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商代方头玉琥的八年盘变(转载)
珠江大鹏注:从图片造型和纹饰线条看,似乎不具备商代玉器特征。但可以肯定的是盘玩古玉器玉质是不断变化的。难得有介绍变化过程的文章。权当学习资料。

一个圆雕商代方头玉琥的盘变

  十年前偶得一圆雕商代方头玉琥,宽、高、厚分别为10.2CM、4.5CM、和4.1CM。琥成匍匐状,前肢曲卧,后肢呈浮雕卷云状收至腰侧,琥尾上翘、富有动感。琥齿以管钻形式表现,形如奥迪车标志、极显狰狞之气。此两种表现形式较为少见。皮彀白中泛青,强光不透,(可惜图片资料不慎丢失)二百倍放大镜下表面呈结晶状、碱斑状。通体密布网状、细密、青色间或黄色之细丝,依稀可见三条较细的条状褐色沁呈不规则状横向围绕全器。包浆光亮润厚、有大面积橘皮纹以及简约的阴线和管钻痕装饰。二十倍放大镜下可见十余处外小内大、边口或黄或白、内有结晶体的蚀孔。
  得后时时把玩欣赏研究,查了很多网友及专家关于盘玉方面的资料,即使有网友关于这方面的体会无论真赝也都是些小件、片状,圆雕少见。开始时在盘与不盘间纠结了很长时间。既然喜爱生美之美者不盘,以玉求财者不盘,文博专家想盘不得盘而我既不以玉求财、物又为我所拥有、加之盘她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渴望享受玉友们所描述的盘玉的美妙过程和感觉,于是决定盘它!
  网上及纸质资料关于盘玉的无非都是清代某爱玉之人的文盘、武盘及意盘之说,个人认为不可借鉴,加上此琥恰好一掌之握,适合像健身球一样盘玩,于是2003年初决定直接用手盘。此后至今八年多,每日下班或应酬到家后至关灯睡觉前或是周末、休假、出差时基本玉不离手、离身已成习惯。 

关于出灰         
  以前戴手套把玩古玉时就注意到温度对皮殻变化有影响,特别是手和玉的温差较大时可引起古玉皮殻表面颜色加深的变化,原因温差变化可在玉的表面形成水汽而高古玉又有较强的亲水性而导致这种变化。盘玩前做过此器的亲水性试验,水滴在其表面会很快被吸收,皮殻颜色加深。随着长期盘玩过程中认识的加深,感觉盘玉的过程实际就是手的温湿对古玉的影响过程,玉的摩氏硬度较高,掌磨指搓仅仅只是起到将手中的温湿、盐分、酸碱物质等传导到古玉表、里的作用,这种作用引起古玉内灰浆的吐纳,而灰浆的吐纳过程就是高古玉盘变过程。(仅属个人观点)随着盘玩的深入、灰皮的褪去而显露的沁色、次生结晶、钙化点等等都是灰浆吐纳的结果。
   
       四季和每日早中晚的温差变化对盘玉的影响较大,曾从不同的温差环境下测试这种变化,冬天曾几次将其放在零下十度左右温度下的室外早上取回,表面结满厚厚的冰霜,用双手盘搓,玉表立现大量水珠,随水汽的出现灰浆快速消失。(古玉畏冰之说是否有问题?)夏天将出灰的玉器放在烈日暴晒下的车内,拿起感觉烫手,不开车内空调盘搓,虽然身体、手掌大量出汗但灰浆不仅不退反而越盘越多。冬季和早上温差变化大灰浆的吐纳频繁,夏季温差变化小灰浆吐纳较迟钝。春秋两季介于冬夏两季之间。有网友称夏季适合盘玉就本器而言我不认同。前面所提灰浆的吐纳和掌握指搓关系不大还有下列理由就是:此琥较深的齿部及底部掌指无法触及,但会随表面灰浆的吐纳同步。手不触及轻轻对某处吹气也会出现明显的吐纳变化。冬季将其放入温暖的被窝早晨取出,会出现无灰出灰,有灰加重的现象。入水后取出用吹风机稍吹,灰浆立现,继续烘干部分可现宝光。
   
