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西500年历史嬗变(三)

本文共2370字丨阅读全文需要2分钟


独立国家的诞生与政治发展


一、巴西疆域定型


1750年马德里条约的签订,表明西班牙承认在其统治葡萄牙期间(1580~1640)巴西人越过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规定界线占据的“西班牙美洲领土”,巴西疆域在当时已初具雏形。巴西对领土实际占领是因生产周期的更替致使生产地域改变而实现的。然而这主要局限在东北部及沿海一带。因此,“正是在沿海一带埋下了民族特性之根”(注:《请看》杂志,2000年1月5日刊。)。



而向西部内陆的延伸则受到地理条件的局限。两条与海岸平行走向的山脉成为葡萄牙殖民者深入内陆的屏障。一条是马尔山脉,另一条是曼蒂盖拉山脉。对内陆的占领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1650~1750年间兴起的武装远征队“班德拉斯”的参加者。他们是在巴西出生的白人,以圣保罗为基地深入内陆,掳掠印第安人和寻找贵金属。


一个世纪来,他们的足迹越过米纳斯吉拉斯、马托格罗索、戈亚斯,到达亚马孙河的中下游地区。在同一时期,葡萄牙殖民者从亚马孙河口的贝伦溯流而上,沿河建立了许多据点,以防该河流域落入他人之手。这一行为在历史上被称为“恩德拉达斯”。它与“班德拉斯”的区别在于,后者更具官方性质,其宗旨是占领土地。


但是,在南方,葡萄牙殖民者的领土扩展却遇到了西班牙人的顽强抵制。南里奥格兰德省是纳入巴西版图较晚的地区。它位于条约规定的界线以西。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者利用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的机会,积极向南方扩张。进入南里奥格兰德的是东北部的“腹地人”、牧民、圣保罗的远征队员以及从亚速尔群岛引进的移民。在17世纪和18世纪,葡西殖民者为争夺南里奥格兰德的斗争一直持续不断。直至1801年,才最终归入巴西版图。


为争夺拉普拉塔流域的控制权和确保南里奥格兰德的领土安全,巴西曾参与巴拉圭战争(1864~1870)和军事入侵乌拉圭,并与阿根廷对峙。但从19世纪末起,巴西人对领土的保卫和扩展,“不再求助于武力解决它在南美洲的领土争议。这个任务转由巴西外交来承担”(注:特雷济亚·德卡斯特罗:《巴西文明史》,第160页,里约热内卢 CAPEMI出版社,1982。)。


巴西所遵循的是国际法中的所谓“占领地保有”原则。巴西以外交手段先后同乌拉圭、巴拉圭、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以及法属圭亚那解决了边界问题。亚马孙河与拉普拉塔河的航行问题也以同样的方法得到解决。



二、国家意识的产生与独立国家的建立


随着巴西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巴西人的国家意识也在增强,最终导致巴西的政治独立。其初始表现为印第安人和黑人对葡萄牙统治者的反抗。他们或逃往内陆,或进行斗争。1560~1563年间在里约热内卢成立的塔莫约斯联邦,就是巴西历史上著名的印第安人武装反抗殖民者的斗争事例。此外,还有卡里里斯战争(1683~1713)和瓜拉尼堤卡战争(1754~1756)等。


与印第安人相比,黑人奴隶的反抗则更为激烈。在巴西历史上奴隶贸易非常活跃时期,遍布许多地区的“基隆博斯”就是黑奴反对葡萄牙奴隶制度的典型事例。“基隆博斯”是“筑有防御工事的黑奴居民点”。(注:《巴西百科全书》,第676页,圣保罗世界出版社,1988。)它们远离城镇,与世隔绝。其中名为帕尔马雷斯的“基隆博斯”,因它所占地域广阔和武装抵抗之持久而彪炳千古。


葡萄牙亲王佩德罗一世宣告巴西独立(1822年9月17日)。


此外,殖民地时期的巴西还多次发生土生白人起义。这些起义具有“反葡萄牙性质”。


1641~1720年间发生的这类起义行动多达10起,其地域分布较为广阔。这表明在巴西大地已普遍出现巴西人意识。被史学家认定最具反抗宗主国统治性质的起义是1684年发生在马拉尼昂的贝克曼起义,其矛头直指宗主国在当地开设的马拉尼昂公司。巴西人意识的增强植根于巴西殖民地经济实力的壮大。


随着巴西殖民地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思想影响的增强,巴西人独立建国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自18世纪末起,一个要求从葡萄牙分离出来的解放运动在巴西逐渐形成声势。这种巴西人意识不仅表现在知识分子和富有阶层中,比如“米纳斯密谋”,也表现在普通大众中,如“巴伊亚阴谋”。


1808年葡萄牙王室迁驻巴西后的13年中,葡萄牙统治者迫于形势而解除了殖民契约,实行了在客观上有利于巴西发展的政策,使巴西与葡萄牙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史称“巴西转向”。“在许多方面,巴西已不再是葡萄牙殖民地”,相反“葡萄牙成为巴西的殖民地”。(注:若埃尔萨·埃斯特尔·多明戈斯等:《巴西历史焦点》,第85~86页,圣保罗FTD出版社,1996。)


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圣保罗、 米纳斯吉拉斯和里约热内卢轴心地区,一些宣传解放与独立的报刊在1821~1822年间相继出现。其中著名的有:《巴西唤醒者》《尖辣椒》和《里约热内卢邮报》等。这种形势的存在与发展,使人不难理解巴西为什么会在1822年如此迅速地取得了政治独立。


巴西独立纪念碑


1822年9月7日巴西帝国建立以后,巴西仍保持着原葡属殖民地时期的疆域。这同西属美洲独立后的形势形成明显差别。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殖民地时期西属美洲与葡属美洲存在社会经济结构上的差别。西属殖民地地域广阔,由4个总督区分别治理。各地之间联系松散。


北部地区以矿业经济为主,与宗主国发生直接联系,但并未形成统一的社会;而南部的阿根廷地区,其经济活动以农牧业为主,但并未与北部矿区形成紧密的市场关系。葡属美洲的情况与此不同。殖民地时期巴西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单一产品周期性更替。不同产品的相继发展,致使经济中心地域转移,亦带动了人口流动。因此,葡属美洲各地之间的联系强于西属美洲。这一点尤为明显地表现在巴西沿海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上。这是巴西经过独立斗争之后而未四分五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简介】张宝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拉丁美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到底谁才是野蛮人?
看奥运了解巴西(6)巴西黑奴生活有多幸福?
争夺巴西:荷兰与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较量
拉丁美洲史——西、葡美洲殖民地的经济制度
部编版:九上历史第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
【人类经济万年史】113欧洲国家早期殖民经济(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