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绍兴东湖导游词

绍兴东湖导游词

享有“天下第一水石大盆景”的绍兴东湖。

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嘉兴南湖统称为越中三大名湖。它们的名称都是根据湖与城的位置关系而定的,东湖因位于绍兴城东4里处而命名的。

据说,全国有九个东湖,但湖的形状、大小、风格都各不相同。绍兴东湖或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浩瀚博大,也没有浩浩淼淼水天一色的气势。东湖的气质就是在平凡中见真奇,小巧中透着灵气,普通中显示高雅。有人把东湖比作巨型的山水盆景,是颇领古越风姿的。

 

东湖的形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东湖原名箬篑山  ru0\kui\  又称绕门山。“箬”其实是东湖山上的一种草,形状很似竹叶子。相传,这里原来是一座青石山,与越中诸峰 同为会稽山脉。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东巡南下至此,曾用箬竹喂它的马,因此而得名“箬篑山”。

早在汉代,当地的民工就相继在此开山采石。隋朝年间,越国公杨 素为了扩建绍兴古城,大规模地开山取石。此后,历代工匠手足胼胝,取石不已,箬篑山遂成刀劈斧削的峻崖峭壁。直至清末,绍兴著名书法家、学者陶浚宣耗资 2400两白银在此购地造景,筑堤围湖,造桥添亭,植桃种柳。东湖便成了一个巧夺天工的水石盆景。并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悬崖峭壁。劳动者取石还普遍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四五十米处,日子一久,形成了长过200米,宽约80米的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眼光独到,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稍加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东湖经过百年的人工装扮,成为一处巧夺天工的山水大盆景。

现在让咱们一道走近东湖,去饱览一下她的青山秀水,领略一下她的卓越风姿。

走近东湖,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三角小亭——寒碧亭。因为它整年在山北的角落里,终年见不到阳光,因此而得名。特别到了冬天,一长串一长串的冰条悬挂在山崖,悬挂在亭子边上,如果你有幸能摘到一根,放入嘴中,一股清凉的感觉直沁入你的心肺,就像北方的冰糖葫芦,甜甜的,稠稠的。各位如果有兴趣,冬天来临的 时候,不妨你来品尝一下。

沿着汀步小桥,绕过寒碧亭,拾阶而上揽越亭,极目远眺,古越风貌一览无余。再沿着幽静的竹林小道,很快便来到了陶社。陶社是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而建的。陶成章,生于1878年,于1912年在上海广慈医院遇害,年仅35岁。他与秋瑾、徐锡麟并称为“鉴湖三侠”。门的两侧挂着绍兴著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 所书的楹联: “半生奔走,有志竟成,开中华民主邦基,君子六千齐下拜:万古馨香,于今为烈,是吴越英雄人物,湖山八百并争光”。此联概括了陶成章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在纪念室内,正中悬挂着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气壮河山”横匾一块,这是陶成章遇害后,1916年孙中山为纪念烈士而亲临东湖所书的。细心的游客可能会发 现,匾中的两字都曾出现断笔,据说是当年孙中山先生看到山河破碎,烈士又英年早逝,书法间流露出极为悲愤的情绪。因抗战时期陶社古迹遭到毁坏,现今的陶社是1981年择地重建的,现在陶社作为绍兴著名的德育基地,每年有千千万万的学生来此悼念烈士。

漫步走出陶社,绍兴“三乌文化”之首的乌篷船早已恭候您多时了。东湖在水中,必由之路坐乌篷。如果到了东湖,不坐坐这“水上的士”是无法领略到东湖山水风光的。现在就请大家一起坐上乌篷船去体会一下水乡风光吧!只不过坐船以前,我得提醒大家,坐船时千万别把手伸到船外戏水,也不能在船上站立或行走,你必须听从船工的指挥。否则小船掀你入湖,那种“落汤鸡”的滋味是消受不起的。

船在水上漂,如在镜中游。乌篷船就象水乡精灵,悄然无声却穿梭不息。坐乌篷船作东湖水上游,会产生一种难得的休闲恬适之感。船老大头顶乌毡帽,嘎吱嘎吱地摇着乌篷船,偶而用淳朴的“绍普”与您交谈。此种景象你是否有过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如果有,那肯定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里了。别看船工悠闲自得地来回穿梭于湖 面,一浆一舵,看似简单的动作,没有一年半载,你是学不到这本领的,不然,这绝活也不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了。

