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林老街:《2014’江阴老地方在哪儿?》之卌八
文林位于江阴的南部,素有“江阴的南大门”之称,它南滨崇村、古庄两白荡,与无锡张泾、八士、长安隔水相望;北镶祝塘、璜塘;东连河塘;西接马镇。根据江阴县志记载,文林古称“西舜城”,据《风上记》记载“舜曾居此”。汉代,这里改为西舜里。南朝天监年间(公元503年一519年)梁武帝萧衍曾来此寻访舜城故址。据江阴《宋志全境图》载,宋代时称“西舜乡”,当时管辖2个里,范围包括现陆桥、祝塘、文林、河塘一带。西舜乡包括门村、富贝、塘石堰等18个村坊。明代万历五年(1577)易名为“西顺乡”,清康熙三年(1664)以文林、河塘桥为主体,设文林镇,民国时分设文林、河湘、河塘等乡镇,解放初建文林镇,1951年后又分设文林、河湘、西旸、石堰4乡,1956年并成河湘乡,1957年改称文林乡,1958年成立文林人民公社。1984年4月改称文林乡,2001年6月与祝塘镇合并。
X




早在四千年多年前,舜在文林修筑了西舜城。舜是传说中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即公元前21-11世纪的部落联盟的贤明首领,姓姚,号有虞氏,名仲华,史称虞舜。相传舜在位39年,后南下巡狩,死于
苍梧郊外。民间流传,舜曾在江阴无锡交界处的斗山躬耕,斗山现还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当时舜在斗山躬耕时,在距斗山北山不到三公里的江阴文林西街富杯河,及其两支流西江和西庄浜的中间,修筑了一座西舜城。西舜城作南北向,长560米,宽400米,整个城墙三面环水,仅留一条出路,东城墙在西江西岸一带,西城墙在西庄浜东岸,北城墙沿富贝杯河南岸,南城墙在川桥头向东。西舜城城墙依水而造,下面布满木桩,上用分段版筑法夯筑而成,一般宽3米左右。城墙基础呈倒梯形,口大于底,槽内填土并逐层夯实。川桥头东北一带古城墙的基础是用青石垒砌,据说现在一到枯水季节,富贝河里西舜城古老的青石墙脚依稀可辨。西舜城城墙体现了江南水乡古城堡的特色,这也作为外围河道护城作用。又传在五代十国时,梁武帝萧衍曾来此寻访舜城故址。古时这一带有梁堰松楸、西墩樵唱、斗峰飞翠、申浦来潮、东里书声、范庄烟树、黄墅晴霞、舜城旌表等“舜城八景”之说。1976年,文林村社员曾在西舜城遗址上发现了石箭头,并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圆锥形石杵、石钟等。事实上我两次探访文林,为了看一看西舜城的遗址,2014年12月份当我第二次来到文林时,一位潘姓老人跟我聊起了西舜城遗址,他给我指点出了西舜城的大概位置:从老派出所至老文林中学区域;他跟我讲述了1958年干河时在派出所消防大楼旁的西舜城青石条西舜城;他跟我提起了建造西舜城原因的传说:帝王舜为了防止日本倭寇侵略而筑城,但后来由于有了杨舍作为第一防线,西舜城作为第二防线最终只打好了地基而没有筑墙,剩下的石料等运到杨舍去了。






