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4)苦难未必辉煌


一.冷暖人生

4.苦难未必辉煌

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利益问题和权力的继承问题,具体来说就是未来建州左卫指挥使和苏克萨浒部族长的继承问题。

鹿死谁手?花落谁家?长子努尔哈赤还是叶赫那拉的幼子?

虽说女真沿袭了游牧民族幼子守产的财产继承制,但叶赫那拉氏心中并没有底,没底就等于不确定,不确定就等于风险,而风险必须扼杀在摇篮里。

说女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的,请看看。

叶赫那拉氏祭出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理”就是为了努尔哈赤兄弟的发展,老大不小不能在家啃老啊;“情”就是夫妻夜话时的枕头风。就这样,努尔哈赤兄弟被迫离开了他们生活了十九年的家,还是在得到了并不宽裕的“成家立业启动基金”的情况下,因为叶赫那拉氏尽可能的劝说塔克世把大部分家产留了下来,没妈的孩子像根草,任人揉捏,半点不假。

本来兄弟几个得到的都不多,就够惨了,可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努尔哈赤,得到的是“少之又少”,悲惨中的悲惨,可怜中的可怜,公鸡中的战斗机。(予产独薄)。

努尔哈赤回头看了一眼家门,最后看了一眼这承载自己19年记忆的地方,说不清悲伤还是解脱,不留一丝眷恋大步流星朝着前方走去。

努尔哈赤不知道的是,有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他的背影,眼神中流露出强烈又复杂情感,有痛苦也有坚韧,有不忍也有期望。

除了塔克世,再无可能是他者。

努尔哈赤不知道,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从现在开始的生存问题。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仅靠这些家产,努尔哈赤过几天潇洒日子是没问题的,但要想长久的生活下去,这就是问题,严峻的问题。

放到现在,努尔哈赤的履历简直没有更差,学历暂无(还有可能是永无);没有各项证书(逮野鸡能手算不算);没有海归留洋身份;没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没有专业;没有精通三国以上语言,小语种优先。

试问这样的履历怎样找到工作?

忘记了,努尔哈赤先生有着一口流利的赫图阿拉本地女真语,可惜这种语言不是“天朝通用语”(汉语),而当时的小语种还无人问津。

这样看来,努尔哈赤是找不到工作的,所以他是生存不下去的。

对,但也不对。

天无绝人之路,努尔哈赤虽然没有履历,但不是我们现在整日游荡在街头,有手有脚有力气但只知道跪下乞讨而不知道自己去打短工的乞丐,不是丢一个钱包丢三年,不是小孩子得白血病乞讨七八年的“乞丐”。

有手有脚,怎么会饿死?

人,是不会被尿憋死的,努尔哈赤坚信这一点,我同样坚信。

所以努尔哈赤决定一个人一头扎进了暗无天日的原始森林,不过这不是什么真人秀,也不是《荒野求生》,而是最真实的生存。

在其他人看来,这个行为和自杀没区别,可能选择自杀还要比这个强一些,起码能留个全尸,起码不用受太大的苦。

在那样一个时代,天还是蓝的,草还是绿的,空气还是没有雾霾的,森林还是大片相连一望无际的,在森林里的野兽漫山遍野,“明月松间照,野兽山中走”,即使是罪大恶极的死囚千辛万苦越了狱宁可再被抓回去也不愿意躲到森林里去,在牢里好歹能保住条命,可这进了森林,就等于主动拿自己给野兽做午餐;正常人没事也不去森林里闲逛,有些因为工作性质必须去的,例如人参贩子,猎人,进去也得成群结队保证安全,而且随着深入危险性也会随之加大。

在后世看来,从成功学角度励志鸡汤角度来说,从清朝官方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伟大光明正确的选择,凸显了努尔哈赤的天赋异禀,凸显了努尔哈赤的勇武非凡;还有学者专家认为这正体现了努尔哈赤的与众不同,异于常人,这个十九岁的青年身上已经展现出了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果敢刚毅勇敢坚韧等宝贵品质,这样的精神锤炼了他的性格为他以后一统女真成为清朝开国君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简单来说,这是扯淡。

这不是最优选择,也不是中等的选择,甚至连一个下策都算不上,因为它根本算不上一个选择,换句话说它连下等的资格都没有。

比下等还下等,比愚蠢还愚蠢,这就是我对这一选择的看法。

但当我抱着“理解之同情,同情之理解”设身处地去思考去还原的时候,我理解了且无比理解。

促使努尔哈赤做出这一选择的决定性原因看似很丢脸:

