一只美丽的蛾
一个纯净的灵魂
正振翅飞去
向着一团纯净得透明的火焰
飞入一个至真至美的神话
【叙事散文】桑·蚕情结(社长推荐) 文 /亦非台
到南方出差的路上,路过一片桑林,我不由得惊呼一声,引来同车人不解的目光,同事问我,你怎么了?我指给她看那片桑林,她说有什么好奇怪的。是呀,只是一片桑林,她怎么会知道我对桑树的感情呢?
多少年了,一看到桑树,就会想起那段养蚕的经历,就会想起那些有牵有挂的日子。
“春风吹蚕细如蚁”。最初的时候是同学给了我四条小“蚂蚁”,一路小心地呵护着,生怕被风吹掉,生怕被自己笨拙的手压坏,拿回家,放在一只小药合里,把一块干净沙布湿了,盖在同学给的几片桑叶上,撕一片喂那小蚕,看它们摇头晃脑地找东西吃,心中竟有种柔软的东西被触动。
那些日子放了学就急急的往家里跑,连最喜欢的跳皮筋也放弃了。这些小生灵一天天的变化,成了我在小同伴们面前炫耀的话题。
几天后,蚕宝宝开始蜕皮了,蜕皮期间不吃也不动,俨然像个奔赴刑场的英雄,高昂着“誓死如归”的头。蚕蜕皮称“眠”,七日一眠,经过四次,蚕才吐丝结茧。我常常想,这一次次的脱皮是一种历练,还是一种涅槃?也正是因了这样的痛苦,蛹才能脱困于茧,另有一番天地任它翩翩。
四条蚕有三条是白色的,有一条却是黑白相间的,听同学说这种叫老虎蚕,可我却喜欢叫它斑马蚕。斑马蚕是最能吃的,个头儿也比其它哥几个大一圈呢。
蚕宝宝在我的精心呵护下长大了长胖了,到最后要作茧的时候浑身上下通体透亮,整个身体里都装满了丝,一根长长的丝从嘴里吐出来,用草棍搭起个架子,它们就在那里建一个小房子,白色的、淡黄的、粉色的、桔黄的。蚕宝宝们把自己关到这些漂亮的小屋里美美的睡觉了,等它醒来的时候,已经化蛹成蛾,咬破一个窗口出来,完成它传宗接代的使命。
有个词叫“作茧自缚”,比喻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这断然不是蚕作茧的本意,因为只有美丽的心情才会结出这般美丽的茧子。
来年春天四条蚕的后代从小米般大的蚕卵中探头探脑地出来,一会的功夫但见毛绒绒的黑色小线虫密密麻麻的一层,左顾右盼地互相打着招呼。由于没有地方去采桑叶,只好把一些小蚕送了人,留下二十几条继续养着。
最难忘的是第三年那些养蚕的日子。二十几条蚕繁殖的后代太多了,到了小蚕出来的时候,由于桑叶问题解决不了,送人都送不出去了,又不忍把这些小生命弃之不顾,一下子就养了近五百条的蚕。
为了解决蚕宝宝的食粮,我和小伙伴们真是绞尽脑汁,打听到谁家里有桑树,就结伴晚上去“偷”。探得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桑树,我们去了,可却不敢动手,因为那家人不时的有人进出。我们只好猫在黑暗中,等他们睡去。那时候感觉夜好长好长啊,好在那时学生不上晚自习,也没有家庭作业。好不容易等到那户人家熄了灯,也已经是大半夜了。搭上人梯胡乱地抓下几把桑叶,毕竟做贼心虚,听到有响声,慌做“鸟兽散”,下边的人跑得比兔子还快,把最上边的那个摔得屁股生疼,也不敢叫出声,只顾一瘸一拐的逃命。
这样几天下来,被母亲发现了,一个女孩子夜半三更才回家,毕竟不让家人放心。可怎么办好呢,那些日子真急成了热锅的蚂蚁,心想要是蚕宝宝吃馒头该有多好呀。
外祖母说蚕也吃榆树叶儿,还吃莴苣叶子。于是她老人家就踮着一双小脚到处找这两种叶子。刚开始时蚕不吃,最后可能是饿极了,也就把这当成了它们的口粮。只是吃了一阵子,蚕浑身变成了绿色,白白胖胖的蚕成了些绿色的虫子,我伤心的哭了,发誓以后再也不养蚕了。
不再有蚕相伴的日子,虽然没有了“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的辛苦,却少了些许惊喜和牵挂。许多年过去了,每每看到桑叶总喜欢闻闻那种甜丝丝的味儿,特别是看到一片桑林,总有一种情结萦绕心头,久久地,挥之不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蚕宝宝和桑叶有关的谚语
【学生佳作第158篇】养蚕记
民间谚语小辑——蚕茧与桑叶类民间谚语
关于蚕茧与桑叶类的谚语
【广东】徐蔚《养蚕记》指导老师:林燕玲
作文:惊蛰到,养蚕忙 201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