      盘玩第一年对该器的影响仅仅就是因为表面干湿的变化引起玉表颜色深浅的变化,包浆、网纹、沁色、蚀孔等变化不大,皮殼看似温润光亮却又似显干涩,用手指摁住某一点前推滞手感明显,盘时表面光亮稍褪,盘后静置光亮如初。约第二年起,皮殼的光亮褪去后恢复的越来越慢直至不再恢复,但入水后取放置,隔日仍能恢复如初。

      灰浆的吐纳伴随整个盘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年月日时)盘玩过程中吐与纳的过程会随着手、玉的温差变化而转化,八年多来从未停止。
      大约盘玩到三年多的时间,就在对它失去信心并怀疑当初的决定时,玉表渐渐变得时而干涩时而十分粘滑,干涩时曾经用舌尖触碰做实验,舌尖有明显的粘附感,收回时甚至感到舌尖被拉伸并有轻微的痛感,粘滑时就像网友或专家学者所述的有如手握泥鳅,也如手握腰型肥皂洗手稍用力就会弹出、并发出呱唧呱唧的响声的感觉。虽然粘滑但不仅不沾手而且对手有极强的清洁作用,曾经用那种带油圆珠笔在掌心划了几个圈做实验,很快就不留一丝痕迹,盘玩后每次用二十倍的放大镜观察掌纹、指纹内都十分干净。出灰后用白布反复擦拭不见点滴污染。这种现象维持时间较长,大约有两年多时间仍未见到玉质,所以无法判定玉内灰浆的吐纳状况。
       又过了大约半年时间,灰浆开始变稀变薄,偶尔强光下在琥齿琥尾两较薄处微漏黄中偏绿的玉质,(盘变后方知是古玉边缘的黄化现象)偶尔可见针尖状极亮的光点从干涩或滑腻的灰浆中射出,并且越来越多,直到出现片状的亮斑。三条带状环绕的沁色条已逐渐清晰,随后出现钙化点、钙化斑,但目视仍无法观察到灰皮下的玉质。
      记得很清楚的是07年的夏天,从外地出差一周回来,家中异常闷热潮湿,卫生间就像桑拿房,地板、器物、墙壁密布大量水珠,躺在浴缸里打算舒舒服服的泡泡,突然瞥见走时放在洁具架上的玉琥挂满泪滴状水珠,灰浆突然褪的干干净净并呈现出绿色温润的玉质,细细观察,沁色、钙化点、橘皮纹等一览无余。可能有网友会怀疑这一点,很长时间我也不得其解,后来就慢慢悟出上述湿温之说,恰恰是当时的湿度温度恰好达到灰浆吐纳的最佳条件才出现这种突然脱胎的变化。此现象出现有其偶然性。后几次去浴洗时做过实验,入干蒸房出灰,入湿蒸房褪灰,反复如此 。后来的盘玉相对容易多了,吐纳转化逐渐减慢,部分玉质变得渐渐显露、通透。沁色、次生结晶、橘皮纹、绺烈纹以及蚀孔边缘的白化现象等逐渐清晰。                                                                    
      一油腻物对灰浆的吐纳影响较大,07年不慎将此物底部沾染一处本地产的一种含油糖量较大点心的糖油汁,导致该处灰浆吐纳停止至今。但手油、面油、鼻油对盘玉基本无影响,灰浆久盘不退时和面、鼻接触后稍盘立消,(本人为油性皮肤)入水后稍晾灰浆立现,与平时无异。未见所谓的堵塞玉门的现象。
      二 钙点钙斑处在显露玉质后受灰浆的吐纳影响较轻、甚至无影响。此物上部钙化处
显露糖化、ㄨㄚ现象。玉质比它出明显通透。
   
