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亭先贤钱大复2015.1.9
□记者 乔进礼
    说起钱大复,多不为后人所知,但是说起钱大复的次子钱龙锡,恐怕很多人都如雷贯耳。钱龙锡字稚文,是明末著名的大臣,崇祯时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曾极力举荐袁崇焕为辽东关宁军统帅,巩固边防、抗击后金。由于钱龙锡曾主持审理魏忠贤逆案,阉党余孽对他恨之入骨。因此,袁崇焕杀毛文龙后,钱龙锡被弹劾与袁崇焕同谋,被长期关押在狱中。
    本文所述之钱大复,字肇阳、号渐庵,善于断狱为民伸冤。未过五十,即辞官还乡,隐居于松江九峰三泖之间。钱大复生卒年不详,但据何三畏的《云间志略》记载,钱大复与何三畏,少时同为儿童,同试俱为儒生,同庠共中举人,其后又同辈入官,又几乎同时辞官归乡,在华亭则同里居,又常在一起论诗品酒,创办诗社。因此,何三畏说:“故知公底里最详”。由此,可知钱大复的大体生平。
成亦不骄 败亦不馁
    钱大复自小就十分热爱学习,攻读十分刻苦。当时,有一个名叫奚贞元的先生,虽是落第的穷儒,但是学问非常丰赡,后在华亭县学的内舍,招纳士子、设帐授徒。钱大复年少时,即随奚贞元游学,每天从早到晚,都听老师讲解典籍,几乎达到了“口不停吟,手不释卷”的程度,认识他的人,都赞称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日后必定荣登高枝不同凡响。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华亭县令聂廷璧主持童子试,钱大复与何三畏等人参加考试,钱大复的才华深受聂廷璧的欣赏。钱大复又与何三畏等人,再次复试文论等科目。六天之后,钱大复的文论被评为甲等,取得了就试于松江府学政的机会,被补为博士弟子员。等到第二年,由新上任的钟学政考试,钱大复被拔为第二名,升为食饩生,一时间在松江府成为远近知名的才子。
    万历七年(1579),钱大复的母亲去世,钱大复主动暂弃举子业,在家里守孝三年。服除之后,朝廷特设遗才恩科乡试,选拔一些才华卓著的诸生,这一次钱大复中了举人。当时,钱大复意气风发,不但自负有寻章雕句之功,而且自诩有经国济世之才。所以当他中举的捷报来到时,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惊喜。然而,从此之后,钱大复数次进京参加吏部会试,均以落第告归。但钱大复并没有灰心,而是泰然处之。聘请名师、结交文友,用功读书,并教育他的两个儿子。
    钱大复与何三畏相似,蹉跎科场近三十年,都没有取得进士功名。一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以举人身份就选铨司,钱大复被授予蓬莱县令,才算踏足了官场。钱大复的长子名叫钱圣锡,在少年时就有文名,成年以后成为一时名儒。次子钱龙锡更加聪颖,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进士,当时仅二十六岁,当真是少年登科春风得意。时人将两兄弟比作陆机、陆云,认为都是钱大复善于教育的结果。
不恋官位 功成身退
    钱大复授官蓬莱县令,当即前往赴任。由于蓬莱县濒临大海,一直以来明朝的滨海之地,都受倭寇与海盗的侵扰。因此,蓬莱民风十分彪悍,再加上土地十分贫瘠,许多百姓都以打渔为生,太平时即为安善良民,战乱时即为海上流寇,所以蓬莱历来为难治之县。钱大复上任之前也早有耳闻,刚刚到任的第二天,即召集蓬莱父老,询问当地风俗民情,及民间疾苦。
在蓬莱县令任上,钱大复以爱护乡民、惩治恶霸、剪除流寇为宗旨。其具体做法有四:一、将多年积攒下来的案件,一一审清。二、尽量减少当地的苛捐杂税。三、招抚以前流亡在外的乡民。四、遇有水旱灾害及时赈灾。钱大复将以前县衙留下的财政盈余,全部冲抵了一些贫民实在缴不上的赋税,蓬莱县民纷纷赞扬他的清正爱民。
    之前,蓬莱县有诬告的恶习。因此,有许多案件积压了下来。有一次,又有一个小民,诬告一个秀才,在诗文中有反诗的嫌疑。钱大复查得实情,知道这个小民纯属诬告,便借此公开审理此案,在公堂上将这个小民驳得哑口无言,最后予以杖刑惩罚。这个小民虽然被打,却并没有怀恨在心,说:“是我辜负了钱公,并不是钱公冤枉了我。”从此之后,蓬莱诬告之风大减。
    钱大复十分重视以教育移风易俗,凡到每月初一,都到县学,召集众秀才,考察提点他们的学问,并向他们传授正心诚意之学,作讲义讲解给他们听。钱大复的文学功底深厚,除孔孟程朱之外,还工诗词歌赋之业。每到一处,触景生情,饮酒题诗,回到县衙,则清心寡欲,粗茶淡饭,对当地的风俗熏陶极大。《云间志略》赞称:“莱之士,户礼乐、家诗书矣!”
    钱大复脚踏实地,一心为民谋福利,因此在蓬莱的声誉、口碑极佳。朝廷诸司衙门在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时,钱大复被列为甲等。当时,大家都睁大眼睛看着钱大复升迁,或许进入朝廷做京官,以实现他的才干与抱负。没想到钱大复感叹说:“我与其这样手拿官印,还不如拿着丹青画笔,与其这样辛辛苦苦做官,还不如在家诵读诗书,难道我就这样一辈子蝇营狗苟于官场么?”于是,决意辞官返乡,隐居华亭,安享天伦之乐!