恐惧。

没错,是恐惧。

因为隔壁老王。

不只是隔壁老王,还有隔壁老李老张老赵,隔壁老王的隔壁,老李老张老赵,老李的隔壁等等,三姑六婶一大帮人,这种人对于努尔哈赤而言是素未平生的,但他们对努尔哈赤确实关心的紧,以前是因为努尔哈赤是官二代,现在是因为努尔哈赤一无所有。

无论努尔哈赤怎么样,这似乎都与他们不相干,但“老王们”却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感到了幸福。

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看到自己的日子比别人好,自己吃肉别人喝汤,自己挣两千别人挣一千八,总归一句话:不管自己怎样,只要别人不如自己,自己就幸福。

曾近被羡慕的努尔哈赤从高处跌落到了低谷,这怎么能让大家伙不高兴呢?我们这个民族,向来是见不得别人的好,特别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如今有个以前比自己好的人落魄了,那还了得,就差奔走相庆了。

努尔哈赤走在赫图阿拉的街道上,无数双眼睛盯着他,眼神中有着嘲笑,讽刺,幸灾乐祸,如果非要找点还算好的东西,那就是怜悯,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丝,一闪而逝。

身强体壮的努尔哈赤,健步如飞的努尔哈赤,看到东北虎森林狼巍然不惧的努尔哈赤,居然害怕这些无法对他的肉体造成真实伤害的东西,他宁可去和狮子老虎搏斗,去和狼群搏杀,也不愿意继续留在这里去面对这些如利剑般直指心灵的眼神。

东野圭吾说世上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对于努尔哈赤在森林生活的这一段时期,史书并未过多记载,大概努尔哈赤凭借着他强健的体魄以及丰富的经验在森林中自力更生,饿了打点猎物,渴了喝点纯天然的矿泉水,自己找点果子做个“水果拼盘”,野兔野鸡吃腻了就去吃点烤鱼,看上去就和我们现代的野炊野营没什么区别,好不惬意。

在看似惬意的背后,努尔哈赤与猎物的惨烈搏杀,被禽兽撕扯过的伤口,一次次虎口脱险的侥幸,这都是我们看不到的。

这天底下从来没有只享福不受罪的道理。

努尔哈赤剥下猎物的皮毛,再加上在森林里挖掘到的药材和特产,来到抚顺去换取必须的生活物资,因为在这里有着无数南来北往的客商,扬州的丝绸布匹、江南的文玩字画、塞外的千里良驹,只要你想要的抚顺一概俱全,因为它是明朝允许和游牧民族交易的城市,是辽东地区最大的集市。

这是努尔哈赤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识世界的精彩,抚顺的一切都让他感到如此新鲜,使他充满兴趣,不过其中最让努尔哈赤感兴趣的是一座座坐落在街头巷尾的茶楼。

作为一个文化素质不怎么高的人,努尔哈赤不懂什么品茶,也不喜欢品茶,来茶楼不是为了喝茶而是为了听评书,其中最爱听的就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爱听,是因为努尔哈赤同志个人比较低的文化水平。

关于《三国》《水浒》有“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最常见的解释就少年读了血气方刚,老年读了老谋深算。而此刻二十岁的努尔哈赤酷爱听《三国》《水浒》是否对其性格以及以后的三观产生了影响,这我们难以考证。

但《三国》在以后后金(清)对明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个故事就是讲一个后金将领特别信任一个汉人,在嘱咐汉人一定保密的情况下,掏宝贝似的掏出一本《三国演义》。《三国》大概可以作为后金的军事理论及战术教程的入门读本。

抚顺是努尔哈赤人生的起点,也是努尔哈赤人生的里程碑。39年后也就是1618年即明万历四十六年,这一年在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称呼:

后金天命三年。

努尔哈赤再次回到抚顺,他不再是一个人,他的背后有着两万强悍的步骑,如黑云压城,辽事即以此为开端,明亡清兴的大幕由此拉开。

在此之前,抚顺还改变了努尔哈赤的命运,源自王杲,努尔哈赤的亲姥爷,带给了努尔哈赤最大的苦难同时也孕育了努尔哈赤未来的辉煌。

王杲,建州右卫指挥使,为人黠慧,计谋多端,精通蒙古语和汉语,手上也有两把刷子,尤其难得的是还有特长:精通星座运势,算命看手相(尤精日者术)。

这一特长对于谈恋爱特别适用。

综合以上,王杲可谓文武双全,在他的领导下其势力也有很大的发展,成为当时女真各部出名的Fit人,风头正盛。

对于前女婿塔克世和叶赫结亲这事,王杲并未放在心上,之所以没有选择与塔克世开战不是因为政治联盟,而是在王杲看来建州左卫已是囊中之物,随时都能吞并,根本没放在眼里,既然已经十拿九稳不如先集中精力对外发展。