      三 每次灰浆的吐纳仅在原处出现,无扩散现象。即使是玉表被盘玩的最浑浊时也是如此,除灰浆出量多少外、 厚薄外,纹路、形状、走向、大小等基本保持不变、互不相扰。
      四 灰浆的吐纳以及玉表的干涩、滑腻之间的转化具有不确定性、突然性。入水刚清洗时粘滑,再洗发涩。
      五手中的盐分及酸碱物质个人认为对盘变的影响不大,八年多来每天玉在手中平均五小时以上,(有晚睡的习惯)除盘前洗手或偶尔为检查出灰量入水稍浸外,未见前述影响。
      六 因喜欢下厨,手上难免沾染葱姜之物,未见对盘玉的影响。

   



关于沁色
       一 生美状态时仅见三条较细的褐色的条状沁色呈不规则状横向围绕此物全身,第四年时随着灰浆的稀薄并逐渐显现,沁色沿绺裂纹沁入玉里伴有晕散现象。就此物而言,有玉友或专家学者所述盘玉时沁色变深变艳之说并不确切,相反颜色逐渐会变淡、变浅,原晕散的范围会逐渐缩小,有的会从绺裂处彻底消失仅留下边缘白化现象。
图沿琥齿上下原各有一条沁带,现几尽消失。                                   
       二  有钙化部分沁色疑有晕散现象但颜色深浅变化不大。                        
       三  沁色部分也会出现稍轻的灰浆吐纳现象。                                    
       四  沁色部分有橘皮纹的二者颜色一致。                                       
       五  出灰时灰浆对钙化面上的沁色不能遮盖。                                    
       六  图五年前不慎摔断琥尾尖,可见深入玉里的沁色。






关于次生结晶
      此琥现可见十余处晰出玉表的网状、条状、片状及大量的点状白色次生结晶,尚有部分依稀可见但仍未盘出。因受拍摄技术及器材的限制在此无法表现。它在目视不见玉质时首先以极亮的针尖状形式出现,随灰浆的吐纳而显退,并逐渐增多增大。后期出灰被覆盖时有的部分仍清晰可见。有专家言次生结晶大多出现在沁蚀槽坑、裂缝之内,年代久远的沁裂纹易甚至会被次生结晶填满,相反、也许是个例,此器到目前为止在尚不能证实此观点,两块比较大的结晶反而出现在足底部、琥额下等无沁无槽无坑无裂之处,图甚至有避开阴线之嫌。但本人所藏的一对长四十点二厘米的超大汉代蒲纹玉璜倒是符合此观点。璜有一层浅薄的白色水沁,其中一个盘玩一月即呈玻璃光泽,周身散布多种形态的银白色的次生结晶逐渐变为闪亮的金黄色,二百倍放大镜下观察呈现绚烂的七彩光泽,令人美不胜收!(如网友有疑有机会再和诸位探讨)二掌指不可触及的齿、底处蚀孔无变化


  


关于蚀孔和橘皮纹
       一 盘玩最初的四年多时间玉表处蚀孔的变化和生美状态时一致,以后部分蚀孔
因灰浆的吐纳、手中和空气中的微尘等侵入有所淤塞,但边口白化现象无变化。掌指不可触及的齿、底处蚀孔无变化            
       二某些橘皮纹对阴线纹有所覆盖。
       三此物有阴阳两面,阴面橘皮纹重,阳面稍轻。
                                             
   







以上只是对此琥盘变过程的个人看法,绝无误导玉友之嫌,仅供参考。

IMG_0205.jpg(655.48 KB, 下载次数: 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浅析古玉皮壳之变系列八(下)
古玉学步(27):如何理解古玉质变自然态文玩市场观摩奇石千百怪
古玉沁色鉴定(古玉灰皮沁)奶油沁与鸡骨白
盘玉:且盘且珍惜
浅论古玉之沁色
怎样辨别古玉的岁月痕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