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夏简史(五)梁亡晋兴
屹立在中华大地上三百年的大唐帝国终于倒下了,推倒他的不是两进长安的黄巢,也不是立马河东的李克用,而是那个曾经在黄巢手下谋过差事的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无赖——朱温。
  不过这时的朱温已经不叫“朱温”了,他的名字是他反了黄巢时皇上赐的,叫“朱全忠”,意思就是希望他就是对大唐忠心耿耿。事实证明,这个名字算是起对了,朱全忠真的是对大唐“忠心耿耿“啊。就是这位“大忠臣”亲自不远万里跑到凤翔把唐昭宗从李茂贞的手里“救”到了洛阳;也是这位“大忠臣”亲手杀了他怎么看也不能复兴盛唐的李晔;更是这位“大忠臣”一番“以江山社稷为重”的慷慨陈词感动的唐哀宗李祚求着他坐上了自己的位置,而自己却跑去做了个什么“山阴公”;同样也是这位“大忠臣”含着眼泪又给自己改了个“朱晃”的名字,顺便把公元907年由天佑四年变成了开元元年。至此,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春秋战国”时代正式拉开了序幕,其后的五十四年里,中原大地上上演了一出出“走马灯”式的称帝大戏。
  皇上由姓李的变成了姓朱的,都城也跟着从陕西跑到了河南,可是对于夏州拓跋氏来说,这些都跟他们没有什么的关系。因为他们已经早早地站在了老朱同志的队伍里了。“江山轮流做,如今到朱家”,那是人家有本事,我们看着绝对不眼红。但是,你别打我夏州的注意,要不然“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早就眼巴巴盯着朱温的李思谏在朱温称帝的第一时间里就行动了起来,赶紧写了一份表章屁颠屁颠跑到汴梁来给新皇帝见礼了。
  朱温一看李思谏行动如此迅速,心里是非常的欣慰啊,算你李思谏有良心,也不枉我当初从李茂贞手里救你一命啊。其实我们看这笔生意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有好处,那绝对是“双赢”。一方面,对于李思谏来说,臣服后梁,那可就好处多多啦。这时候的李思谏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凤翔的李茂贞天天就等着自己这块肉掉进他嘴里去呢。上回要不是朱温出兵,也许现在夏州早就是早就补了他李茂贞丢的山南诸州的缺儿了。所以李思谏是打定主意要跟着朱温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啊。反正跟了朱温,夏州还是以前的夏州,爱谁当皇帝谁当皇帝去,天下打得稀巴烂跟我们没有啥关系,总比让李茂贞一口吃掉的好。而朱温这边呢,他老朱虽说是称帝了,可是他也就是在黄河边上折腾折腾,以前那些爷们他是一个也管不了。不说别的,就是那个和他斗了一辈子最后被活活气死的李克用的宝贝儿子李存勖,这时就在山西天天盯着他丫的呢。这个时候,突然“天上掉下个李思谏”来,朱温能不高兴吗?看来我大梁还是一番“四海归心”的美好景象嘛。朱温心里也清楚,夏州臣服最多是有点象征意义,夏州还是那个他管不着的“自治区”,可是不管怎么说“聊胜于无”啊,就算他夏州再熊,他也能挡上李茂贞一阵子对吧。两个人是各有各的心思,一看谁都不吃亏,当下一拍即合。李思谏得了个“检校太尉、兼侍中”的差事,但是这都是虚的,真正看在他眼里的是前面那个官职——“定难军节度使”。
  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十一月,为了夏州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的李思谏,终于带着他对夏州人民无限的眷恋离开了这个他深爱的世界。纵观李思谏一生,他所有的功劳都在于一个“守”字。如果说李思恭创立了夏州的一片天的话,那李思谏就是撑住了这片天的人了。俗话说“守业更比创业难”就算李思谏一生之中没有其他的作为,就凭他终于在诸方藩镇之中选择了朱温,保住了夏州的“独立”这一点,李思谏就不愧对当年李思恭把夏州交到他的手里。
  李思谏死后,立下遗嘱,要把夏州之主的位子还给李思恭的孙子李彝昌。在这件事上,李思谏可比后来的赵家老二强多了。夏州的天下是哥哥拼了命打下来的,可惜哥哥死的时候子亡孙幼,所以自己才坐在这个位子上替哥哥大点江山,现在也是把位子还给侄孙子的时候啦。