南宋靖康二年(1127),包钦曾孙携眷避乱定居于富杯河畔之后,徐、黄、朱、孙等族也陆续定居于此,形成村镇。西舜城东面,有一个仅数十户人家的村坊,与西舜城城址一河之隔,看上去就像是舜城的门户,所以称为“门村”。门村又叫问村、文村、富杯村,后来改称为文林。
“文林”的命名,相传与南宋时的门村人包天麟有关。包天麟,字仁甫,本是门村的一名穷书生,他是包拯的七世孙。他发奋攻读,咸淳四年(1268)“中举博学宏词(翰林官),曾注《诗》、《书》、《易》、《春秋》,手不释卷”。包天麟做官以后,为家乡捐书,兴办学堂,门村学风大盛,元代延祐年间包天麟两子包植、包橒双双高中进士,一门三仕,名扬四方,同时还有其他数十人考上了秀才、举人。据传此事轰动了朝廷,皇帝宋杜宗派官员微服私访到门村看个究竟。官员一进村口,就听得学堂里书声琅琅读《论语》、《孟子》,富贝河里渔民们也捧着书本读《三字经》,村子里喝茶的老人读书《千家诗》,百姓家里纺织机旁放着《女儿经》,集镇街上店堂小二翻着书看得入迷。官员回京汇报了门村见闻,皇帝听了赞叹不已,就对包天麟讲,你家乡真是文人如林的文化之村,还奖掖了包天麟。后来,追封为“江浙儒学提举”的包天麟手书:“文人如林”、“文化之村”的题匾挂在门村社学堂门前,人们后来也把门村改名为为“文林”。古镇“文人如林”:除了包氏外,明代有通正参议大夫朱维吉,有号称东庄居士的杜御史,有江南十大才子之首的朱承爵等。文林在这块田园宝地上文风极盛,历来被人们誉为“江南历史文化古镇”。
旧时文林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到清代时形成的集市也不大。清代江阴志书记载:“文林,在县东五十五里,贸易集江村,小市也。绿野平畴间,茅墟鸡声,板桥流水,颇擅野趣。”文林老街主要沿西江浜东岸,即如今北街,长288.4米。文林老街南北走向,早在宋朝末年,在富杯河上构通有一座木桥:贺架桥。明清时代为福寿桥、福善桥,后在元代延祐二年(1315),重建木桥,上面配以朱红栏柱。明代正统十三年(1448),木桥修葺一新,并在桥南堍设了西江驿站和更棚,建成市集。潘姓老人说,他了解到了三次造桥,过去是几块木头拼出来的小木桥,民国时代改建成了有台阶的水泥桥开始称为文林大桥,1978年5月后又翻建成了水泥材质的单拱桥,这次我的到访之时,桥正在做新的改建工程。潘老给我解释贺架桥的由来:庆贺包家一门三进士而架桥之意。明代文林老街向南街发展,茶肆、酒店、药铺、南北货号。在老街南端西江浜西侧有座包氏祠堂,祠堂门前跨西江浜有座木桥,称为祠堂桥,因此本地居民把西江浜称为祠堂浜,包氏祠堂随着岁月流逝,后来相继改成文林小学、印刷厂,而印刷厂最终也被拆迁而消逝,随着祠堂浜南段填埋消失,祠堂桥小木桥,也被拆迁并北移建成中桥。文林老街上在潘老的眼里,还算非常热闹的,听说开设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的唐合兴糟坊曾为文林最早的企业。文林解放前老街仅2米宽,房屋破旧,有大小店铺10多个,1948年文林有大小座商92家。阴历三月初七初八为集场,街上人山人海,有赶集商贩,也有杂技把戏和东平庙戏楼演戏。寻访文林老街旧踪,如今只能从文林老街南街去寻找了,这里旧时作为民居之地,竟然有不少幸免拆迁实属不易,更值得我兴奋的是,我在一家旧宅门前还发现了一段侧铺青砖的老街道路!
