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努尔哈赤瞭望中原席卷辽东——沈辽之战(四)
userphoto

2023.08.15 重庆

关注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士气大挫。因明将领熊廷弼有胆且识兵,被明廷任命为经抚辽事。熊廷弼临危受命,召集流亡,布将练兵,在沈阳附近四处筑城,步步逼退后金活动空间,将明军数量增至十六万之多,明军气势逐渐转衰为盛。

面对明军的步步紧逼,后金不甘受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即天命五年,后金主动发兵,两万兵力进攻沈阳,后金四贝勒皇太极率镶黄、镶红、镶白、正白四旗与明军战于城东浑河之畔,贺世贤亲自率兵出城应战,八旗兵败退十五里。

后金另派四万兵力围攻沈阳附近的奉集堡,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率正黄、正红、正蓝、镶蓝四旗与明军战于城北,经过熊廷弼整顿后的明军奉法惟谨,拼死阻击,两万八旗兵被杀二百,败走沈阳。

据《筹辽硕画》记载,后金几次进攻沈阳均未果,正在想方设法攻破沈阳而左右为难之时,素来与熊廷弼不和的明朝辽东巡抚王化贞上奏弹劾熊廷弼,熊廷弼卷入党争。天启元年(1621年),熊廷弼坐罪入狱,被处死。

明朝廷任命袁应泰为辽东经略,袁应泰为人忠孝有余,军事经验不足,不顾劝阻二次收编录用反将、叛卒。一改熊廷弼严肃执法的军队纪律,反而以宽厚矫正的原则治军领兵,导致纪律松弛,军心涣散。辽东战事形态再次转向危急。

辽东战事不断,以熊廷弼为主导的辽务军队攻防小有起色之时罢免熊廷弼,明朝廷此举可谓是自毁长城,自掘坟墓。

同年,努尔哈赤统四万后金军,兵分八路,再次进攻奉集堡。先用计将贺世贤骗出沈阳城。根据《山中闻见录》记载:“世贤勇而轻,嗜酒。出城逆击,期尽敌而反。后金兵佯败,世贤乘锐进。倏精骑四合,世贤战且却,抵西门,身被十四矢。”贺世贤因轻敌而被后金军成功诱骗,以为后金军败,最终身中十四箭而死。

时任沈阳副总兵的尤世功听闻贺世贤被困,挥鞭疾驰,欲图突围,战死。此时,明朝叛将打开沈阳城门,后金军进入沈阳城。

攻占沈阳之后,三月,后金军继续向西进发,准备攻打明辽东另一重镇辽阳。当时驻守在辽阳的是袁应泰,明军兵力不足两万五千。后金军渡过辽阳城东面的太子河后,并未进攻辽阳,而是转向城西南方向的千山山海关。袁应泰怕后金军攻破千山,危及中原,便立刻集结驻守太子河的五万军队,想要在后金军到达城西之前率先到达千山以阻拦后金军,又派另一支军队紧随后金军其后,前后夹击。

努尔哈赤得知消息,随即派遣红旗军追击尾随后方的明军,另外七旗军围攻辽阳城东、西两面。明、后金两军在城西门交战。袁应泰亲自率军至城东,但后金军数量众多,双方激战一夜,不敌后金军,最终败下阵来。后金军从西门进入辽阳城,至此,后金用了十天便攻下了明辽东两座重镇——沈阳、辽阳。

辽阳市明朝辽东首府,沈阳和辽阳的失守,意味着明朝在辽东地区的统治结束,也标志着努尔哈赤在辽东地区统治的建立。

天启元年(1621年),即天命六年,后金迁都辽阳。天启五年(1625年),即天命十年,后金迁都沈阳。沈辽大捷之后,后金又克广宁(今辽宁北)几十座城,后金欲进军山海关。当辽西重镇广宁失守的消息传到明廷,明廷大为震惊,派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前往镇守山海关。

袁崇焕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 袁崇焕和副总兵孙承宗按照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的原则修建城堡,建立山海关屏障。同年十月,明廷任魏忠贤党羽高第为副总兵,取代了孙承宗。高第与袁崇焕的意见不和,撤销多地已部署好的军事装备,提出放弃宁远、前屯两城的意见,让驻守在城外的士兵转移至关内,只给袁崇焕留下少数军队。

