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求恩在冀轶闻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白求恩为两名战俘和八路军大夫拍摄的合影。
有关白求恩的事迹,几乎是家喻户晓,笔者要谈的,却是白求恩与河北有关的鲜为人知的珍闻。
在石家庄西里村,说到白求恩,不少老人会把白大夫视作“乡亲”。一位西里籍作家甚至骄傲地说“白大夫就是我们村儿的”。内里原因很有意思:华北烈士陵园原属西里村,1953年,白求恩的灵柩被安葬在这里;加之西里村白姓村民居多,“乡亲”之说由此生发。
白求恩在石家庄还救治过两名日本伤兵。1938年10月,晋察冀军区医院落户平山县观音堂乡花木村。在这里,白大夫不仅救治了近5000名八路军伤病员,还为头部负伤的两名日本伤兵做了治疗。伤兵痊愈后,白求恩为两名战俘和八路军大夫拍摄了合影,并将照片印成宣传品,通过各种渠道在敌占区和国外广为散发,借以展现八路军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感化日军,教育日本人民。
1939年夏在冀中前线,聪明的白求恩从老百姓的“粪驮子”中受到启发,巧妙地设计了名为“卢沟桥”的药驮子。它的外形像座桥,里边设置了各种夹板;“桥”的两边各有3个抽屉,里面设有若干小格,可以装各种手术器械和药品;两个药驮子上横搭一块门板,手术台就现身了。这就是“马背医院”的由来。
一般人通常认为,白求恩的牺牲,是因为他在抢救一名伤员时,左手中指被手术刀刺破,感染了病毒。但在笔者看来,他的去世与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有着极大的关系。白大夫不但谢绝了上级发给的每月百元津贴,还将组织上给他的牛奶等营养食物送给伤病员,自己却以小米饭、土豆蘸盐面为食,即使这样,他还常常不安地说:“我过着国王一样的生活!” 高越/文白求恩在冀轶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抗战时期八路军连纱布要循环使用,多亏白求恩大夫的十三步消毒法
镜头下: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在中国抗日战场的老照片!
陈忠毅|邂逅一棵树,一个医生
白求恩在平山
“如果我不在了,你还是留下吧”,两个“洋八路”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河北唐县:白求恩在中国工作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川里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