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育家的生成
1、普通教师与教育家,只有三步之遥 
孙双金
教师要成为教育家,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成为教育的思考者。“学而不厌”,这是教育家区别教书匠的第一标志。
教育家最大的特质是什么呢?孔子是举世闻名的大教育家,他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吾尝终日而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看来,好学、勤学、乐学是教育家的首要特征啊!“学而不厌”,这是教育家区别教书匠的第一标志。
认识你自己 教师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都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可是要认识自己又是何其难也!周国平先生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每个人在地球上都有一个最适宜自己的位置,每人要找到那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我追求的教育是“心心相印,情智共生的情智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人”是由一撇一捺组成的,“人”的一撇上应写上五个大字:“高尚的情感”一捺上应写上五个大字:“丰富的智慧”。这才是站立的大写的“人”。
在当前唯知识化时代,唯科技化时代,唯电脑化时代,我们更应呼唤情感教育!因为唯有情感才是人的重要标志。有知无情,崇知乏情的人是不完整的人,是所谓的“半个人”,这样的人是可怕的。同样有知无智的人,是纯应试的人,是缺乏创造的,也是要被时代淘汰的人。
今天的教育,追求的是“情智共生,有情有智”。要破解钱学森之问,我个人认为,我们培养的人才要能达到古今皆通、文理皆通、中西皆通、情智皆通的境界!真正造就中国自己的杰出人才!这是我们教育人的使命,更是教育家的重任!
我思故我在 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
法国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有一次,我和周德藩先生到南通去讲学,周先生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他说:“我有一次给教师讲座,一开始我说,‘伸出你们的右手,摸一摸自己身体最上面的东西,那是什么?’老师们回答:‘是我的头。’我接着发问:‘那是你的头吗?如果说是你的头,请问你说过几句属于自己的话呢?请不要把自己的脑袋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周先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要成为教育家,很重要的一个标志是有自己的思想,要成为教育的思考者。
不喜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是我的天性呢,还是后天在读书中涵养成的,我就说不清楚了。我只记得这样的性格陪伴了我几十年。
学而时习之 老师应该读哪些书?
第一,要读本专业的书
专业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是自己的饭碗。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特长,要想立足社会,立足当代是比较困难的。我是教小学语文的,我心中有一个信念:我做语文老师,一定要做最好的语文老师!
因此,凡是语文教育上的好书籍,好文章,我尽量去学习,去揣摩,去实践。像《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年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李吉林情境教育》等语文教育大家的书籍我不止读了一遍。有的经典的文章就是反复阅读,反复体悟,取其精髓,化为己有。
第二,要读大教育的书籍
要想成为教育家,必然要有大的教育视野。“学愈博,思愈远”,学问愈是博大,教育的视野就越发开阔、深远。随着自己水平的提升,我的读书视野慢慢变得阔大了,中国教育家孔子、老子、孟子、朱子的著作纳了我的范围,外国教育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卢梭成了我的好友。读教育家的书籍把我带到了教育的顶峰,让我豁然开朗,视界广大。
第三,要读哲学书籍
周国平先生在《教育的七条箴言》中这样说道:“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中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很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碎和平庸。”哲学是一切学问的学问。哲学教人爱智慧、教人明人生、教人察人性。哲学是心灵的学问,它能让人活得潇洒,活得快乐,活得幸福,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读哲学,才能过上真正意义上的人生!

2、研究名师,发展自己 

余映潮

人们说,从师要“高”,名师就是“高师”。研究、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少走好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少走好多羊肠小路,少走好多走进去又退回来的路。所以,就提高教师素质来说,名师研究是很有效益的研究。

我曾坚持数年,研究过中学语文界非常多的名师。

在《“名师研究”法》这篇文章中,我这样写道:

很多年前,我不仅有研究胡明道老师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洪镇涛、徐振维、陈钟梁、蔡澄清、陆继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纪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是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我这样研究过他们。在我的读书卡片上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沈蘅仲、何以聪、鲍志伸、周其敏、陈亚仁、戴德英、卢元、钱蓉芬、俞迭珍、何念慈、潘鸿新、方仁工、昊侃、陆军、火观民、粱康华、金志浩、杨墨秋、邵愈强、朱乾坤、过传忠、冯志贤、董金明、居志良……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雄奇壮丽的队伍啊;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

“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那样做仅仅只能学到一点点“艺”。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味,贵在提炼。

在研究中,如下角度与方法都是可行的:观摩,观摩名师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收集,收集某位或某些名师的各类作品,进行阅读与探究。

收藏,收藏名师们特别经典的论述或案例,以作长时间的揣摩,感悟,品味。

评点,评点名师的教例。

摘抄,摘抄名师的名言,摘抄名师精彩的教学片断,缩写著名案例的主体内容。

跟踪,对某位名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多角度地感受其教学思想与教学特色。

评说,对名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点以及课例进行评论或进行批评。

提炼,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以及他们的教学技艺之中的精华。

综述,从宏观的角度对名师的思想体系、教学体系、教学风格进行评介。

比较,或从纵向、或从横向对名师群体进行比较研究。

如果你想学到真本领,如果你想成为名师,如--果你立志超越名师,你就得在研究名师这条道路上走一段路,苦心孤诣,扎实深入,乐此不疲。

我研究名师的方法主要是“收集”、“综述”、“评点”。

我研究名师的理念是“广泛研究,多方吸纳,整合提炼,发展自己”。

我坚持得最好的地方是尽可能地多形成文字的书面的研究心得,这样做不仅仅是从理性上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提炼出了一些“真东西”。

我超越名师的最出乎人们预料的突破口就是在论文和课例上:大量地撰写实用性的教学论文,用大量的课例支撑我的教学设计艺术的观点。

用“大量”来表现“力量”,这或许是奋斗之路上的警示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思、行、学:优秀语文教师的必由之路
学习 || 王晓川:名师名校长教育思想的凝练
教学主张:打开专业成长的“天眼” 余文森
集萃/名师心中的语文教学,是如此的别有风味!
心灵的收获
名师的炼成与阅读书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