1967年文林开始建设新街,北街至中桥向东折行即现富贝路。这条新街是水泥路面,全长262.8米,宽13米,是文林后来的商业繁华区,供销社,商业社、饭店、茶馆及银行、邮局、粮站、医院、药店、税务所等都集中在此。新南街中段折向南行,至人民路接界处,长187.8米,这里有人民大会堂。
旧时古镇文人如林,如今文林街镇为何这般萧条?我一直无法获得满意的答案。在1958年之前,文林境内没有一个中心集镇,除了如今文林集镇的门村有市集外,离如今文林镇区不远的西旸桥、河湘桥和塘石堰桥都有相当规模的市集。不过,1958年之后文林政府机构设在门村,门村成了文林的经济、政治中心,门村地名才渐渐淡出,让位于文林,并且文林集镇才真正发展起来。





































西旸桥位于文林集镇西2公里左右,直塘河、富杯河两主河交汇处,是明天顺二年(1458),江阴知县周斌建造。原名西洋,因在西洋白荡畔而得名,清初曾设西洋市。明代属金凤乡,从清代中后期属马镇九保。解放初成立西旸乡,1956年后并入文林。西旸桥水路交通特别发达,早就是锡北轮船公输公司中心站之一。西旸桥主街东西方向,对面门市,砖铺街道中间设有行独轮车的石条,全长289.3米。清代中叶起,陆续有外地商贾来此设店开业。光绪34年(1908),江阴富商沙挺嘉来西旸桥东街开设沙顺典当,请璜塘拳师谭根弟作保镖,同时建造东西南北四巷门和水龙宫。接着街上开设了鲍同兴槽坊,王元昌信通茧行、薛巨春药铺、王隆泰酱园、邓记竹器等,洪恒生茶食南货、谭龙泰茶食南货和新泰南货等店生意兴隆。孙芳庭兄弟从无锡北塘来此开设米行、典当和南货店。1941年,塘头桥王金芳前来开设柴行。四十年代有座商83户,那时米摊有10个,药铺有5家,茶馆有5家,豆腐店有5家。其他饮食、铁器、理发、银匠店、肉面店及修理行业齐全。外来的商贩、手艺人、游医以及专业捕捞的渔民在此落户。阴历三月初五、初六市集以早市为主,到了晚上还很热闹。当时附近各镇的百姓纷纷赶来,当时有句话很流行“张泾一条街3里长,勿及西旸桥闹猛。”由于行政区域的变更,西旸桥市场渐趋萧条。1984年新建了西旸大桥,作为马文公路,直通马镇。如今的西旸桥,早已成为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不过轻轻走进小村深处,却还能发现几道的古香旧迹来。












  河湘桥紧邻文林集镇的东侧,跨文林富杯河,该桥原名何相桥,是清康熙间建造的木桥,民国初改建为石桥,桥柱联句首为“河”“湘”二字,地因桥名,后沿用成现名。河湘桥,是以桥名命名的小市集,在没有桥之前是个小村落,村落一半在富贝河南岸,另一半在北岸,没有桥,来往靠摆渡。康熙年间,河北姓何的小伙爱上了河南的一个姑娘,姑娘造桥提出要让小伙子在河面上造桥后才答应婚事。于是,何姓小伙子用准备结婚的银子买了原木,请造桥工匠,打桩并铺上三根原木,取名为何相桥。民国初年,改木桥为石建平桥,东侧柱石上有阳刻桥联:河水回环坚如磐石,湘流映带名重富贝。河湘桥旁的村落也越来越热闹,慢慢形成了一个市集。市集虽小,但也有东街、南街、西街,其中东街为条石路,西街为侧砖铺设的路。河湘桥市集上茶馆饭店较多,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安利”戏馆,这里经常演出“滩簧”。1948年光是座商就有66户,摊贩4个。天益祥、同义兴、袁裕庆等南货号规模较大,并有银匠店、染坊和石灰行。1956年,文林乡政府还设在河湘桥,不过1958年后成立文林人民公社后,河湘桥开始衰败。这次我到河湘桥,看到的是一座现代新桥,不过在河北岸还可以隐约看到河湘桥老街的痕迹。富贝河北岸河湘桥西侧,矗立着几间老房子,当我打听之时,一位袁姓老人走到我的面前跟我唠叨起来。原来老人家的太公最初从摆地摊起家,直至开设“同义兴”商行,这留存的老房子就是当时的商铺,坐北朝南,处于上岸位置。