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先锋札记】持公心守规矩是立身之本 ——成语簠簋不饰为何被指代官员不廉洁

持公心守规矩是立身之本

簠簋不饰于今是个不常见的成语,意思是指官员不廉洁。簠、簋都是从餐具演变来的礼器,簠方簋圆,一般在祭礼或酒宴中与主礼器鼎等配套使用,用于盛放煮熟的饭食。簠簋有一定的摆列方式,如何摆放簠簋涉及到古代官员士人必守的礼法规矩。祭祀或酒宴用的整套礼器中,鼎、鬲、甗是炊器,簠、簋、盨是盛器。《礼记·乐记》说:“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周礼·舍人》说:“凡祭祀共簠簋。”《仪礼·公食大夫礼》说:“宾北面自间坐,左拥簠粱,右执湆,以降。”中国一年有四大祭日:清明、中元、重阳、除夕,春夏秋冬各占其一,簠、簋在祭礼中使用频率之高可以想见,能否摆正簠、簋,关系到人们对先贤的敬意。

租房上自如,0押金房租月付
广告

在古代,尊敬先贤就须遵从先贤所传的礼法。簠、簋是《周礼》记载的重要礼器,由夏朝的瑚、商朝的琏演变而来,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评价子贡为瑚琏之器,意即国之重器,能当大任,可见瑚琏簠簋在古人的心目中向来份量极重。《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国家头等大事祭祀及宴飨时必备器具的簠簋,使用时种类数量布列都有定制,如不按规矩摆放,不仅是漠视礼仪,而且是大罪。

展开剩余73%

西汉大儒贾谊在《治安策》中说:“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不廉,曰‘簠簋不饰’”,以“簠簋不饰”来指代不廉洁的行为,一方面为不廉洁者从言辞上保留了最后的体面,另一方面则强调了红线思维,认为违反礼仪规则就是不廉洁,这个标准相当高。礼仪作为儒生士人最初自我约束的准则,与法家主张的“法”、佛家主张的“律”有相通之处,其细密程度犹有过之,不仅立德、立功以此评判,甚至立言即说话、写文章也要遵从法度,十分严格,如诗圣杜甫曾说“法自儒家有”,认为作诗也要遵从诗法。如此推而广之,作为社会表率的士人和官员,一言一行均须承担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稍有偏离就会令人侧目,故谨身自守渐成古代官员士人的行为自觉,陈设簠簋就成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内容。

正确地陈设簠簋可谓知易行难,难在长期坚持按规矩办事,不生私心惰性任性。古代社会将公权力运行礼法化就是一种行权保障,从食器演变来的礼器最方便公众监督,遵不遵守规矩一望可知,如果连“民以食为天”的情绪都照顾不及,那么这样的官员士大夫很快就会受到质疑和诟病。春秋时鲁国执政季桓子未将胙肉分给孔子,孔子感到季桓子私心作祟,愤而辞官。

自春秋以来,簠簋很快就成了官员甚至君主的试金石。《诗经·小雅·伐木》中说:“於粲洒扫,陈馈八簋。”周礼采用“列鼎制”巩固宗法制和分封制,如“九鼎八簋”是周天子在特定场合才能享用的仪制规格,引申开来,一席陈列八簋,则是极言宴席之丰,主人之忱。但是对于官员来说,滥用礼仪不守规矩会招致非议,有别于民间一般认为的“礼多人不怪”,可谓过犹不及。《晏子春秋》则记载了一个景公夜饮的故事。齐景公白天喝酒不尽兴,夜间想出宫找手下大臣继续喝,但晏婴、田穰苴都闭门不纳,晏婴对景公说:“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意思是做大臣的不应该整天陪着君主流连于酒席上的杯盘碗筷,这些不是作为朝廷重臣的我应该做的。景公听后只好无奈离去。可见,在必要礼仪场合之外再操簠簋,就会被视作不合规矩,应予拒绝。北宋司马光在《训俭示康》说:“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管仲因为私下使用了超规格的簠簋、斗拱,就被孔子鄙视,司马光也以此训诫子侄辈,认为这是致奢致腐的源头。

正因簠簋与祭品、酒食的分配紧密相关,在食物的分配、享用过程中一旦产生私心,无论是漫不经心、别有用心或是包藏祸心,就会明白无误地反映在簠簋上。后世延伸开去,把一切不守规矩的行为都视为有“不廉”的苗头,以致“簠簋”指代的泛化。明代沈德符在《野获编·台省·王聚洲给事》载:“滇人王聚洲,以庶常授工科给事,素有才名,慷慨论事,物情甚向之。忽为郑御史环枢所劾。专指其簠簋,秽状满纸。王不待处分竟归。”可见德不配位,即令有才亦会受到口诛笔伐。清朝赵仑曾去江南任督学,为改变当时的簠簋之风,在过江时击楫发誓:如果贪一毫之私就不能生还江北。他拜谒地方官时空手而去,一时传为佳话。

清朝学者朱舜水在《伯养说》说:“公则生明,廉则生威。”公与廉在官员确立个人威信的过程中作用不容替代,可谓是最基本的规矩,而官员作为操簠簋者,须牢记初心,奉公守法,所以簠簋成了检验官员是否诚信的标尺,是官员的立身之本,只有秉持公心一碗水端平,不将公器沦为私用,才能获得群众认可。南宋刘清之《戒子通录》中说:“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意思是说话做事如能经得起检验,就是最高境界的诚信,在簠簋这样的问题上出现差错的人,在群众眼里是没有诚信不守规矩的,也得不到群众信赖,是不能执掌公权力的。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纷纷从“舌尖上的腐败”这样的小事着手,将不守政治规矩者清出公权力队伍,从“簠簋”入手整治政治生态,可谓抓住了廉政建设的要害,这样官员的道德底线才能守得住、守得牢、守得好。(文 陈亦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规矩,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酒桌礼仪规矩完备录
规矩
我的进退崩拳~凡学拳者必先入规矩,尔后守规矩
人到中年,一定要远离那些聪明,却不守规矩...
什么是守规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