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合理治菌 保“胃”健康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传播途径
Hp发现之前:1906年有人发现胃中有“螺旋体”。1989年前几经易名,如幽门弯曲菌Cp,1989年正式命名Hp。现在医学界有以下共识:HP肯定是慢性胃炎的致病菌,与溃疡病、胃癌关系也极为密切。这就是说,HP是引发慢性胃病的元凶和罪魁祸首。
多方式、经口—粪-口、口-口、密切接触、医源性(胃-口)传播;动物、宠物、苍蝇、昆虫传播未证实。
口腔、牙菌斑、唾液为传播媒介。
牙菌斑生态小环境中Hp可作为胃内Hp根除后复发的根源。
胃黏膜Hp─→胃液─胃食管反流→口腔(唾液)─→牙菌斑─→胃黏膜(复发)。
国人共餐习惯可能与Hp感染率高有关;另外,接吻等密切接触可传播。
Hp呈家庭集聚现象。
遗传因素尚不明确,但作用小于环境作用。
内镜交叉感染。
牙医、内镜医护师感染率高。
Hp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Hp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在Hp感染率高的地区,慢性胃炎尤为多见。若不根除,有发展为PU的可能。同时,也可能会由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成为癌前疾病。
Hp与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长期以来认为与遗传、胃酸过多、胆汁返流、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尤以胃酸被认为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胃酸一直被认为是胃溃疡形成的原因。所以,有了“无酸无溃疡”的传统说法。通过胃液分析发现,十二指肠溃疡病人,胃酸分泌过高;而胃溃疡病人中胃酸分泌增加者仅占16%,而许多病人胃酸分泌正常,有的甚至低于正常。由此可见,胃酸分泌的多少,并非是胃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而胃黏膜防御能力降低,使胃酸等攻击作用相对增加,可能是形成胃溃疡的主要原因。
Hp与胃癌。目前,认为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演变过程中,Hp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胃癌是Hp长期感染与其它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根除Hp,有可能预防胃癌的发生。
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无明显不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病人经济上可承受。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Hp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等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如何预防感染
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把住“病从口入”关,努力控制感染率,是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牙具等卫生用品一定要放在通风处。卫生间也需要经常通风以及接受阳光的照射或采用紫外线灯照射。
定期到医院接受Hp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在医生指导下酌情根治。
开展口腔Hp的检测与治疗。
作者系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教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出现3种表现,可能感染幽门螺杆菌,多吃5种食物,胃会慢慢变好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原凶
?一生的胃健康取决于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个食疗可以“灭杀”幽门螺杆菌,胃炎、胃溃疡统统消失
【健康】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是胃癌的头号杀手
医学研究证明:正确对抗幽门螺旋杆菌,胃炎才能不反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