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民族形成前的中华民族(三十六)吴国伐楚

吴国伐楚

    上次结尾处说到,吴王阖闾招贤纳士,一个齐国人孙武来到了吴国,见到了伍子胥,伍子胥把他推荐给了吴王阖闾。孙武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孙武的祖先是来自陈国,后来陈国发生了内乱,国君的一个儿子叫公子完的人逃到了齐国。后来他们陈家对齐国有功,也封了地也有了爵位。当时的陈和田是同音,再加上陈家怕别人来追杀他,所以就改姓田。后来他们田家逐渐壮大起来,到了春秋中后期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家族了,庆封被赶走后,基本上就是齐国第一大家族,齐国国君还要让三分呢。孙武的祖父被齐国国君赐姓孙,于是孙武家爷爷这一支的田家就改姓孙了。

   孙武出生在这么一个贵族家庭里面,从小也喜欢读兵书。 有一次,孙武读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他就跑去问老师:“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老师想今天孙武问的问题倒是简单,于是随口说:“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孙武接着问:“祭祀是种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论为国家的大事呢?”老师顿觉奇异,一时答不出来。 孙武接着说:“只有兵,才是国家的大事,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孙武长到8岁,被送进“庠序”(政府办的正规学校)接受系统的基础知识教育。当时,“五教”、“六学”是“庠序”的主修课程。“五教”是指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六学”是指六种基本科目的学习,即礼、乐、射、御、书、数。少年孙武天资聪明,对那些艰涩繁杂的“五教”以及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看三两遍就能熟记于心。往往其他同学还在埋头苦读,他早已记熟,跑到外面玩去了。有一次,老师以为他贪玩,把他叫回去准备责罚一顿。责罚是要有理由的,老师就把刚刚学过的一段课文向他提问,孙武对答如流。老师找不出责罚的理由,只好作罢。久而久之,老师感觉这孩子有不同常人的天赋,将来必成大器。于是教育孙武也就更加用心了。

  在所有的课程中,孙武最感兴趣的是“六学”中的“射”和“御”。在“射”、“御”的第一节课上,老师先给学生讲解了“射”、“御”的基本内容及学习“射”、“御”的意义。“射”和“御”既是战场拼杀的基本技能,也是齐国社会竞技活动的主要项目。在齐国,每年的九月,都要举办一次全民“射”、“御”逐赛,是国家选将取才的重要形式,也是有志之士展现自我,步入仕途的绝佳良机。

  接下来,老师还重点讲解了齐国自古就有的“尚武”之风。约在夏商之际,或更早一些,齐地的夷人就以善射而闻名遐迩。夷人的“夷”字就是“大”(像正面伸臂的人形)的身上挎着“弓”组成的象形字。神话传说中,东夷的英雄是羿。他用弓箭驯服了十个太阳,同时射瞎了黄河(河伯)的眼睛。他还射死封豕长蛇,并在青丘(古钜淀湖一带)把猛禽“大风”射死,为民除害。人们尊称他为“后羿”。殷商时期,齐地的英雄蜚廉“以才力事殷纣(《史记·秦本记》),一生非战即斗,最后战死在海边上(蜚廉冢在今广饶县城东)。后来,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灭商,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尚武风俗得以承袭,并发扬光大。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太公受封之日曾得到周王室赋予的征伐特权,可以代表周王室征讨其他国家,齐国推崇尚武习俗便成为必然。据史记载,齐国曾多次对莱、杞、奄、阳、谭等小国用兵。二是齐地有发展畜牧业尤其是养马的优越地理环境,养马业在诸侯国中捷足先登,这就为军事装备的发展提供了可能。自桓公时起,齐国就是各诸侯国中马匹最多的国家。桓公时,一次赠予卫国良马就达300匹。孙武家所处的青丘地区,就是齐国的养马基地。

  由于受尚武精神的影响,齐国从国君到士兵,莫不以勇武为荣。“射”和“御”,是齐人首练的武技,主要用于长距离的攻击,是军事活动的重要手段。齐人向来以“射”术和“御”术的高低为荣辱,这已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要想出仕入相,为国家重用,首先必须练好这两门科目。

  在接下来的学习和训练中,孙武对“射”和“御”投入了比其他学生多数倍的努力。孙武刻苦练习,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很快,孙武就成了掌握这两项技能的同辈贵族少年中的佼佼者。

  孙武没有满足,没有就此止步,依旧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此时,孙武心中朦朦胧胧有一个理想,那就是长大后要象他的祖父孙书、叔父田穰苴一样,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大将军

   孙武到了吴国,被伍子胥推荐给了阖闾。和阖闾谈了很多天下大事,还谈了兵法,并且说我的兵法可以找人来试试。阖闾问,可以用妇女来试试么?孙武说可以。果然阖闾就找出一百八十个宫女,孙武把这些宫女分成两队,由两个阖闾喜欢的妃子做队长。命令她们都拿着长戟。下令问:“你们知道心与左右手心手背吗?”妇女们都说:“知道。”孙武说:“向前,就是目视前方;向左,视左手;向右,视右手;向后,视后背。”妇女们都说:“遵从号令。”命令要求已经下达,就设了兵器再三重申明白要求。于是击鼓命令向右,妇女们都大笑。孙武说:“要求不明确,命令不熟悉,是做将领的罪责。”再数次重申命令然后下达向左的鼓号,妇女们又大笑。孙武说:“要求不明确,命令不熟悉,是做将领的罪责;既然已经明了但却不按照法令做的,是队长兵士的罪。”竟下令处死左右队长。吴王从台上观看,见到将要杀他的爱妃,非常惊骇,立即派人下令说:“寡人我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我没有了这两个妃子,吃饭也没有了滋味,希望不要杀她们。”孙武说:“臣既然已经接受命令做了将军,将军在外,君主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就按照律令下令杀了两个队长。
再任命后面的人做队长。再击鼓命令。妇女们前后左右蹲跪起立都符合准则要求,没有敢再出声的。于是孙武派人向吴王报告说:“士兵已经训练整齐,大王可以下来观看,只要大王想用她们,即使赴汤蹈火仍然可以。”吴王说:“将军停下来,回你的馆舍,寡人我不想去看了。”孙武说:“大王只是喜好
言谈,不能实际运用。”
自始吴王阖闾知道孙武能够领兵,最后命令他为将军。开始了讨伐楚国的准备。

