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应昇故居追忆

李应昇故居追忆
赵雪芬

       我生长在东林志士李应昇的故乡~一北漍赤岸。小时候,一方面听着大人们讲述他为国为民,忠贞不屈的故事;另一方面在他故居的遗址上寻觅,那雄伟壮观的石狮子大墙门,古色古香的小花厅,清澈见底的石河,波光粼粼的荷花池,现今想来,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石狮子大墙门是李氏故居的大门,虽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但那时仍巍然屹立在赤岸西街。据载,明万历年问,23岁的他才思超群,考中了进士,被朝廷命为江西南康司理,后封为朝廷御史。当时李母已经年迈,想儿心切,要去京城看望儿子。他得知以后,一方面担忧母亲年老体弱,经不起路途颠簸;另一方面朝廷魏忠贤结党营私,残害忠良,不忍让老母看到京城里的一片黑暗,于是出于一片孝心,仿照道台衙门的式样营造这墙门,以此慰藉母心。     

       墙门宽30来米,高10米有余,门面朝南。由下而上都用青石条铺成石阶,逐级而上,共有八级。石阶上排列着姿态各异、微妙微肖、左右对称的八只石狮,幼时的我常与同伴结伙来到大墙门,纷纷争相爬上石狮,有的骑在狮背,有的伏着狮身,有的抱住狮颈,有的抚摸狮头,由于天长日久,代代相传,所有的狮身上都被摸得光秃秃、滑溜溜。墙门石阶上方是用大方砖铺成的平台,平台中间是五、六米宽的大门,那时大门已没有,但用整棵大木头做成的随胸高(约 1米高)的木门槛横跨着,由于几百年来受人踩踏,门槛中间已深深凹陷,尽管这样,我们小孩仍跨不过去,进出必须俯下身去爬,墙门的屋顶高数十米,雕梁画栋,重檐翘角,直指青天。檐下放满了一米多高长短不一的李氏列祖列宗的长生牌位。

      石狮子大门往里走是李氏大厅,由于李氏历代是国家的统兵大员,屡建战功,皇上恩赐的“金虎符”悬挂在大堂上。厅屋共有九厣,可惜已被战火焚毁,只留下断墙残壁。唯有大厅西侧的小花厅还坚固地耸立着,小花厅室外是用石条铺成的场地,室内是用边长一尺有余的大方砖铺的砖地,盘古石托着粗圆的大柱子,落地长窗,大方椽子,大有千古不朽之势。据说这里是李应异当年读书的地方。

        大墙门的南边是石河。河的四周都用青石条驳成石驳岸,向阳一面造有元宝码头。河水清冽,岸上的石狮和蓝天白云倒映在水间。相传石河上原有三座石拱桥,桥上排列着各种姿态的小石狮,这也因战乱而毁。

石河南岸当年是广场,广场上设有牌楼、戏台,还高高竖立着表示明代官位级别的十三根旗杆,方圆数里,昭昭可见。文官路过需下轿,武官路过要下马。幼时的我除了见到用圆形的大青石凿成的旗杆石外,其余都变成了绿茵茵的庄稼地,原牌楼处称为“牌楼丘”、原戏台处称为“戏台丘“。这些丘名一直延续至今。

        东侧有荷花池,平时绿水盈盈,碧波荡漾,一到盛夏便是绿叶满池,花香扑鼻。

       在通往北漍的大河上,建有一座石拱桥,名为李公桥,东桥堍有造型别致的供人休息的方亭,亭内有石碑,碑文的大意是李氏为了方便地方百她而建此桥,日后桥塌修桥的经费一直由李氏承担。

    李应昇故居有着我童乍的脚印,我常常向往着再睹她昔日的雄姿。这次回老家,抽时间专程去寻觅,遗憾的是这将永远成为我的记忆了。当地老人告诉我,“石狮子墙门早已拆除,石狮子与石河岸上的青石条在大跃进的年代里已装出去烧了石灰“。我看到仅存的一只石狮沉没在已变成水沟般的石河里。、李氏大厅的遗址上已民房林立,李公桥也已在1958年拓宽张家港河道时拆除,改道北移,建了一座水泥桥,并改名为利公桥。唯有荷花池仍盛满一池清水,在阳光下跳跃着它的光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十七孔桥的狮子,有的有的
故宫最美断虹桥,「捂裆」狮子望柱坐
淇水关志异
石头上的瑞兽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青石狮子一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