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带一路·名城——巴士拉

地名由来

  巴士拉,中国旧译“勃萨罗”“弼斯罗”。巴士拉城内有许多坚硬的黑石, 因而得名巴士拉,意思是“石城”。巴士拉是悠久的历史名城,历史上曾经是 重要的军事要塞,建立于伊斯兰教对外征服时期,是伊斯兰文明与波斯文明交融及融汇的重要纽带,也是阿拉伯民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纽带。《一千零一 夜》中记载的航海家辛巴达周游世界就是从巴士拉出发的。

区位

  巴士拉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处,处于阿拉伯河西岸,南距 波斯湾 120 千米,面积 181 平方千米,是伊拉克巴士拉省省会、伊拉克第一 大港及第二大城市,也是连接波斯湾和内河水系的唯一枢纽。巴士拉所在的 巴士拉省是伊拉克十八省之一,东邻伊朗,南邻科威特。

历史

        巴士拉始建于公元前 636 年,之后逐渐成为文化和贸易中心。公元635年阿拉伯军队征服伊拉克,公元 636 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 ( 公元 634—644年在位 ) 建为军营,后遂发展为城镇。

  公元 8—9 世纪时,成为阿拔斯王朝的贸易和宗教学术文化中心。公元 10 世纪宗教哲学团体“精诚兄弟社”也创建于该城。巴士拉曾是伊斯兰教各教 派和学派学术文化汇集、交流的中心之一,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市内清真寺林立,著名的有巴士拉清真大寺等。中国古籍《太平寰宇记》《四 夷路程》等对巴士拉均有记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伊拉克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巴士拉附近 地区石油的开采,巴士拉成为伊拉克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基地和石油出口中心。巴士拉港也逐步建设成为波斯湾沿岸首屈一指的现代化港口。在两伊战争期间,巴士拉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港口设施被关闭,炼油厂及市内的许 多建筑均遭毁坏。特别是在 1990 年的海湾战争中,巴士拉城再次遭受严重摧残。2003 年由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巴士拉一直处于战争的最前沿, 损失惨重。

地理

  巴士拉属于亚热带沙漠气候,受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影响,常 年干旱,但相比热带沙漠气候而言,一月气候更凉爽,约 4℃—16℃,7 月极 其炎热,平均高温均在 40℃以上。年平均气温为 23℃左右,极端高温出现在 1921 年 7 月 8 日,为 58.8℃。

  巴士拉新城由巴士拉、阿沙尔和马吉勒组成。阿沙尔区是当地政府和各国领 事馆所在地,也是全市金融、商业中心;巴士拉区集中了学校、医院和住宅;迈 阿吉勒区为交通运输中心和对外窗口,设有现代化的飞机场、海港和火车站。

经济

  巴士拉是伊拉克的石油化工中心,有聚乙烯厂、炼油厂、天然气液化厂、 化肥厂、苛性钠厂,还有钢铁、纺织、造纸、船舶和机车修理等工业。巴士 拉的钢铁产量可提供全国所需钢铁的一半。新建的造纸厂,利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下游沼泽地带的芦苇和丰富的椰枣树叶作原料,生产各种纸张。 郊区是伊拉克椰枣的重要产区,素有“椰枣城”的称号。

旅游

  巴士拉市风景如画,市内水道和运河纵横交错,曾被称为“东方的威尼 斯”,是伊拉克著名的旅游胜地。

  作为交通枢纽城市,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港口巴士拉港,有人工航道直通 波斯湾;有纵横交错的铁路通往巴格达等城市,有公路和民航通往阿拉伯世界 各国,是重要的国际航空站,是通往科威特的陆上交通中心。是巴格达铁路的终点站和重要的国际航空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见光亮的黑暗隧道 两伊战争(1984—1987)
地图上看约旦,幸运的有20公里海岸线
我去伊拉克援建,这里真的非常危险
伊拉克南部连日爆发示威 伊朗领事馆遭冲击
世界最热城市之一——巴士拉
伊拉克国家概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