  就这样,李彝昌坐上了定难军节度使的位子。这时候,一场内乱爆发了。两个老李手下有个叫高宗益的爷们,当年也是跟着老李“刀里来,火里去”过的主儿。如今一看一个黄毛小子坐在自己上面吆五喝六的,高宗益怎么琢磨怎么不是滋味。他咬着牙压着火,好不容易忍了三个月,再也忍不住了,趁着半夜偷偷跑到李彝昌的被窝了,就把我们屁股还没坐热的小李给了结了性命。
  可是老高他虽然姓高,可他实在是不怎么高明,他也太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了。要说跟着老李走过南,闯过北的人物多了,怎么也不能让你个姓高的把这片基业给白白抢了去啊。夏州的天归根到底还是姓李的。这不,夏州人开始行动了。一个月后,高宗益那颗做着白日梦的脑袋就挂在了夏州的城门上。可是夏州也不能没有个主事的啊,夏州人民有开始寻找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终于在茫茫人海中,夏州人民找到了自己心中的最佳人选,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仁福。我们翻遍了所有的史书,也找不到李仁福和李彝昌有什么血缘关系的证据。估计夏州人也不知道他俩到底有啥关系,他们找到李仁福的原因只不过是因为李仁福的儿子都是“彝”字辈的,于是就想当然的以为他俩有什么关系。这样,李仁福正式走马上任了。朱温管不到夏州如何,只要拜在他的门下,照例封赏,一股脑又把封李思谏的官全给了李仁福。
  其实在那个乱世里,藩镇的部下反了主子自立为王的不再少数,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全国人民都习惯了。可唯独在夏州,这人民的主人就得姓“李”,要是有别姓人打这个位子的主意,夏州人民可不答应。由此可见,拓跋氏一族在夏州经营百年,这个功夫可是一点都没白费啊。
  李仁福看着夏州人民把他选上了主人的宝座上,自然是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为了夏州人民的利益服务了,所以他还是走上了两位老李一直奉行的“你自争天下,我做夏州王”的路线。他这么做朱温当然没有意见,反正也不指望什么,可是有个人却越看越觉得他别扭了。这个人就是那个在山西天天和朱温运气的沙陀人李存勖。
  其实说句老实话,五代的皇帝中除了后周柴荣之外,我最看重的还是这个李存勖,虽说他小子当了皇帝以后怎么看怎么不着调,但是在没当皇上以前,他小子还是很让我佩服的。
  这是闲话,暂且不表。就说现在吧。李存勖看着夏州跟朱温是越走越近,那是恨得天天牙疼,你夏州李家当初也就是在我们沙陀李家屁股后面捡小便宜的主儿,现在怎么着,看他姓朱的做了个什么后梁的皇上,你就天天去贴人家的热屁股啦,好吧,让你也看看我沙陀李家也不是吃素的。
  可李存勖又一琢磨,他夏州李家也不是被吓大的,所以呢,他就开始满世界的找帮手了。
  他去找了那个比他更惦记着夏州的李茂贞。李茂贞现在是天天看着夏州流口水,他老是惦记着把他那山南的缺儿给补回来。更主要的是,李茂贞现在手里真的缺地方了,因为刘知俊从朱温那跑过来了。
  刘知俊大家还有印象吧,就是那个当初带兵解了夏州之围的那位。解了夏州的围以后,朱温就把他放在那盯着李茂贞了。可是朱温当了皇帝以后,他就总觉得朱温对他是动了杀心,越想越怕,后来干脆就跑到李茂贞这边来了。可是李茂贞手底下是真的没有什么地方来养着这个刘知俊了,这时候,他想起那个他早就惦记着的夏州来了。
  要说沙陀李家和李茂贞两家那也是有“开天辟地仇,翻江倒海恨”的两家,李茂贞讨伐过李克用,可李茂贞两次兵围长安的时候,都是沙陀李家把他赶出了京城。可是现在两家却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朱温。更重要的是,李茂贞现在是迫切地想得到夏州啊。既然这样,那两家就有了合作的本钱了。
  二李联合起来了,他们决定要好好教训教训那个一心拍朱温马屁的李仁福。于是,在梁开平四年(910年)的十月,李存勖与李茂贞带着五万人马东西夹击,合围夏州。这时候,李仁福又用上了当年李思谏那一招——搬兵!       
