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矾红彩之发展(全文)

“矾红”是我国制瓷工艺中很早就出现的低温釉上彩之一,它以青矾(硫酸亚铁带七个结晶水)为原料。经煅烧、漂洗后制得超细三氧化二铁粉末,然后再加入铅粉和牛胶等,使矾红粉能附着在釉面上。由于该釉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所以“矾红”又称“铁红”。故本文将由铁致色之红彩皆置矾红之列。

金代红绿彩 最早的矾红彩瓷

红绿彩瓷是在已经烧好的带有化妆土白瓷上,用色料在釉上施彩后入窑二次烘烧而成的瓷器。其颜色有红、绿、黄、黑等。由于多为红、绿两色。故称之为红绿彩瓷器。红绿彩瓷器中的红色是钒红料,这也是目前可考的最早的矾红彩。在金元时期的中国北方省份,如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都有烧造红绿彩瓷器,目前已发掘的重要窑址有20多处。在山西长治八义窑发现了大量的红绿彩瓷器标本,整体纹饰以红彩为主导,施彩比重大。绿彩为辅,施彩少于红彩,内容常见有牡丹、菊花、小鸟、游鱼、诗词短句等。从目前发现的红绿彩瓷器看,主要器形为盘、碗、盆、罐、瓶、杯、俑和佛像等,多为生活用瓷,偶有装饰陈设用瓷。

红绿彩瓷器是继宋代磁州窑白地黑绘瓷器之后,金元时期磁州窑系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之一,是对宋代磁州窑系白地黑绘最重要的继承和发展,并以绚丽多彩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人称金代红绿彩为五彩瓷器,并誉之为开元明清五彩瓷器之先河。

始于明洪武 嘉万时期大有发展

从所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洪武釉上红彩可以判定,洪武时期的红彩瓷器已为“五彩”瓷的蓬勃发展造声蓄势,可以说洪武釉上红彩已拉开了明代五彩瓷辉煌的序幕。1964年在南京明故宫遗址所发现的洪武时期釉上红彩龙纹残片,盘壁表里各画五爪红龙两条及云彩两朵,其构图动感十分强烈。笔意潇洒劲利,龙纹图案空间安排疏密得当,云朵画法也生动活泼。充满意味;胎壁匀称,轻且薄,对光透映,里外龙纹叠合为一,表现了明初高超精致的制作水准。器物虽小,但图案纹样布局合理,是明初釉上彩制作成就的展现。特别要指出的是,用红彩描绘精细的龙纹、云纹等图案,只是明初才出现于景德镇。

矾红彩绘始于明代永乐时期,在细莹的白釉地上施绘矾红红彩的锦地图案。宣德时期,矾红不仅被采用在五彩器上,并且青花器上往往也有加绘矾红图案的制品。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合碗。高7.4厘米,口径17.4厘米,足径9.3厘米,碗敞口,折底,圈足。碗外青花红彩饰海水龙纹。以青花绘云及海水。红彩绘双行龙,下腹部饰凸起的弦纹两道。碗里光素无纹饰,中心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这种类型的合碗应有盖,此碗失盖,但造型典雅,是宣德时期矾红彩与青花结合工艺制成的重要典型器。

至嘉靖时期,矾红彩更大量被使用。它不仅被广泛采用到五彩、三彩、斗彩上,并且还有以矾红为地的锦地图案。施满矾红彩的装饰,以及在矾红地上绘以金色等。另有“黄上红”的独特技法出现于嘉靖时期(亦有一说出现于明成化),其作法是先烧成黄釉暗花,然后用矾红彩涂色地,托出黄色的主题花纹,色调对比艳丽。这种“黄上红”技法为嘉靖时期专用,后世少有仿作。故宫博物院藏高45.1厘米的黄地红彩缠枝莲纹葫芦瓶就是个中代表。该瓶为葫芦形,上小下大,直口,溜肩,束腰,双鼓腹,圈足。通体黄釉红彩划花装饰,口部为朵云纹,上下二段主题纹饰绘缠枝莲花,上为四朵,下为二朵,束腰处绘缠枝灵芝纹。自上至下有六道弦纹,把纹饰分为五层。此瓶足内白地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款。嘉靖矾红瓷器比永乐、宣德的霁红釉瓷要差一些,主要原因是霁红太难烧制成功,不得已就采用了矾红来代替鲜红。矾红以氧化铁来着色,而在氧化气氛中烧制低温红釉,比烧成高温铜红釉要容易得多。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橙味的砖红色,没有永乐、宣德的铜红那样纯正鲜丽,但烧成成品的色泽比较稳定,成品率高,所以应用广泛。

康熙晚期出现红色渐变

矾红彩在清代更为广泛地运用在青花、粉彩瓷器上,往往是作为部分纹饰或书写底部款识的配色使用。以红彩描金作装饰在清代康熙时期颇为盛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康熙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内外施白釉,外壁红彩描金装饰。口部绘六周龟背锦纹和一周蕉叶纹。腹部的主题图案为云龙赶珠纹。近足处绘莲瓣纹,与口沿的边饰上下呼应,烘托出龙纹的矫健凶猛。其上装饰繁缛细腻,尤其是龙的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矾红地留白的清代瓷器也有佳品存在。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外通体矾红彩为地,留白蝴蝶纹及缠枝花纹装饰。外底青花双圈内署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

珊瑚红是明朝中后期景德镇御厂制瓷者熟练掌握低温釉上铁红烧制后。在明初矾红彩制作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彩釉。坦白讲,“珊瑚红”应是“矾红彩”的一个发展分野,现在几乎成为矾红单色釉、色地釉的一个代名词。因其呈色红中闪黄,与珊瑚颜色相似,故名。以吹釉法施彩,施釉薄而细匀,色调沉着含蓄,光润艳美。清代康熙朝开始,除生产一色的珊瑚红盘、碗、瓶外,还用作地色,有珊瑚红五彩、珊瑚红地描金、珊瑚红地粉彩、珊瑚红地盖雪等品种。

施釉方法以描红为主

纵览矾红瓷器的施釉工艺,主要可以划分为“描红”、“抹红”、“吹红”三大类,后两者色地釉较多,容易称为“珊瑚红”,而前者“描红”以线条感强烈、图案精细的特色成为使用最早、运用最广泛的施釉技法。就明清御厂而言,早期施釉方法以彩笔“描红”为主,“抹红”为辅。用描红绘制红彩、五彩、青花红彩以及青花五彩(包括斗彩)等,当矾红彩图案逐渐由点、线扩大为局部面时,“抹釉法”(又称“刷釉法”)的使用明显增多,故人们经常用“抹红”来称呼它们。“抹红”的特色是缩短了上釉时间、色泽感较强,釉层涂抹不均匀、容易呈现不同程度的刷釉痕迹,甚至有些油质状,又称“油红”。与抹红的特色相反的“吹红”则将瓷器施釉后出现釉层均匀、无刷釉痕迹的光润色泽感。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彩瓷器
大家一起鉴赏一只大明嘉靖年制款的五彩大罐
成窑五彩
[瓷器鉴定]明代五彩(下)
怎么鉴定明朝万历五彩瓷器的真假?
027 故宫藏瓷系列--嘉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