老人家族是从斗山南侧搬迁过来,“同义兴”做的就是南北货批发生意,聘请有十几个伙计,方圆十里百姓都来此买东西,“同义兴”共有两艘船,一条船去无锡,同时会有另一条船从无锡开回来。同义兴非常有名,袁姓老人从家里的柜子里取出一个大纸包,然后打开一层一层的包裹纸张,接着陷入眼帘的就是几张刻印有“同义兴”等字的红纸,老人还说,同义兴曾有三块金字招牌,只可惜1960年后被其母亲劈柴烧火毁了。老人家当时是富裕的,其父母结婚时陪嫁有雕花大床,聘请的伙计最长在老人家待了60年之久,老街西侧还开了一家茧行,1949年时,卖了家中两亩地后买了块地皮砌起了两间平房。

















塘石堰桥,位于文林街镇西南3公里处,跨直塘河。据县志记载,塘石堰桥是天顺二年(1458)由里人龚敏、龚毓重建的。宋元时期,塘石堰已成村落,直塘河南北贯通。清初时,河西原是荒滩坑塘,农民围荡造田,筑起堤堰,但经常坍塌,清代中期便叠起了石堰驳岸,从此这个村子就叫塘石堰。该村落原不大,有20多户,但自从架了石堰桥后,连通了直塘河东西两岸,渐成小集市。塘石堰在清末至民国前期,不少商贾陆续来此设铺开业,京、南北杂货店、药铺、酒坊、茶馆、网店、肉面店、木匠店、铁匠店都有,这里的集市到达鼎盛繁荣时期。光绪年间,外国传教士在河东南面建造了天主教堂,店铺有南北杂货店、铁匠店、木匠店、茶馆、酒坊、邮政代办所,还有茧行。1956年并入文林,1983年塘石堰老桥翻建后衰败。老塘石堰桥上架的是巨型花岗岩石,六米多长,每块超逾万斤。茂墅老桥(原名文林桥)跨度大,石拱结构,工程浩大,仅仅吃早餐的黄豆就用了三栈条。






文林水路繁多,所以古桥众多。除了上述几个由此而成集市的古桥外,我们不得不提另一座著名的古桥:承先桥。承先桥,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位于无锡与江阴交界的崇村白荡最窄口处。相传很久以前,崇村白荡原为陆地崇村所在,由于地震引起地表下陷,一夜之间覆为汪洋,而后就称为崇村白荡湖。过去当地农民罱河泥时还发现水下有瓦片、碎砖、基石、走道等先民居住的建筑物遗迹,故承先桥又名崇村桥。该桥为石拱结构,桥孔成圆环形,桥墩落座在万年桩上,正桥长18米,引桥长16米,宽3.8米,圆弧拱净跨6.5米,桥南北各有28个石阶。全桥由青石条石建造,具有明朝桥梁风格。桥顶平台正中镶嵌一块1.2平方米的青石,上面刻着“双龙戏珠”图案,与桥底面的“双龙戏珠”图案上下对应。桥栏用青石凿成靠背式的座椅。桥顶东西两侧都有“承先桥”三字,其左右饰以花纹,外侧伸出两个石雕螭首。桥孔偏顶上隽有《建桥碑文》:“崇村古渡一方,尾闾行人利涉,先大人六息公曾夜卧舟中,呼元名曰,必建石桥梁。时万历巳卯三月也,迄今四十有二载,始践先言,桥名承先,志不忘也。顺治丙申仲冬日建,里人徐调元识。”在建桥前的42年,在白荡最窄处南北乡民通行靠崇村古渡,但毕竟风浪很大,渡船颠簸摇晃十分危险,摇船摆渡人徐松茂(号六息公)决心造桥方便百姓通行,但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其子举人徐调元为了继承父亲遗志,慷慨解囊,捐资建造石桥代替古渡,并命名为“承先桥”。由于这里水流湍急,船过桥洞,往往勿碰船头定碰梢,承先桥又叫“哑子桥”,说是船过桥时不能讲话,否则会出事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江阴利港老街
金佰安‖赶集的乐趣
上海嘉定安亭老街(三)
太平呈“像”----走遍苏州之35
【风情】《故乡的路》《小街剅河》《仙桃地名》《高铁站仙桃第一村 雷场》《一座老桥 一个城镇的印记》
渔村--青泥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