对外发展,除了军事还有经济方面。明朝在抚顺设有交易的马市,论养马蒙古人第一女真人次之,不过对于严重缺乏军马的农耕文明来说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而且贸易也是羁索游牧民族维持边疆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

女真用来交易的马匹大多羸弱,不是好马,好马都被用来打仗自留,负责查验的官员也都心照不宣,给个不错的价格,一是羁索女真,二是从中这些官员获得一些灰色收入,俗称“贡土产”,大家皆大欢喜。(女真人之贡马多羸弱,恒给善价以示羁縻)

大家本着先来后到的原则,在马市官员办公室门口排队办理,办理时先送上“土产”这是规定。可王杲不这样,来了之后不办理相关手续不说,还插队,推搡其他人,整个区域被王杲一行人弄得乱哄哄的,王杲嘴上还骂骂咧咧,如果不是因为打不过在场其他人早就翻脸了。(无敢呵者)

新负责的官员恰好也是新来的,对于王杲一行人印象不好,什么素质。

素质是印象问题,而“土产”就是根本问题,可对于根本,王杲表示没问题,因为他根本没有准备。

官员表示,明码标价,该给多少就给多少,一分也不多给。

王杲一行人阴沉着脸离开,不久后王杲又回来了,不过这次是一大帮人而手里也都没闲着,拎着各式刀枪棍棒,脸上大写的两个字:

打劫。

为了息事宁人维护稳定,辽东方面处理了一干官员。(朝廷为之罢免长官)

这种抱薪救火的行政处理并没有让王杲感到“天恩浩荡”,反而是给了王杲一个直观的认识:

老子厉害,连朝廷都怕老子。

欲让其亡必让其狂,不用别人煽动,在作死的路上王杲自己完成了思想准备。

1557,嘉靖三十六年,王杲偷袭抚顺,杀死守备彭文沫,大肆劫掠。这是努尔哈赤出生两年前的事。

王杲和明朝的梁子这就结下了。

1562,嘉靖四十一年,副总兵黑春负责清剿王杲,却中伏被王杲处以磔刑。

磔就是凌迟的意思。

至此王杲和明朝的梁子就不死不休了,可王杲通过几次胜利觉得明朝也不过如此,没什么可怕也不能把自己这样,又有数十名中下层军官相继死在了王杲的刀下。

此外王杲还四处寻觅帮手,女真诸部和蒙古各部王杲都曾联系,只要反对明朝就要拉上伙一起干,也有不少不怕事大的表示和王杲一起吃肉喝汤,其中就有土默特部、泰宁部等明朝的“老朋友”。

在性格的某些方面王杲和《亮剑》中的李云龙有着相似之处,这是王杲成功的优势,但有些时候优势恰恰也是致命的软肋。

一个团打平安县城,给两个师敢去打太原,这是电视剧中的李云龙;而在看到了不少响应的王杲决定做一票大的,这一次他把目标定在了辽阳和沈阳,而这两座城是明朝在辽东的统治中心。

论胆量,王杲比李云龙还大,但论智商王杲没有李云龙“赔本的买卖咱不干”的精明,这一次他不仅要赔本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

因为他的目标是辽阳,更因为为首的明军将领,一个被《明史》评价为“两百年来边境将帅没见过这么牛的”。(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未有也)

王杲失败了,败的让王杲猝不及防,败的让王杲不清不楚,所幸王杲逃命本领还是一流的,单枪匹马夺路而逃,他找到了他的盟友,海西女真哈达部的首领王台,他以为等待他的是招兵买马东山再起,是盟友的大力支持卷土重来,直到王杲及差不多一家老小被关在运往北京的囚车之时,王杲才发现自己错了,错的那么深,错的那么认真。

在囚车和监牢中,王杲也没闲着,不仅没闲着反而开始规划人生和出狱后下一步的打算。

你没看错,是出狱。

王杲通过他的特长,也就是星座八卦这类,算出自己这趟北京之行不会死,只是和皇帝谈一谈,谈完就没事,各回各家该干嘛干嘛。

直到王杲得到了当初他对黑春相同的待遇是,王杲再一次发现自己错了,不过这次错误的代价是他的生命。

王杲用自己的事迹为当代人展现了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王杲虽死,但不等于这事划上了句号。

如果留心前文“王杲及差不多一家老小”,换句话说还“差一点”,这差的一点就是王杲的儿子阿台。

事情的真正问题就出自阿台身上,也是努尔哈赤真正苦难的开始。


前文:《清朝三百年 风起辽东》3.有“妈”的孩子不如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努尔哈赤的崛起和辽东问题的形成
人物||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的三次磨难
外东北历史之十----满族时期(上)
奏折上的晚明
维系女真部落命脉的“敕书”,到底有什么作用?
辽宁新宾(1)·在辽东冰天雪地中,探访清王朝发祥的摇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