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延安曾叫“歌咏城”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抗战初期,唱歌在延安成为一种盛极一时的风气。学校里唱歌,部队里唱歌,工厂、机关里也唱歌,“每次唱歌,都有唱有和,互相鼓舞着唱,互相竞赛着唱。有时简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联唱,轮唱,使你辨不清头尾,摸不到边际”。
每逢开会,各单位、各部门的队伍,总是踏着歌声走来,踏着歌声回去。开会之前唱歌,中间休息的时候也唱歌。没有歌声的集会,是没有的。开会前各路队伍的互相“拉歌”,是一场集体唱歌竞赛,被称为“歌战”。会前,抗大、陕公、女大、鲁艺等学校、机关,排着队伍,举着旗子。进入会场后,一场激烈的“歌战”便开始了。每个队伍里都有一个指挥者,指挥者不但唱歌唱得好,而且富有鼓动性,既能使自己的队伍唱得高亢激昂,唱得整齐有力,而且有办法激励其他队伍一唱再唱,唱得尽情尽兴,唱得痛快淋漓。好的“歌战”指挥者也便成了当时的“明星”,有人还给他们起了绰号,什么“干一场”啊、“手榴弹”啊,等等。
在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会上,指挥者先伸出右手向前一指,给一首歌的第一个音节定下调子,然后便率领大家用同一种音调唱起来。歌快唱完的时候,指挥者的两臂用力一收,歌声便戛然而止。“这样简直把唱歌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语言,甚至一种号令。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踏着统一的步伐前进,听着统一的号令战斗。”延安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场面、这种气氛。
“歌咏城”延安的主要歌咏形式是合唱。1940年5月15日,成立了延安青年大合唱团。鲁艺音乐系第一期学生金紫光担任总团长,毕业后到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工作的汪鹏等人担任副总团长。总团下设中央党校、抗大、女大、陕公、行政学院、医科大学、自然科学院、印刷厂等八个分团,人数共约500人。他们后来与同年9月成立的延安合唱团合并,由鲁艺音乐系第三期学生时乐蒙担任团长,继续开展群众性的音乐歌咏活动。
“延安的歌声漫山遍野……山上河边,无处不唱。”开会时集体唱,平常个人也唱。有人站在山坡上放声歌唱,有人驻足延河边引吭高歌,还有人一边走一边唱。朋友或同学相聚时,唱歌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对此,一位电机工程师抱怨说:“这些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唱歌上,但现在还不是唱歌的时候呀。”吴伯箫则认为:“在延安,大家是在解放了的自由的土地上,为什么不随时随地集体地、大声地唱歌呢?”李清泉也说过,解放了的主体需要情感宣泄,所以那时唱歌总是那么有劲,不知疲倦。是的,很多从国统区来的人,都谈到过他们到达延安以后,所获得的那种“解放感”、“自由感”。这也就是延安被称为“歌咏城”的根本原因了。 据《新长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歌咏之城——红色延安的特有文化景观
舞蹈诗《延安记忆》抗大之歌
“啊延安”成了他的名字,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都会让人热血沸腾!
听,来自黄土高原的天籁
《探索发现》 20130802 抗大抗大(二) 到延安去
于蓝自述:我与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