  朱温在汴梁李存勖对着夏州下手了,他也不能看着不管啊。怎么说夏州名义上也算是他梁朝的地盘,被谁欺负也不能让你河东李家欺负了啊,要是那样我这个名义上的主子不不是等于输给该死的沙陀人了吗?这样,朱温一声令下,速遣夹马指挥使李遇、刘绾等兵分两路就抄了晋岐联军的后路。李仁福不分白天黑夜地死扛了联军两个多月,眼看就要趴下了,终于看到梁军的旗号出现在夏州的城门下了。   
  算起来这是朱温第二次出手来解了夏州的围了,李仁福那是感动的眼泪汪汪的啊,更加坚定了他紧密团结在老朱家领导集体周围的决心。而朱温通过这次一战,又再一次看清了夏州的重要性。于是在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朱温又给李仁福加官进爵了,授了检校太保同平章事,这下李仁福对朱温更是感激的无以复加了。
  我们说了朱温是个史上说的过来的超级大无赖,偏偏大无赖还生了一群小无赖。朱温在自己亲生的这堆小无赖了扒了半天,也没找出一个够给李存勖做盘菜的。在感慨自己的无赖基因出了问题的同时,为了保住自己好不容易创下的基业,朱温选择了一个丝毫没有他一点基因的人——朱友之。
  这下子可就捅了那帮小无赖的马蜂窝了,一群流氓全都跟朱温干上了。这个朱温没有什么别的嗜好,就是有点好色。要说像他这种人物,好色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我们朱温大哥却还有个和唐明皇一样的嗜好——对儿媳妇比较感兴趣。可也就因为这个毛病,才最后落得个被亲儿子宰了的杀身之祸。哎,自古“色字头上一把刀”,奉劝兄弟们大家都小心着点,一代枭雄居然死在这个字上,可悲啊。
  朱温一死不要紧,身后这些小无赖可就个个看着皇位直放光了。一下子打了个天昏地暗,最后稍微有点本事的老四杀了刚刚弑父的老三,一个叫朱友贞的小子坐上了皇帝宝座啦。朱友贞还算是个比较明白的人,自然明白要好好地拉拢夏州李家这样的“自治领主”,于是乎,夏州李家,党项拓跋氏有了自己的第一个王爵封号——陇西郡王,从此以后夏州李家终于光明正大地称了王爷。
  历来这个皇位之争就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而现在最高兴的人当然就是那个在山西天天对着老爹灵位发誓的李存勖。
   后梁龙德二年(922年),立马河东的李存勖终于向大梁的汴梁发起了进攻。这都说不清是两家的第几次交锋了,以前交手河东李家都是多多少少吃亏的那边的。可是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下该沙陀李家坐庄了。朱友贞别看“窝里反”有点本事,可是他那里是李存勖的对手啊。这是他又想起在前朝屡屡护驾勤王的夏州李家来了。
  要说夏州李家那是受过梁朝大恩的角色,此时,大梁恐怕都有亡国的危险了,按理说李仁福怎么也得出兵帮帮场子。可是,李仁福虽说觉得朱家对他还不错,可是夏州李家却是党项拓跋氏一百多年拼了性命打下来的,不是他朱温给的。手底下这点人马怎么能拿去给行将没落的梁朝做炮灰呢?想到这,李仁福还是觉得走李思恭和李思谏的“看戏”政策为好。可是要是不出面也不好,毕竟表面上他李家还是朱家的藩属啊!于是李仁福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你朱友贞不是征兵勤王吗,我给啊。李仁福叫人赶了500匹战马就向着皇上应付去了,可是兵夏州却是一个都没往汴梁迈一步。这时候夏州李家的天平已经倾向了河东李家,他们开始重新站队了。
  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勖终于得偿所望,攻入了汴梁城,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了。李朱两家的几十年仇恨最终还是以河东李家的胜利而告终。李存勖随后在洛阳登极称帝,年号同光,他以大唐的继承者自居,国号仍然叫唐,史称后唐。
  就李仁福的行为你说他是墙头草也好,说他是“服叛无常”也罢,但是从夏州李家的根本利益来讲,李仁福采取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这就是李思恭后期所体会出来的生存之道。
  夏州李家虽然跟着朱家混,但也不过是利用朱家给他当个挡箭牌。夏州李家地小兵微,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是依附于最强者,这有这样才能保证夏州的一方平安。唐朝灭亡以后,夏州李家更是打定了主意,不管你谁当皇帝,我都是皇帝的顺民,只要你别动我夏州。李存勖已进夏州,李仁福就知道到了改换门庭的时候了,马上派了李仁裕向李存勖表忠心去了。虽然李存勖和李仁福曾经有些过节,可那时候也是因为他追着拍朱温的马屁而已。再说了,河东军打下汴梁也是拼了老命,下了血本了,要是真的把李仁福逼急了没准还得崩了他李存勖一颗牙,那绝对不是他李存勖干的事。既然李仁福已经服软了,李存勖也就送了个顺水人情,封李仁福为朔方王,算是正式收下了夏州。
  又一次朝代的更替完成了,可夏州的天却没有因为中央政权的更换而塌了下来,夏州李家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还是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保住了夏州的一方平安。可是李存勖毕竟和朱温不一样,沙陀人和党项羌人毕竟还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世代恩怨,这也就注定了归附后唐以后,党项拓跋氏的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连载】西夏往事(18):都是虚名惹的祸
左右逢源求出路,李仁福与第一次夏州保卫战
唐纪八十--三十六英雄  
唐纪八十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下之上天复三年(癸亥、903)
唐朝最屈辱的战争:两个无赖抢夺江山,大唐皇帝沦为战利品
五代十国最无赖的政权 靠拦路抢劫为生 向各国称臣以讨取赏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