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最好查查风湿
有关节痛、皮疹等症状
最好查查风湿
风湿免疫疾病病程长,建议能早期系统综合治疗,
并根据病情动态调整诊治方案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以岭医院风湿免疫一科主任蒋富斌在为患者诊病。
病例
腿疼动不得,原是强直性脊柱炎
五年前,小李刚从大学毕业,还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中,然而越来越严重的膝盖疼痛却打破了他的踌躇满志。其实膝盖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小李以为只是近期太累了的缘故,根本没往心里去。谁知现在双腿膝盖交替疼痛的愈加厉害了,而且胯部也开始疼痛,这才让小李决定去医院看看,经检查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确诊后小李吃了段时间的药,后来他觉得症状减轻了就自行停了药,只是在阴雨天关节疼得厉害时吃点止痛药。就这样好好坏坏的,五年过去了。直到近一个月前,小李腰背部疼痛加重,功能活动受限,服用止痛药也没什么用;而且颈椎疼痛僵直活动受限,胸椎疼痛出现畸形驼背,下腰背部疼痛,双髋屈伸活动受限。小李这才着了急,赶忙去医院检查。医生通过检查,认为小李的强直性脊柱炎处于活动期,比较严重,建议他住院治疗。入院后,医生根据他的病情,为小李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补益肝肾、益气强督、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的中药汤剂,配合骶髂部位大灸。治疗一个月后,小李的症状好转,疼痛缓解,各项指标也趋于正常。小李这才舒了口气,表示以后一定遵医嘱规范用药,再也不会自行中止治疗了。
提醒
警惕可能的症状,早发现早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就属于风湿免疫病。风湿病是以累及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以及其他多个系统器官组织,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都是其中较为多见的。”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风湿免疫一科主任蒋富斌指出风湿免疫病大多属于疑难病,病情复杂,症状多样,诊断困难,但临床上还是有一些“共性”症状的,如关节肿痛、皮疹、长期发烧、口腔或其他部位的溃疡,以及出现两个以上系统的同时损害等。在“共性”之外,不同类别的风湿免疫病也有着自身“个性”表现,例如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年轻男性,早期症状不典型,但可渐渐表现为腰痛、晨僵、夜晚疼痛剧烈,严重者髋关节受损等;类风湿关节炎则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为缓慢发病,晨僵时间较长,多关节受累可出现畸形等。蒋主任指出,结合相关检查如化验室检查、查体等,根据症状“共性”即可确定为风湿免疫病的大方向,再根据“个性”表现进一步确定具体疾病,这样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因此,蒋主任提醒,若出现了相关症状,其他科又难以明确诊断的,就应该想到风湿病,以免误诊或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治疗
医患配合,系统综合足疗程
在这里一定要纠正两个误区:一是“不死的癌症”治不了;二是要吃一辈子的药!我们要告诉大家的是:难治疗不等于不能治疗;终身治疗不等于终身用药。
由于风湿免疫病病因、病机不明确,又往往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故治疗难度较大,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针对发病特点,蒋主任提出,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应采取“早期系统综合足疗程序贯强化法”,让大多数风湿病达到长期稳定缓解。其中,早期是指根据症状尽量实现早诊早治;系统综合则是针对风湿往往累及多系统的特点,治疗上中西药并用,整体与局部,心理与功能康复,内治与外治,药物与饮食等整体考虑,综合治疗;足疗程则是指根据不同病种和病情,达到足够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患者千万不要在症状控制或缓解后自行停药;序贯是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诊治方案,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用药;强化治疗则指对于反复不愈的风湿类疾病,在系统治疗时每3到6个月复查调整治疗方案一次,以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以前被认为是“不死的癌症”,现在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可以这样自豪地说:现在能有效地控制这类自身免疫性疾病了,虽然还不能根治,也像糖尿病、高血压一样,能控制地很好,能让大多数患了此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像正常人一样高质量无痛苦地生活工作。
此外,蒋主任提醒,风湿免疫病往往病程长、易反复,故应坚持长期乃至终身治疗,但终身治疗并不是说要终身服药,而是指根据病情遵医嘱用药的同时,还要配合其他疗法,做好保健,这对于疾病的康复都有着积极作用。例如强直性脊柱炎,除了系统综合治疗外,还要配合相应的肢体锻炼,帮助功能恢复。如果病情长期稳定,也有可能逐渐停掉口服药物。
预防
日常保健很重要
去除可能的影响因素
目前,风湿免疫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蒋主任指出,风湿类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其发生和环境、感染、免疫、情绪及气候变化等都有一定关系,因此防治风湿免疫病就应该从这些因素入手,做好防病保健:如家族中有风湿类疾病患者的,应提高警惕,定期监测抗体,一旦有相关症状表现,要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已患有风湿类疾病者,起居方面应作息规律,保证休息和充足的睡眠;避风寒,避免着凉受风,夏季适当出出汗,适应季节变化;另外饮食除了避免辛辣刺激和易致过敏的海鲜外,要保证饮食种类丰富、营养均衡;保持好心情,避免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
总之,通过早发现,早诊断,医患配合,系统综合足疗程治疗,动态调整治疗方案,配合养生保健,风湿免疫病是完全可防可控的! 本报记者 向然
温馨提醒
“秋冻”有讲究
风湿患者不适宜
秋季气温降低,天气变凉,尤其是早晚温差增大,每当这个时候,老人们都会提醒“春捂秋冻,百病不生”以防病健身。适当的“秋冻”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这是因为夏秋交替,天气由热转凉,往往是早晚较凉,而中午温度较高,此时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或者是青壮年人群等,可以暂缓换上厚衣,适当“冻一冻”,或者是逐渐添加衣被而非一下子穿得太多,这可以起到一定的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代谢的作用,可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而且可避免穿得过多而使身热汗出导致的阳气外泄。
不过“秋冻”虽好,但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风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因为风湿病的发生与受寒及潮湿的环境有关,如果不能及时防寒保暖,一旦感受风寒即可诱发或加重风湿病。因此风湿病患者要注意生活环境的温暖和干燥,最好不要不顾身体条件而去盲目“秋冻”。建议风湿病患者在秋季气温较低时,适当添衣避免着凉;不过正午时分温度较高就不要穿得过多,以免出汗后遇凉风更易使风寒侵体致病。此外,抵抗力较弱的人群、或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患者,秋季也最好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相关链接
蒋富斌 主任中医师,河北医大附属以岭医院风湿免疫一科主任。擅长“系统综合足疗程序贯强化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斯蒂尔病、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等风湿类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立秋】谨防风湿免疫病卷土袭来
早期识别风湿免疫病,快来看看这篇文章!
这种病严重时不能睡觉,需要坐轮椅,究竟有多可怕?(内含康复操视频)
DDS理疗手法秘籍100招1-10招
中国上千万人患类风湿性疾病 多数患者被误诊
关节炎与人体免疫混乱有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