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货币的发展史:历朝历代,人们使用的钱长什么样子?

中国古代最早的货币为贝币(贝壳),所以货币的“貨”与贸易的“貿”都带有“貝”字。包括夏商两朝基本都使用贝币、贝蚌、铜贝作为货币。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失去权威以后,各国开始私自铸造货币。当时的货币真的是奇形怪状,各不相同,有的人可能还从未见过。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古代到底有哪些货币?在古代用银子到底是否合法?

先秦时期的货币

广告

铲币:“铲币”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好几种,“铲币”又叫“布币”,形状像“农铲”所以又叫“铲布”。这种形状像“农铲”的货币还有“釿(斤)布”流行于战国时期的魏国,“平首布”铸行于赵国,流通在燕地。此外,还有“尖足布”和“方足布”都是形式“农铲”的货币。这些货币,是春秋战国时期周、三晋(韩、赵、魏)、郑、卫等国铸造的一种铜质货币。据说,2012年在北京拍卖了一枚战国“三孔布”铲币,正面铭文“下邲阳”背面有“十七两”,起拍价为65万元,最终成交价达368万元,可见古代先秦时期的铜钱价值不菲啊!

铜贝:“铜贝”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楚国的铜贝种类很多,比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等,都属于铜贝。楚国的贝币一般长约1.5-3厘米,最宽1.5-1.7厘米;楚国境内最流行的是“蚁鼻钱”一般长度为1.2-1.85厘米,宽0.7-1.2厘米。此外,楚国还有一种黄金货币叫“郢爰”又名“印子金”,从出土的数量来看,当时的楚国相当富有。

刀币:“刀币”与“铲币”一样都是由古代农具演变而来。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燕国、齐国、赵国、中山等国,所通行的货币。最流行的“刀币”要属齐国铸造的货币。其铸工精湛,币面还带有“齐”字,有三字刀、四字刀和六字刀。三字刀为“齐法化”、四字刀为“齐之法化”、六字刀为“齐造邦长法化”,“法化”为标准铸币的意思。

秦国半两钱

圆钱:“圆钱”有“圆孔圆钱”和“方孔圆钱”,圆孔圆钱在战国时通行于三晋(韩、赵、魏)和周朝的一种中铜币。而方孔圆钱(半两)则流行于秦国,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后,将秦国半两钱规定为法定货币,并在全国通行使用。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开始铸造五铢钱,秦半两钱才被废除。此后,中国开启了圆形方孔铜钱新时代,直到清朝灭亡才退出历史舞台。据说,2011年保利秋拍会上,有一枚战国时期秦国银质半两大钱,拍卖了207万人民币。要是有这么一枚,瞬间变富翁啊!

两汉时期的货币

五铢钱:“五铢钱”于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在元狩五年铸造,借鉴了秦半两的制造形状,圆形方孔,有内外轮廓,面文有篆体字“五铢”字样,以重量作为钱名。“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长的古代货币。该货币直到公元621年,唐高祖武德四才被废止,流通时间长达739年之久。

五铢钱

新币:“新币”是王莽颁布的货币,王莽建立新朝以后,对货币进行了改革。在当时的货币改革中,有金错刀(上边是铜钱下边是刀币相连)、货布(形同“铲币”面有“货布”二字分列两边)、幺布(幺布和“铲币”差不多,面文“幺布二百”分列两边)。只是,新朝太短暂,要是成功了,这些钱币估计又要改写历史了。

唐朝以后的货币

通宝:“通宝”和“五铢钱”一样,只是铜钱上面有皇帝的年号。通宝始于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通宝为唐朝第一代货币。“通宝”的发行,取代了至汉武帝以来的五铢钱体系,从唐朝以后的朝代被一直沿用,直到清朝灭亡。除了“通宝”还有“重宝”,一枚重宝相当于通宝十枚的数量,公元758年,由唐肃宗李亨始铸。此外,唐朝还有元宝,由唐代宗李豫于大历年间(公元766年-779年)铸造。在2013年有一枚大清镇库“祺祥重宝”,拍卖了575万港币,约485万人民币,刷新了我国古钱币收藏价值最高纪录。

交子:说古代货币,必须提到宋代的交子,“交子”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根据清朝《续通典·食货》记载:“交子始于宋代之铜钱与铁钱溷(hùn,混乱)用而不便于携;迄神宗时,交子正式由官方所承认。”由于,宋朝商业繁荣,大量的铜钱不方便商人贸易。所以,四川成都商人发行了一种纸币,称之为“交子”并代替铜钱进行贸易。这种纸币,后来发展成为银票。

