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豫•连载】海派庙市(十三)老城厢之清代都会

从明嘉靖《上海县志》县市图中可以看到,当时县城已有了南北、东西走向。整齐交叉的街巷,在县城中心县署的东西两面已有南北走向的干道三牌楼街、四牌楼街。嘉靖县志“坊巷”条中还记载了当时另外的10条街巷名称:新衙巷、康衢巷、新路巷、薛巷、梅家巷、观澜亭巷、宋家弯、马园巷、姚家弄、卜家弄。但是,明代上海县城的街巷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相隔60余年的万历《上海县志》所载的街巷数,只比嘉靖县志所载多了一条瞿家湾。至清代康熙以后,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已达到一定程度,清代的城镇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明代。康熙《上海县志》所载的街巷数已达25条,至嘉庆年间更达60多条。街巷数目增多,标志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与人口的增多。

到清道光年间,上海县“城东南隅人烟稠密,几于无隙地”。这一带是当时上海最为繁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

清末新北门街景

盛的地方。沙船的号子都集中于此,各地运载的南北货物也在这里集散落,行号,店铺林立,引起了上海城市格局的变化。一些街巷已逾出城墙,像如意街,即在大东门外,其周围的豆市街、花衣街等,热闹非凡,其外又有滨浦大街。一些街巷顾名思义,是由经销某些货物而出名的。如彩衣街,由鱼行桥东至曼笠桥,该巷开设衣庄居多。方浜是城内一条较大的河流,其中段开发较早,县署、城隍庙分别位于它的南北两侧,其周围居民稠密,是城内的繁华地带。方浜上有多座桥梁,如益庆桥、长生桥、如意桥、广福桥等等。这些桥的周围各有热闹的集市。时上海城内各街,也多有拓展。近东城者为东门大街,近西城者为西门大街,大东门至西门穿城一街最长。开埠前,上海已出现洋行街。闽广船舶的大量集聚,为上海带来了许多洋货,部分则经上海转输内陆。

与上海县城内外、巷口一带商贸繁荣的情形相映照,同样位处黄浦江畔的县城北面的那块地方(即开埠前的外滩)却仍是乡村景象,寂寞异常。那里是一片农田,零星地分布着几个小村落,沿浦之地有几家旧式船厂、木行,其余都是“卑湿之地,溪涧纵横,一至夏季,芦草丛生,田间丘墓累累”,一派荒凉的景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谁说上海人排外?
上海800年的建城史,就是一部拆围史
新衙巷:上海“第一街”(作者:​周新民)
崇明治城“五迁六建”史话
身边的世界,世界在身边。第63,上海老城厢,街
上海舊城廂的地名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