 

不知不觉,船到了东湖第一桥——秦桥。据说这是因为秦始皇曾经到过这里而命名的。穿过秦桥,远远望到的是一个湖心小岛。侧目南望,便是东湖一景——桂岭了。说是岭,却不大,像是一个小岛,依岩而傍湖,曲径能通幽。 “桂岭”上有金桂丛丛,每年金秋时节,这里便丹桂飘香。附近的“香积亭”便是因此而得名的。这里还有形状怪异的盘槐,传说那是董永和织女幽会的地方。如果您抬头仰望,还隐隐约约可以看到“挺秀”两字。这是清代县官蔡锡侯所题写的,内容写的自然是东湖的美丽风光了。

小船向东,穿过湖中小堤,便是我们梦魂萦绕的“仙桃洞”了。当年采石的匠人,在两个岩石中间留下了一堵厚不盈尺的石壁,石壁中央,又凿一门,两旁刻有“洞五百尺不见底,桃三千年一开花”门联一幅,顶上赫然写着“仙桃洞”三字。联虽写得有点夸张,但也道出了一个神话传说。传说中当年皇母在此崖壁上植了一棵仙 桃,此桃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熟,食之可以长生不老,为了防止仙桃被盗,皇母特派一员天将在此日夜看守。崖壁上至今还留着天将坐过的靠背椅呢。洞为水室,本已称室,室内有门而又通别室,如不身临其镜,其巧夺天工的构思,真是无从想像。

船从“仙桃洞”的西门出来,空谷传声洞己走近我们了。此洞下大上小,形状极似喇叭,故又称喇叭洞。如果您在洞内一喊,声音在洞内回荡,经久不绝。尤为奇怪的是对面堤岸的万柳桥上听得最为清楚。当然这不是北京的回音壁,它没有经过人为的刻意加工,其中的谜底至今仍未解开。希望各位游客做一个有心人,帮我们能 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小船穿过似桥非桥的小石孔,来到了霞川桥。两侧桥联写道:“剪取鉴湖一曲水,缩成瀛海三山图”。内容是形容东湖风景秀丽,它剪取了鉴湖水系最美的一段河水,有把东湖比作《山海经》传说中的三座仙山,由此可见东湖的地位。因为它的桥墩看起来象一个山川的“川”字,叫它霞川桥是最贴切不过了。

 东湖有奇石,石石有奇景;东湖在奇洞,洞洞是奇观。如果说仙桃洞之胜在于巧的话,陶公洞之妙在于绝。去了仙桃洞不到陶公洞,其憾莫过于到了庐山而不游含鄱口。小船向东往南一拐,一石壁挡住你的去路,石壁上镌刻有郭沫若先生当年秋游东湖所题四言诗一首,诗曰:“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干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因为这里水面窄小似带,小舟的船浆已提出水面,在石壁上东戳一 下,西撑一记。待其将船往左驶入石洞内,唼时,天光骤暗,周围变得清凉无比,浑身的热汗也不擦自消,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空调世界。大家都噤住了口,似害怕,似惊奇,只剩下叮咚叮咚的水珠入潭声。确切地说,陶公洞似一口天然巨井,更似一口扣水巨钟。洞的四壁都是采石留下的斧凿这痕,百米多高的头顶露出一方 蓝天。洞内水色深黛,气温冬暖夏凉。以前当地人经常到洞内避暑纳凉。因此此洞几乎是家喻户晓。据说当地的陶姓豪绅为了名传千古,故以自己的姓宋命名此洞。当然也有说是陶浚宣为纪念他的祖先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而命名的。陶公洞的传说先不去论证,陶公洞的又一绝是在于夜里华灯亮彩,洞内一群五彩缤纷的鱼在崖壁 上游宋游去,将我们带入了神奇的海洋世界。忽然又电闪雷鸣,轰轰然如山崩地裂。如果你没有这份胆量,是无法感觉到的。

好了,乌篷船水上游的全程就快要结束了,如果诸位仍觉游兴未尽,就可在听湫亭处弃舟登岸,这是文人墨客最为喜欢的地方。人在其中,可以听见陶公洞内崖缝里滚下来的水珠入潭声。沿着一条一米多宽的栈道上去,登上山顶,只见两边悬崖临水,陡峭险峻,只觉得两腿发颤。山上还有翠竹绿茶,恍若世外桃源。远远望去, 只见村落遍布,阡陌纵横,水乡风光尽收眼底。