银票:“银票”由北宋时期的“交子”演变而来,该货币是元、明、清三朝发行的一种货币。比如,明朝官方发行了“大明通行宝钞”就属于银票。明朝的宝钞分六等:壹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后来由于滥发,导致明朝通货膨胀太厉害,民怨沸腾,明武宗朱厚照于正德年间废除。

银币:公元1906年,清朝光绪三十二年,满清政府户部规定银币作为本位币。公元1907年,新疆喀什局即仿大清银币体制,铸造了喀什大清银币。除了银币还有一种铜币,铸造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年间(公元1909年-1911年),货币中间有“十文”字样,最上方有文字“宣统三年”,最下方的文字为“百枚换银币一圆”。铜币的背面中间为蟠龙图案,环绕文字“大清铜币”四个字样。

此外,清朝末年各地纷纷独立,地方政府开始发行银两票,其实和银票差不多。银两票的面值有价值1000文的,价值1元、5元、10元的,甚至还有银行兑换证券等货币。总之,清朝灭亡以后,铜钱已经开始退出江湖。不过清朝灭亡以后,由于各地滥发纸币,很多人开始用银元。尤其是袁大头,据说新中国建立以后,都还在流通,可见银币不容易贬值。

黄金和银子货币

估计很多人还会问,古代的货币不是还有黄金和银子吗?古代的确有用黄金和银子作为货币,但是,由于是稀有金属,掌握在官方手中,民间是不常用的。

根据《春秋正义》云:“古之金银铜铁总号为金,别之四名耳。” 先秦时期,将金、银、铜、铁,都称之为“金”。所以,我们很难判断,先秦时期是否已经采用金银作为货币。不过从先秦出土的钱币来看,一些国家比如秦和楚国的确挖掘出了黄金和银的货币,但是流通的不多。

黄金和银虽然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但是属于贵重金属,民间没有开采权,所以并不常见。从考据来看,唐朝以前都不常使用银子作为货币。据说,唐朝初期开采白银的数量才1.5万两,大多数用来做首饰和器具,根本无法作为货币来流通。所以,在唐朝使用银子是不合法的,更多使用贵金属是黄金,而不是白银。

从《宋史·食货志》来看,里面都很少提到白银,而使用的是铜钱和铁钱。铜钱的材料为铜、铅、锡,后来由于铁钱太重被融化成器皿使用,最终通用铜钱。宋徽宗时期宰相张商英,曾把内库并密院诸司封桩而来的绸绢、金银并为盐钞,下令折算十钱限民间在半年内送官府。可见白银在宋朝也不常使用,必须折算成铜钱才行,金银属于稀有金属,被官方严格控制。不过,在宋朝民间,很多人用银来做首饰或者器具,而非直接当钱币来使用。

比如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民俗》当中就有:“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从这句话来看,银器在当时属于贵重物品,并不能直接当钱来使用。由于宋朝经济繁荣,铜钱已经无法满足商人的交易需求,所以诞生了交子。银子真正成为流通货币,应该是明、清两朝。

明朝初期,采用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黄金和白银作为贸易。明朝中后期由于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宝钞也被废止了。随之而来的,才是白银作为货币流通。在《水浒传》和《西游记》里面出现银子,是因为作者施耐庵和吴承恩都是明朝人,所以在书中出现银子也不奇怪。在宋朝的书籍当中,小额货币一般用“钱”,大额货币用 “贯”,如果说吃个饭住个店就几两银子。甚至某些大侠随便从身上掏出一锭银子扔在桌子上,对小二潇洒的说:“不用找了!”这未免也太夸张了一点。如果在明朝以前,花银子这么大方,这种人非奸即盗,官府知道绝对五花大绑。当然,小说属于文学作品,我们也不能太较真。只要知道,银子在古代不常用就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拿什么做货币?武侠剧中出手便是黄金白银的桥段都是骗人的
漫谈中国金朝货币的演变与发展
影视剧中“金元宝、银元宝”形状是真实的元宝形状吗?
浅谈银元的发展,为何会诞生银制银币?
银子变成钱原来有这么多样子!
最大的钱币是谁?最贵的钱币是哪枚?30个中国钱币之最,你知道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