精研学问 讲授于人
 钱大复决心辞职返乡后,恰巧其次子钱龙锡高中进士的喜讯传来,这也更加坚定了他辞官的想法。蓬莱县的民众听闻钱大复要走,都十分真诚地挽留,有些人更是痛哭流涕,恋恋不能舍。不久,钱大复果然离去,蓬莱县民又商量着一起为钱大复建立生祠祈福。由此可见,钱大复尽管仅在蓬莱县令任上三年,但是所作出的成绩已自非凡,深得蓬莱县人的民心。
    回到华亭老家以后,钱大复经常静坐一室,不闻不问户外之事。曾撰《宝六堂铭》以自箴,后又捐三年所得俸禄之余,在附近建造一个书院,作为他的讲学之地。临川人中丞周怀鲁,奉朝廷的命令,巡查江南地,来到松江府华亭县,特地拜访了钱大复,为他的书坊题了“日新”两个字,盖取《礼记》中“日新明德”之意,以赞扬钱大复的博学与笃行。
    其后,钱大复经常在书院,与门生辈数十人,一起探讨经史典籍,辨析其中的微言大义,通宵达旦。钱大复时常讲述孔孟之学的精髓,然后详细诠释讲解,门生辈纷纷留下笔记。在钱大复的门生中,有从江苏、浙江来的,也有从福建、湖广来的,不下数百人,据《云间志略》记载:“门墙之外趾相错,而舟车亦相接于道路也。”由此,可知当时的盛况。
    除一般门生外,还有不少松江府的士绅大夫,如张曙海、方旦心、毛孺初、聂井愚等人,都相继来到钱大复的讲席前,与诸门生一起俯首听讲。而有远道慕名却不能至者,则经常有信件往来,以探讨请教学问。如吉水邹南皋、东鲁孟连珠、豫章余镜源、姚江孙月峰等,都是与钱大复经常鸿雁传书的文友。
    钱大复至五十岁时,一心一意读书讲学。钱大复的书院,自万历三十六年(1608)开放,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历时八九年,寒暑不断、风雨无阻。每一次与学人士子酬对切磋学问,横说竖说、反复探讨,经常一日数万言,大体以儒家格物致知之学为主。
钱大复曾对弟子们说:“良知是我性体,光莹澄湛,触处洞然。不待阳明先生始标接此两字,孟夫子已先言之。而吾父子诲子路之一言,尤较直截,提醒世人聋聩,最为方便法门。”正是此良知二字,使得钱大复无论处官处家,都十分合宜中度。
慷慨处事 无疾善终
    钱大复居家十分节俭,衣从不穿绫罗绸缎,吃饭只是五谷杂粮。尽管钱大复对自己很节俭,可却慷慨施乡里。其所购置的祭祖田、赡族田多达一千多亩,除了岁供祭祀之外,大多用来周济宗族中无力奉养先人者,无力婚丧祭葬者,无力供子读书者。
    除了照顾宗族亲属之外,钱大复对朋友也很照顾。钱大复在年少时,与同乡董传策交情莫逆,后来董传策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万历七年(1579),告老归华亭,因约束家奴过严,而被家奴谋杀。后来,董家逐渐衰败,至董传策的两孙子时,已经贫困得温饱也难以自足。钱大复十分怜悯他们,将他们召到钱家的书院,每月给其粮米,教导两个人的学业。
    等到董传策的两个孙子成人后,钱大复又为两人寻媒择偶,操办婚姻,后来又给两个人田地二百三十亩,令他们世世供奉董传策的香火。一直到明末,董传策的墓碑尚存。这都是钱大复的功劳。钱大复的大仁大义,名闻天下、震动朝廷,松江府官员无一年不上疏朝廷,推荐钱大复为官。可是,钱大复都不愿意外出为官,只是在书院里讲课,以应四方来求证学问者。
    钱大复的名声越传越远,只要他踪迹所至,东林党诸君子都争着奉养他。如漪园先生焦竑,曾中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状元,是当时著名的程朱理学的宗主。万历四十四年(1616),钱大复来到南京拜访故人,焦竑听闻后,赶紧来到钱大复的住处拜谒。
    两个人交谈良久,焦竑对钱大复的观点赞赏有加,以为非自己所及,自此南京的名士,莫不前来拜谒钱大复。钱大复也是随来随答,如谷响钟鸣一般,尽释众人积留的疑团,大家都是深感佩服而离开。钱大复重归华亭,已经是风烛晚年。有一天,他忽然对仆人说:“吾体中今日稍不快,天期尽矣!”沐浴更衣之后,竟然在当天无疾而终。何三畏在《云间志略》中赞叹说:“语有之朝闻夕死,公得无然乎?”
    钱大复所著书有《四书合编》《良知的证》《性学总论》《味道编省言》《东牟试略》等刊行于世,其他有未刊印的文稿也有很多。天启三年(1623),学台毛孺初上奏朝廷,恩准钱大复纳入宫墙之内祭祀,成为松江府的一件盛事。
◆本版由松江报社、区史志办合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元明时期上海(松江)大事记
松江闲话:陶白先生章宪文传
红楼解密:第二十六回的沈世兄指的是沈犹龙
熊月之:方孝孺书写了江南文化的刚强勇猛
推官毛一鹭2:​摄篆上海、华亭、青浦县事
郭廉夫《王羲之评传》第一章:生平及佚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