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严飞 : 你身上存在着必须失败的理由

那位“出身比你好,比你聪明,真的还比你努力”的金刻羽来学校做了一场解析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讲座。她的演讲台风、气场,对于问题的敏锐捕捉以及临场应变的反应,确实有成长成为知名教授的巨大潜能,在学术领域的未来发展不可限量,不得不让人感到佩服。

【一】

但是因为她父亲,极有可能出任亚投行首任行长的关系,金刻羽在网络上被各种舆论和声音攻击,她的成功被指责为得益于家庭背景和出身——正是因为金出身于精英家庭,有着远远高于普通人的人脉资源和政治背景,才可以去知名投行实习,上哈佛,去LSE当教授,乃至获得今天的荣誉和掌声。说到底,这并不是一个灰姑娘变成王妃的童话励志故事,而是金钱和权力缠绕在一起的产物。

诚然,金的家庭背景确实给了她更为宽广的视野和一个更大的平台,但出身是一个固化的要素,并不能绝对性地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发展可以达到何种高度。当成功和优厚的生活变成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时,更多的人会选择简单和轻松的路径,极少有人愿意去付出辛苦,去走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这就给自我的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阶级差异都永恒存在,如果一味地去批判他人的出身,将家庭背景简单地僵化为用金钱和权力为成功铺路——那些成功者,都有着天然的光环效应;那些没有成功的,都是因为出身不好,没有一个好爸爸。

这种以先天劣势为失败开脱,对自身的发展毫不益处。沉湎于斥责他人、谴责社会的不公,不如自我反省,如何通过点滴的累积和学习,付出异常的勤奋和努力,发现自我的独特优势,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一套成功路径。

【二】

学术的道路是孤独而辛苦的。那些令人尊敬的教授,无论何种出身何种背景,都是把个人的勤奋作为学术工作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要素。

(亚投行临时秘书长金立群的女儿金刻羽,现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最年轻的宏观经济学教授。)

金在33岁的时候已经获得LSE经济系的终身教授,并且迄今为止已经在经济学最顶尖的美国经济学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简称AER)发表了2篇论文,其中一篇还是独立作者。在经济学领域,美国经济学评论是每一位学者向往发表学术研究的最顶级杂志,但发表难度极大,常常可望不可及。

根据该杂志的官方统计,论文投稿接受率常年徘徊在7%左右:2013年共有1714篇投稿,接受121篇,接受率7.06%;2012年共有1648篇投稿,接受130篇,接受率7.89%;2011年共有1645篇投稿,接受122篇,接受率7.4%。横向对比社会学和政治学最顶尖的两本杂志美国社会学评论和美国政治学评论,后两者的论文接受率都为8%左右。迄今为止,在研究中国问题的中国经济学家里面,可以在AER上发表论文的屈指可数,而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更是寥寥可数。当年复旦大学的宋铮,凭借一篇AER的独立作者论文GrowingLikeChina,实现了教职的三级跳,先是被香港中文大学聘任,再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聘任。

进入哈佛大学修读经济学,无疑给予了金一个极高的起点,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哈佛的金字招牌,后面就一帆风顺,不再需要个人的努力。金2009年从哈佛经济学系博士毕业,在该年度,该系共有29人进入就业市场,其中男生22人,女生7人。剔除选择公共政策、医疗政策、商业经济学为方向的,一共有16位前往不同大学的经济学系任教,担任助理教授(该统计数据点击参看)。

6年之后,这批同一年从哈佛经济学系博士班毕业的同班同学,事业轨迹差异极大(所有数据采集于教授们的个人简历。部分数据非2015年最新数据,收集中因研究领域的原因,剔除了一位芝加哥法学院教授)。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有3位教授6年后一篇学术论文都没有发表,有1位只发表了一篇;(2)绝大多数教授都发表了4-5篇论文,其中AER成为Chicago,Princeton,MIT这些顶级大学是否可以晋升终身教职的副教授的标准配置;(3)这其中最厉害的当属JohnFriedman——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职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现为布朗大学副教授,迄今已经发表了4篇AER,3篇QJ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经济学季刊,另一本经济学顶级期刊),让人叹为观止。从上表可以直观的看出,金在哈佛同一届博士生中,学术造诣是居于前列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分析,收集哈佛经济学2005年迄今所有的博士生毕业去向,再按照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计算每一位教授学术成果的平均影响因子,按高低排序,看看金在这样的排名中的位置)。

【三】

在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不是一拍脑袋瓜子就可以达成的,也不是有一个好爸爸就可以一路绿灯,其背后,除了一个创新的观点,还需要长期艰苦的数据收集、处理,和数轮的伏案修改。从开始一个新项目,到最后论文被发表,中间的周期可以达到5、6年之久。如果不是出于对于学术工作的热爱,对于探究学术问题的执着,很难有这样数年如一日的坚持。

我的好友X君,在政治学领域也是以勤奋工作而著称。X君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一路走过来,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博士还未毕业,已经在美国政治学评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他每天都最早到学校,最晚离开,当别人在路边喝着咖啡享受温暖的阳光时,当别人外出度假游玩的时候,当别人喝酒吃饭应酬的时候,他都在勤奋的工作。

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事例是,他和合作者在某一个数据库开放使用的短短的十天之内,就完成了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展现出了极高的执行力和学术能力,当然,还有每周上百小时的伏案工作记录。而更多的人,却只是在抱怨自己如何有拖延症,他们虽然也把数据库下载到了电脑里,却只是下载,却从未打开。

我们应该对于金刻羽这样真正的学者表示足够的尊重,他们今天的每一份成就,都离不开他们付出的勤奋与汗水。他们的工作虽然枯燥鲜有人喝彩,但对于我们今日的社会如何规范的运作、制度如何更有效的建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在揪住别人的出身问题轰炸批评的时候,是否自己也应该反思,你是否有比金刻羽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下班回家的地铁里,排队等吃饭的间隙里,长途的列车和飞机上,你是在用手机看电视剧,打手机游戏,刷淘宝,还是在看书学习思考问题?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被我们浪费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震撼回信! 邹恒甫教授回答中国中青年经济学者100问精选 (一)
和哈佛沃顿哥大终身教授做科研,宅家逆袭美国TOP30的机会来了!
AER创始编辑/贝茨克拉克奖得主: 如何撰写出色的经济学实证研究论文
一个致力于让你累成狗的学术圈,有什么好玩的?| 视角
雅诺什·科尔奈(János Kornai):尽管天各一方,但求精神共勉 | 当代经济学基金会
核心期刊SCI论文发表 | 什么是CSSCI期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