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更着重对有权势的人讲的话,因为一般的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也无法强迫别人去做。但手中有权力就不一样了,有强加于人的力量。一个有周公之才与美的政府人员当然最好不过,能做好事,多多益善嘛,手中多些权力似乎也无妨。但政府的权力一定要有个最低限度,就是:如果不能用权力去做好事,至少也不能用权力去做坏事。如果说“己所不欲”的事是坏事,“勿施于人”就是克制自己,不滥用权力。自然,“己所不欲”的,硬“施于人”就是权力的滥用,用权力去让别人做别人同样不愿意做的事,公平正义的原则一旦破坏,政府的欲望就会越来越大,相应民众的痛苦也就会越来越大。孔子明白,权力会产生权威,权力也非常容易越界,而一个人的才能和经验怎么来说都是有限的,权力本身却能使人产生膨胀感,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到处充满缺点的人,而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直到方方面面都要“最高指示”一番,才能给他带来满足感,这就太可怕了。所以孔子对无论知识和行动至少要诚实的教诲,见诸《论语》的不在少数。如告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怕的就是强不知以为知、外行领导内行以及不负责任的瞎指挥,都是容易导致权力滥用的原因。当然,“己所不欲”,“施于人”固然不好,己所欲,施于人同样不行,这点是需要说明的。我们说,自己愿意不愿意,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权力可不可以不加制约的强制执行,自己不愿意的事强迫别人一定去做到很可怕,自己愿意的事强迫别人也一定去做到同样很可怕。但如果你想“施于人”,别人有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的权利,那却是可以的。也可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推己及人的恕道,更重要的不是在于下恕上,而在于上恕下;不在民众恕政府,而是政府恕民众。《礼记·大学》云:“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先,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说的都是不要去做什么,但贵在能约束为政者的权力之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人不舒服”的权力观该消停了
此文仅240字,却把道理讲得如此透彻!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根源
周口政府为何将平坟进行到底?
付小为:批评权的主体不应颠倒
0192徐大勇 伟人与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