如果说坐乌篷游东湖是您的主要目的,那么,登岸走走看看,你会发现,东湖内的亭、台、楼、阁的布局是如此的巧妙特殊。一上岸,呈现在眼前的便是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那便是东湖的“稷寿楼”、“扬帆舫”、“画廊”、“东湖餐厅”了,这是全国著名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先生亲手设计的。转身从船埠出来,只见槐荫 别墅的对联写道: “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头”。它把东湖和西湖相毗美了。东湖的美在于自然,贵在天成,西湖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东湖却是“不施粉黛更高雅”。

漫步在白玉长堤上,东湖奇景可以细细品味。这里杨柳清风,景随步移,看岩石,形状怪异,有的壁立千尺,鬼斧神工:有的相对而立,就象石门;有的曲折有致,状如石洞。这都是古代采石留下的不可再造的艺术精品。石头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真正懂得赏石文化的人,往往喜欢在冬天来到东湖赏石。虽然没有烂漫的鲜花和绿 树相拥,也没有和煦的春风相依,但在这冽冽的寒冬里,东湖这“水石大盆景”却更显得真切,更显得幽深,更显得清雅。沿长堤西行,有四个亭子,听湫亭、饮渌亭、香积亭、静趣亭,这些亭子的名字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合起来,便有了春夏秋冬的寓意。

东湖弯弯的,酷似一弯月亮,弯弯的月亮中间,横亘着秦桥和霞川桥,于是这月亮又变成了一个汉字,那就是月亮的“月”字,东湖的整个形状便寓于其中。

正 因为东湖的奇,东湖的绝,历史上像孙中山、毛泽东、刘少奇、郭沫若等一代伟人都曾来东湖访胜。湖西有“陶社”,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所建。正因如此,许多的电影、电视导演把东湖选作外景基地,如《西 游记》、 《智取华山》、 《胭脂》、《笔中情》、 《绍兴师爷》等等都是在东湖拍摄的,有人说西湖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姑娘,那么东湖的悬崖峭壁就很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了。

 

3A级景区 绍兴东湖   电话 0575-88649560 

  50 /3 /   1370675 7547 船老大 10%

东湖在绍兴古城东约六公里处, 以崖壁、岩洞、石桥、湖面巧妙结合,成为著名园林,  是浙江省的三大名湖之一。东湖虽小,但因它的奇石、奇洞所构成的奇景使东湖成为旅游业界人士公认的罕见的“湖中之奇”。

 

陶公洞入口处仅容一艘小舟通行,进入洞内之后却是另有洞天,在洞底仰望小片天空,坐井观天的意境悠然在目。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框门,而你在和仙桃洞零距离接触之时,才能在导游人员的指引下,见到与倒影组合在一起的巨大仙桃。

东湖还是富有历史意义的胜迹,孙中山、陶成章、徐锡麟、鲁迅等都曾到过东湖游览或商量革命大计。陶成章遇难后,绍兴人民为纪念英烈,在东湖建立了陶社。1916年八月,孙中山先生还亲临陶社致祭。建国后,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到过东湖。郭沫石在东湖还留下诗歌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游览东湖的游客不仅会被如画的景色所吸引,而且还会被劳动人民手足胼胝创造的如此奇迹所感动.

  “勿谓湖小,天在其中”。东湖, 宛如一使人玩味无穷的水石盆景佳作。湖中崖壁蹉砣,有的对峙如门, 有的倒悬若堕,有的深曲如洞,水色深黛、清凉幽静,巧夺天工之奇观,其风格独特,使人陶醉。
  
   交通指南:东湖位于绍兴市区;沪杭甬高速公路出口为8公里;市内交通有1107路公交车直达,公交路线

 为:火车站-解放路-人民路-东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兴东湖,巧夺天工的山水盆景
【浙江·绍兴】东湖|经千年开凿成天下第一水石盆景
绍兴东湖:“天下第一盆景”
[转载]绍兴东湖,超大盆景里的乌篷船
[转载]绍兴东湖游记!
绍兴东湖凭借奇石奇洞出名,还是女儿国的取景地,与杭州西湖齐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