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事试验场纪事

  1949年1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六师入疆先遣队,在张仲瀚师长率领下,抵达新疆南部焉耆镇。在1950年早春,全师大部队先后陆续进驻焉耆盆地及其周边的库尔勒、轮台、铁干里克等地。随即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左生产运动。
  为适应部队农业生产的需要,1952年春,师党委决定在师直农场二千渠(今27团场),成立步兵六师农业试验组。1953年6月5日,步兵六师改称。当年初冬季节,农业试验组搬迁到距离焉耆以西约35公里的肉孜和田(今21团场)。试验组经扩编和充实,正式命名为“农事试验场”。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正规的农业科研机构。师党委任命蔡康为农事试验场场长。
  蔡康,1926年生,安徽合肥人。1949年5月西安解放后,就读于西北(武功)农学系二年级的蔡康,毅然放弃学业,投笔从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校读书期间,蔡康是一位思想进步且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曾秘密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原称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解放后人称“地下团员”。参军后,被分配到步兵任组长;53年试验农场成立后,他首任场长。蔡康是农业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之无愧的总农艺师。

                      农耕文明
  我们的军垦战士,打仗不怕死,开荒不要命,种地傻了眼。问麦子什么时候种,一亩地种子多少斤,怎么施肥,怎么浇水,有了锈病怎么治,有了蚜虫怎么防,从山东渤海地区参军的小战士王二蛋说:“这是科学,俺不懂,你向那个带眼镜的大学生”蔡康问问,捂着嘴只管笑。别看王二蛋,部队中的排长连长,甚至团长师长,有几个人能对农事谈出个“子丑寅卯”。部队指战员,大部来自内陆中原地区;成员大都是翻身农民子弟,年龄多为20岁上下的毛头小伙。他们常年行军打仗,以战为业。只有少数人经历过中原农耕文明的熏陶,但大多数人未曾亲身实践过。对具有悠久历史,辉煌灿烂的中原农耕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加之,新疆独特的自然环境,毕竟与内陆中原地区有所差异。农业的地域性极强,与自然界诸多因素有密切联系,即使先进的中原农耕技术,也只能参照和借鉴,不能全盘照搬。蔡康和他的战友们做出庄严承诺,要在一穷二白的隔壁滩上,白手起家,探索出一套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农耕技术。
  农事试验场下设粮食、棉花、牧草、园林用植保五个科研组,凭借这些科研平台、他们开始了一场艰难的农耕革命。首先从农作物品种入手。蔡康派出精兵强将,深入新疆各地农村,广泛搜集各种农作物品种,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内陆农业发达地区的部分科研机构,征集和采购一批当的优良品种,其中包括部分国处品种。他山之玉,为我所用。仅一、二年功夫,搜集到的品种品就多达二百余种,大大充实了试验场的品种基因库。蔡康亲自动手,对这些品种建立档案,在试验田设立品种观察圃,观察其在当地的实际表现,并对每个品种的特征和特性,详细记录在案。对其中表现突出的品种,进行优化组合,实施杂交技术,培育出了一系列有生产潜力的新品种。
  在蔡康的指导下,各科研组对各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田间实验,逐一摸清了它们的生长规律和丰产要素,并撰写出研究成果报告。这些从生产第一线获得的资料和数据,成为当时和日后历届师领导指挥全师生产的科学依据。
  试验场开启了多项科研活动,很快形成生产动力,有力地推动了部队科学种田的水平。同时,示范和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生产。那些沿袭了千百年“骑马撒种”、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落后的生产方式被改变。蔡康和他的战友们将先进的中原农耕文明,在新疆这块土地上发扬光大,并广为传播。
  试验场不仅科研成果丰硕,还在场内大田生产上,创造了小麦亩产800斤以上的高产纪录,获得了广大农垦战士及师团领导们的赞扬和褒奖。蔡康声名鹊起。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平房不“平凡”!柳州又一批老房子列入备选名录
康养农业正在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主流
京印丨游动物园小记
公主岭老照片 | 一代人的回忆
北京动物园的由来__原来是“示范农场”?
寻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清农事试验场旧址(北京动物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