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2.11.4 旧上海“工部局”宰牲场(1933老场坊) 游上海(三)

   1933老场坊,是今天四川路徒步游的第二站。虽然它不在四川路上,但由于近年它名声渐起我还是要拐进看个究竟。

   它在虹口区沙泾路10和29号,现在被称为“1933老场坊”现代文化创意园,原址是旧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在前些年这里很少有人关注,随着当今社会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水平日渐提高,这座在当时属于世界一流的屠宰场渐渐引起重视,经过了近些年政府和社会对其投入和保护性开发,现渐聚人气,成了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一处新去处。

   据史料记载,建造这个宰牲场光建筑和设备就花费白银三百三十多万元,是英国人设计,全部采用英国进口的混凝土结构,墙体厚约50公分,两层墙壁中间采用中空形式,在缺乏先进技术的30年代,巧妙利用物理原理实现温度控制,即时在炎热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温度,可见这栋建筑当时工艺设计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在当时,是全远东地区最先进的屠宰场,在全世界这样格局和规模的宰牲场也只有三座,另外两座分别在英国和印度,1933老场坊是目前唯一现存完好的建筑,可见在2005年10月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不无道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是个迟到的发现。

   主体建筑在沙泾路10号,这座厂房外方内圆、外面是围成四方形的外层厂区与中间一座 24边近似圆形的主楼通过楼梯相连,无梁楼盖、各层及层面间廊道盘旋,布局复杂而次序分明,算得上是一个建筑艺术与生产工艺完美结合的典范。南楼和东楼为牛舍,北楼一部分用作饲养猪、小牛、羊等,另一部分为宰猪场,其中下面三层为人工宰场,四层为新式宰猪场。当然还有其他的附属设施和场地如位于对面的29号是宰牲场的处置场和化制站。北侧屋顶中部有一个高耸烟囱,顶层为化验间、病体解剖室等,二楼设有各种蒸化、消毒、熬油、凝血及其他机械,底层为收容室及其他储藏室等,还设有高压蒸化炉供炭疽畜体及其他有危险性畜体熔化之用,并将不能食用的牲畜加工成肥皂、饲料和肥料等出售。还有附近的一系列的冷库、鲜肉市场。

   这座80岁的建筑至今还处处在焕发着美的风格,不显落伍。如镂空水泥花格窗、伞形柱、旋转坡道、无梁盖顶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背景资料:上海工部局,1854年7月11日,上海租界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百度)


当时的厂房平面图(来自网络)

最新开发成1933老场坊文化创意园的效果图(来自网络)

未开发前(来自网络)

未开发前(来自网络)

未开发前(来自网络)

29号的焚化房,也属于宰牲场(来自网络)

解放后这里曾经成了很多工厂的厂房(来自网络)


在海宁路上就能看到1933老场坊,图中烟囱的地方是沙泾路29号的宰牲场处置场和化制站

屠宰场外方包围着内圆,临河而建

现在所说的1933老场坊一般是指29号

周末,这里还是有很多游人,大多是小孩,由于建筑物通道复杂好似迷宫,所以有很多人在玩寻宝游戏



我还没搞清楚为什么写成19叁

这些花格窗运自英国



















一层平面图,现在成了很多创意公司的办公地。可看出中心圆和四周围成的方形厂房。



这是扇老门板

复杂的廊桥系统



来这里玩的大多是领着小孩







铸铁窗户





这是80年前留下的?

S.M.C是上海工部局Shanghai municipal committee 的简写

防滑的牛道

牛道拐角处设有防撞防护铁件

左边是人道,右边是牛道,人畜分流





牛道是这里的特色



















方中有圆

牛畜通行的防滑廊道

这里的通道几乎没有游客光顾,的确有股阴森森的感觉

灯光昏暗,一些地方没有照明,我独自下探,仿佛是顺时间隧道穿回到1933







阶梯边楞镶嵌着铸铁角条























顶层的圆厅被开发为剧场















复杂的混凝土结构





















坚固的铸铁花窗



配电箱门也采用铸铁,露天、没有锈蚀,可见其坚固程度









虹口区周边

周边





外方内圆



牛道人道纵横交错


 


楼顶上看另一个1933,即29号的处置场和化制站,烟囱和楼房混如一体,也颇具特色(较远烟囱不属该项目)













牲畜通道上的栅栏门关闭时可自动上锁

自动搭钩机构







这里成了儿童游乐的天堂



















整座建筑机构至今还能较好得到保留,这要归功于以前借住的工厂单位的保护。但是现在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和商业开发的持续和加剧,估计其命运不会好到哪里。

   在整个游览过程中看到的大多是所租的众多商业公司的商业活动,看不到一个系统介绍本建筑的有价值的资料,只是有不多的介绍像牛道、廊道等的简单说明。可以看出现在并不是为了保护历史文化和供人们参观为目的,只是借其历史底蕴更好的进行商业经营罢了。但愿再过若干年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如今景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亭路132号鲁贝克住宅
沙泾路10、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
[转载]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25——英国在华政治类建筑(二)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乍浦路桥
故事‖武康庭,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历史与商业的交汇
走马观花逛逛上海武康路,全是优秀历史建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