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名人小故事之一百三十二:荆轲
userphoto

2017.10.28 重庆

关注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当拿到樊於期的人头之后,太子丹又为他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

 

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找到十二岁就杀过人的秦武阳,因为以前杀过人而且让他人惧怕.所以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

 

拜祭了祖先,准备上路了.高渐离为大家击筑(古代一种乐器),荆轲附和着,音调是'变徵',众人都低头哭泣,荆轲又走上前去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音调变成了慷慨的''.众人的眼睛都睁地老大,头发都竖起来到了帽子.在这时荆轲就上车离开,一直没有回头。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嬴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立刻穿上上朝的衣服,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武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嬴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怎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武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嬴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武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此时的秦王嬴政不知道,这句毫无目的、不知所云的话,居然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还救了自己一命。

 

冥冥中自有天注定,这,就是秦王嬴政的命。

 

听到秦王这么说,荆轲无奈,只能放下自己手中的头颅,接过秦舞阳的督亢地图,然后步伐稳重地走向宝座,开始了与秦王零距离的接触。

 

此时的秦王嬴政异常地兴奋,根本没有注意到荆轲的表情,只是专注地看着地图,听着荆轲精粹的讲解。

 

这幅地图是一个卷轴,荆轲一点一点地展开着,当地图完全展开的时候,藏在卷轴末尾的那把匕首,就突然露了出来。

 

在“图穷匕见”的那一刻,荆轲首先发难,但见他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而右手去抓那把匕首。而此时的秦王,他的反应也够快,被抓住袖子后,秦王嬴政本能地拼命挣扎,由于用力太猛,或者是衣服布料太精细,嬴政的衣服居然从肩部撕扯开来。而借助这个机会,秦王嬴政立刻挣脱了荆轲的魔爪。

 

荆轲一看秦王跑了,这不行呀,就立刻从后面开始追。前面一个秦王跑,后面一个刺客追,无比威严的咸阳殿,立刻变成了体育场,开始上演一场秦王与刺客的百米竞赛。

 

这种场面,是秦朝大臣从来没有遇见,或者是不敢遇见的。慌乱之中,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由于秦朝律法森严,殿上大臣不得携带兵器,而殿下武士没有命令,更不许持兵器上殿。这些大臣没有办法,只能屏住呼吸,继续目睹这场百米竞赛的最新进展。

 

大臣没有武器,可是秦王有呀。惊恐之中的秦王,本能地想拔出自己的佩剑,但是这把宝剑太长了。这把超过一米六的宝剑,平时拔出来都费劲儿。所以,慌乱之中的秦王嬴政怎么也拔不出这把宝剑。

 

为了掩护秦王,这些大臣只能赤手空拳地去抵挡荆轲,没有武器的他们,自然不是荆轲的对手。就在这危难之际,负责替秦王看病的御医夏无且解下自己身上的工具包(药囊),冲着荆轲就扔了过去。

 

正在专心致志追赶秦王的荆轲,突然发现有东西向自己飞来,他立刻凭借自己的本能,躲开了这个不明飞行物。虽然这个药囊没有打中荆轲,但就是这么一下,给秦王嬴政争取来了几秒钟的宝贵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这些大臣终于看出了问题的关键,他们齐声大喊道:“王负剑,王负剑。”他们这么一齐声呐喊,太像摇旗助威的拉拉队了。这倒好,运动员有了,拉拉队也有了,堂堂的大秦咸阳宝殿,彻底改“鸟巢”了。

 

所谓“王负剑”,就是让秦王嬴政把宝剑推到背后去。这样一来,剑鞘朝上,剑柄朝下,就有足够的空间抽剑了,再加上宝剑的重力和地球的吸引力,这把宝剑想不掉下来都难。

 

“王负剑”后,秦王嬴政就能顺利地拔出宝剑了。

 

秦王嬴政一拿出宝剑,形势就彻底逆转了。秦王的这口宝剑,名为“辘轳大宝剑”,它原是大将白起的佩剑,白起死后,它就被秦氏一族所把持,成为了历代秦王的佩剑。

 

当然了,这把剑绝对配得上帝王,此剑削铁如泥,锋利无比,同时也价格惊人,足以卖“万金”。这次事件后,为了纪念它护驾有功,后世的史官称此剑为“乾坤宇宙锋”。

 

这把“乾坤宇宙锋”的威力,不是荆轲小作坊的“徐夫人匕首”抵挡得了的。几个回合后,秦王嬴政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断了一条腿的荆轲只能瘫倒在了地上。无力反击的他,只有选择孤注一掷,荆轲奋力地将匕首投向秦王,但是由于距离太远,秦王很容易就躲开了,匕首只是击中了秦王后面的柱子。此时的秦王怕荆轲还有什么秘密武器,就立刻冲了上去,玩儿命地连刺荆轲八剑,这才住手。

 

此时的荆轲浑身是血,再无力气。他只能倚靠在身边的柱子上,叉开双腿(根据古代衣服的形式,这种姿势代表着走光),用这种最侮辱人的方式,对秦王大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你小子今天能活命,是因为我想抓活的,逼你立个盟约,以回报燕国太子……”

 

荆轲还没有骂完,那些缓过神来的殿前武士立刻一拥而上,杀死了已经身负重伤的荆轲,还有那个在下面只会哆嗦的秦舞阳。

 

公元前227年,中国第一个“恐怖分子”荆轲,命丧于秦国咸阳殿,享年不详。

 

这场历史上轰轰烈烈的“荆轲刺秦”,最后以荆轲的惨死、秦王的侥幸逃生而告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勇、脉勇、骨勇、神勇
秦始皇传:“荆轲刺秦王”幕后真相
华夏风云五千年之秦国灭六国7
荆轲刺秦王杀技不精却赚足名声
荆轲带着猪队友刺杀嬴政,如果得手天下会改变吗?
骑虎难下成英雄:荆轲刺秦王是被迫无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