    在阖闾伍子胥孙武他们准备讨伐楚国的时候,一个叫伯嚭的人来到了吴国,这个伯嚭又是什么人呢。伯嚭的父亲得罪了那个楚平王的宠臣费无忌,也就是当年那个陷害太子建和伍子胥一家的那个奸臣。结果就给楚国的令尹进谗言,把伯嚭的父亲给杀了,并且杀害他们全家。只有伯嚭自己一个人逃了出来,他听说另一位遭楚迫害的伍子胥在吴国受到重用,便立即赶来投奔。伍子胥看到这个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就起了怜悯之心。这个要我想起了庆忌和要离。 伍子胥与伯嚭虽无私交,但是因为遭遇相似,同病相怜,就将他举荐给吴王阖闾。吴王阖闾高兴地接见了这位满怀深仇大恨的青年。在盛大的宫宴上,吴王若有所思地询问伯嚭:“寡人之国僻远,东滨于海侧。闻说你父亲遭费无极谗害,被楚相暴怒攻杀。而今你不以吾国僻远,投奔来此,将有什么可以教导寡人的呢?”伯嚭的泪水一下涌了出来:“我不过是楚之一介亡虏。先人无罪,横被暴诛。听说大王您收留了穷厄亡命的伍子胥,所以不远千里,归命大王。大王您有什么需要我效力的,万死不辞!”吴王听罢颇为伤叹。

    当时陪宴在场的吴大夫被离,却对伯嚭很不放心,轻声询问伍子胥说:“您以为伯嚭可以信任吗?”伍子胥坦然以答:“我与伯嚭有相同的怨仇。您没听过《河上歌》所唱的‘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么?就好比惊飞的鸟儿,追逐着聚集到一块,有什么可奇怪的呢?……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南日而熙,谁能不爱其所近,而不悲其所思呢?”被离则不以为然地摇摇头,提醒子胥道:“您只见其表,不见其内。我看伯嚭为人,鹰视虎步,本性贪佞,专功而擅杀。如果重用他,恐怕您日后定会受到牵累。”伍子胥不以为然。最后在伍子胥的大力举荐下,阖闾收留了伯嚭,任伯嚭为大夫,让他与伍子胥一起图谋国事。而此时的伍子胥却没有料到被离的话会在日后应验。正是眼前这位穷途末路的伯嚭,时过三十年后,真就贪赃擅权,像费无极谗害他父亲一样,将苦苦撑持吴国大局的他,残害致死!

  当然,此刻的伯嚭,实在还没有在吴国站稳脚跟,也谈不到怀有多大的贪欲。他亡命异国,家仇未报。心中翻腾着的,还只是如何仰仗吴国之力,出师伐楚,以一雪父死、族灭之辱。所以对伍子胥不仅恭敬相从,而且同舟共济、出谋划策,朝夕为训练吴师尽力,配合得倒也十分默契。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汭(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当时的楚昭王逃到了随州。眼看着楚国就要被灭亡了。

    伍子胥进了都城后,就要找楚平王报仇,虽然楚平王已经死了,但是也要找到他的坟墓,但是当年楚平王怕伍子胥来找他麻烦,死后也埋葬在很隐蔽的地方。但是后来伍子胥找到了一个楚平王的宦官,逼着他带他去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并且挖开坟墓,对着已经腐烂的尸体用鞭子抽打300下,尸体都给打烂了。打完后伍子胥也累了,面擦着额头的汗珠一面回想着刚才的一幕幕情景。虽然没有完全腐烂仍能看出一点楚平王生前的模样,但毕竟死体与活人还是很不一样的。在这张死人的脸上,一点也没有了当年的残忍没有了当年的盛气凌人,死人就是死人。一鞭子下去,没有听到痛苦的惨叫也没有看到呲牙裂嘴和皮开肉绽,有的只是苍蝇乱飞驱虫乱爬。脑袋被抽掉了下来,也只是在地上滚动一下,没有哀嚎没有求饶,有的只是旁观者捂住鼻子表情古怪。
    本来呢伍子胥的报仇楚国老百姓还是很同情的,但是看到了伍子胥居然鞭打已经死了的国君,心里不经不舒服,再加上当时吴国的军队在首都里面烧杀抢掠,楚国人民更加希望能把吴国军队赶走。楚国的大夫申包胥见到了伍子胥说,你报仇也就算了,但是你鞭尸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你已经报仇了 见好就收吧,回去吴国吧。伍子胥说 我就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那好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的誓言么,你能灭亡楚国,我能叫楚国重生。说完就离开了伍子胥,去了秦国。因为当时的楚昭王是秦国国王的外甥,还记得当年楚平王抢了太子建的媳妇秦国公主的事情么,这个楚昭王就是楚平王和那个秦国公主生的儿子,所以去找舅舅是很正常的,但是到后来楚国到底复国了没有呢,我们下次再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切为报仇:伍子胥对平王掘墓鞭尸过分吗
吴越春秋之姬光夺位
孙武为啥能被称为兵圣?他到底做过哪些事情?对历史影响很大吗?
吴越争霸战争
吴越争霸(三)
靠权谋登上王座,最终死于战场,吴王阖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