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的裁缝行会 
X

在一份解放前的上海地图中可以看到,硝皮弄89号是一叫“轩辕殿”的建筑。轩辕氏即黄帝,不少人误以为这里是“黄帝庙”,其实不然,它的全称是“上邑洋广衣业公所轩辕殿”,是一个同业公所的大殿——轩辕殿。那么轩辕殿是谁盖的呢?说来也怪,他不是北方人,而是南方的宁波人。 宁波位于浙东沿海,背对四明山,这里“襟山带海,地狭民稠,乡人耕读外,多出而谋什一之利。”(上海《四明公所义冢碑》)而上海与宁波隔杭州湾相望,如遇顺风顺水,海船在二三天之内可到达上海。在清康熙开海禁后,宁波人大量进入上海,并成为上海客家群体中人数最多、势力很强的群体。正如《四明公所年庆会会规碑》中所讲:“惟我四明六邑(即旧宁波府下辖的鄞县、镇海、奉化、定海、慈溪、象山六县),地狭人稠,梯山航海,出国者固属众多,挈子携妻,游申者更难悉数。”
所谓“洋广”,旧时多指从广州进口的舶来品,或广州生产的颇带洋气的商品。原来,从明初实行海禁政策至清初的几百年间,中国只允许外国人在广州一口开展对华贸易,广州是最早和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的地方,自然也是最早和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城市。而宁波人至迟已在乾隆时已通广州的“十三行”与外国人做生意,宁波人接触西方文化要比上海人早得多了。早期进入上海的宁波裁缝大多居住在上海县城里,并建立了比较松散的同业公所,这个公所在1853年毁于小刀会战火。1856年,他们与上海的苏州府下属各县在上海的裁缝在原址兴建“上邑洋广衣业 公所轩辕殿”。如《洋广衣业重建轩辕殿碑》中讲: 盖闻天下之大德,莫及于先师(即祖师爷,行业神);世人之坚物,莫善于终光(有一门手艺),终身为本道之继生。而我业之始,考自轩辕帝降泽斯土,治贤垂裳,作整冠带,是以兴我业之来炱。(原文如此)建造殿宇,所以供仰神灵也;助资殿产,所以奉祀而有待也;学习务艺,所以终身为本也;汇集同行,所以遵循而划一也。 毫无疑问,中国的衣业尊轩辕氏黄帝为祖师爷。衣业公所的正殿供轩辕氏,所以上海的“轩辕殿”并不是宗教兴建、管理和使用的轩辕庙,而是同业公所的一个大殿。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颁布《公会组织法》,规定城市中的各行各业以同业组成“同业公会”,实际上取代了“同业公所”,轩辕殿和鲁班殿的同业组织作用逐渐消失,后来被改作民房。上世纪60年代,二殿被拆后建为多层工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弄堂里的裁缝铺
【甄选模拟题】“红帮裁缝”
轩辕黄帝之碑---李铁城撰文并书丹
轩辕黄帝治病神咒
老上海的裁缝
2013年轩辕黄帝公祭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