据《明季北略》记载,袁崇焕已在宁远城外共设置红夷大炮十一门,让训练过的炮手使用红夷大炮。但由于高第撤城撤兵,城外的西洋大炮屏障也只能一同撤回城内。天启六年(1626年),即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亲率六万八旗军从沈阳出发,西渡辽河,直逼宁远。此时的宁远城守军不足两万,腹背受敌,行实危急。高第拥兵自重,驻守山海关,不顾袁崇焕安危。

袁崇焕以血书发誓,与宁远共存亡。随即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将十一门大炮围城部署,让全城百姓入城,焚烧城外房舍,让后金军露宿严寒野外。指挥明军民向城外泼水为冰,给后金军登上城墙设置障碍。虽然没有明朝军队援助,但一系列的举措在当时也是稳定了军心和民心。

后金军在城北安营扎寨,袁崇焕命人向城北的后金军营寨开炮,后金军死伤惨重,只能将军营向后撤移。次日,努尔哈赤下令攻城,袁崇焕命人再发西洋大炮,再次大伤后金军。参将祖大寿誓死守护宁远城池,向后金军发射火铳,城墙上巨石翻滚而下,爬钩梯的后金士兵砸死摔死不在少数。在城角门处的后金军用楯车作掩护,眼看快将城门撞开,宁远城门失守危在旦夕。

袁崇焕率军民混合柴、油、火药,制成油火炸药扔下城楼,城楼之下的后金战车焚烧尽毁。后金军攻城不破,收兵返回沈阳。在此之后,努尔哈赤又多次率领后金军继续围城宁远,依旧攻城不破,军队死伤严重。

努尔哈赤转攻觉华岛(今辽宁省兴城市东南),同样兵败返回沈阳。有记载说努尔哈赤是在战争中被炮火打伤,在返回路途中,距离沈阳四十里的地方身亡。《清史稿》记载,天明十一年七月“上不愈,至八月丙午,乘舟回。庚戌,至爱鸡堡,上崩。”说努尔哈赤是病死的。还有的说法说,努尔哈赤为治疗毒疽,在清河温泉泡汤之后感染致死。无论如何,一代枭雄努尔哈赤的宏图大业尚未完成,终止在他人生的六十七岁。

纵观努尔哈赤的一生,从二十五岁起兵至最后的宁远之战,四十二年时光驰骋在马背之上,可谓是真正的戎马一生。这一时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后金不断地丰富着兵坛经验,为后期维稳统治权力和军政打下坚实的基础。

后世对努尔哈赤的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努尔哈赤征战的一生,所到之处均是抢掠、杀戮和破坏。国民经济没有得到发展、百姓生活没有得到改善,到处横尸遍野、残垣断壁。

战争无疑是残酷的,但战争也不是无端而起的。明朝末年,朝廷内有党争,外有辽东、蒙古问题,统治者昏庸无度,纵容宦官当道,不能任用贤能,让整个明朝廷病入膏肓。一个朝代的衰败必然伴随着另一个朝代的兴起,这是自然法则,然而,朝代的更迭必然要经历一段阵痛。

努尔哈赤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也许我们能从与之近身作战的明朝将领眼中窥见一斑。熊廷弼在评估努尔哈赤时这样说:“奴酋能强能弱,诡谲而难驭也。”,袁崇焕在评价努尔哈赤的用兵策略时说:“奴夙知兵,今又屡战屡胜,熟于用兵。”,徐光启说:“厉志四十年,尊礼谋士,厚养健卒,博咨密议,简练训齐,其制器选士,政教服习,不合于法者鲜矣。”

从明朝汉人军官对努尔哈赤的评价不难看出,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是被广泛认可的,所以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努尔哈赤是成功的。况且在明朝时期,蒙古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努尔哈赤对蒙古采取联姻、赈济、结盟、编旗的安抚政策,使蒙古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无论后世对他的评价众说纷纭,但历史赋予他的种种身份却是不可否认,他是来自边远山区的少年,他是明军部队中屡建功勋的俘虏,他是想不通“我祖无罪何故杀之”的建州左卫,他是明朝汉人嘴里的劲敌奴酋,他是让后世子孙皇帝“每观实录便流涕动心”的宗祖,他是满洲帝国的缔造者,他更是大清帝国的开创者和奠基者——努尔哈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最有实力消灭清军的三位名将,2个被奸人所害,一人自缢而死!
铁马冰河W:女真枭雄努尔哈赤为何惧怕书生袁崇焕?
大清那些事儿(十五)
宁远战役: 努尔哈赤的最后一战
明亡清兴六十年11辽阳陷落
最后的征战,努尔哈赤之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