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美术简史9—— 近现代美术

近代美术发展趋势:

1. 封建统治日渐崩溃,再没有皇家主持的美术活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美术由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美术,改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美术。使美术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2. 资本主义诞生,工商业发达,促使新的绘画市场形成。

3. 印刷术和新闻业的发展,促使书籍装帧、插画、讽刺画的发展,并形成新的美术专业。

4. 西学东渐,与西方模式新学的兴办,使现一批美术思想家抨击中国旧的美术观念,呼唤中国美术复兴。如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5. 马克思主义美学观念传播到中国。随着抗日救亡活动的高涨,美术家将关心国家民族命运摆在艺术活动的首位。艺术作品成为时代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第一节  近代中国画

一、上海画派

近代以来,上海工商业发达,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众多画家云集此地。他们善于把诗书画印一体的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汇贯通,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他们被统称为海派。

“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颐(任伯年)

任伯年

原名颐,字伯年,以字行。早年参加太平后,后随任薰学画。随任薰至上海后,名声大噪。

擅长人物画,肖像画,继承了曾鲸一派先画墨骨然后敷色的画法。代表作有《寒酸尉像》。

成熟期创作花鸟画居多,以勾勒、点厾(dū)给与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画最为突出。善于画运动中的花鸟,以瞬间的姿态描写于画面而不失动感,充满生机。代表作有《五瑞图》《幽鸟鸣春图》等。

任伯年的绘画风格,反映了清末社会发生变动后,市民阶层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成为雅俗共赏的风格。

吴昌硕

名俊,字俊卿,号昌硕。曾任江苏安东县令,一月便辞官,刻印自称“一月安东县令”。后任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副全长、会长。

吴昌硕诗书画印俱佳。以金石书法的线条入画,主张“试演草作画”,擅长大写意花卉,表达出物体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传达出超越形似的神韵。用色上,善于大胆使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在强烈对比中生意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青藤、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以来的大写意绘画传统。代表作有《三千年结实图》。

 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没有定居上海的有赵之谦、虚谷

第二节  中国画的革新思潮

近现代变革中国画的基本立足点,一是从西学出发,以西画作为参照对比得出认识;二是从社会生活需要出发,依照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汉提出要求;从维护国纯的角度出发,提出与前二者相反的观点。

康有为的绘画观点:

提出“宜取欧画写形之精,以补吾国这短”,他认为“中国自宋前,画皆象形,虽贵气韵生动,未尝不极尚逼真……士大夫作画安能专精体物,势心自写逸气以鸣高……皆简率荒略,而以气韵自矜”,所以“中国既摈画匠,此中国画学应遂衰败”。

第三节 岭南画派

广东素称岭南。清末居巢、居廉绘画直接影响了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后辈。他们学习过日本画,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注重写生,吸收外来技法,强调表现时代精神,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辛亥革命后,他们在绘画方面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岭南画派。

居巢、居廉

二者为堂兄弟,并称“二居”。早年客居东莞张敬修的可园,后回广州筑十香园,专心作画教学。他们二人均善于用粉和用水,以“撞粉”和“撞水”法发展了没骨花鸟画。此法是趁色彩未干之际,注入适量的粉和水,使之互相渗化交融。

二高一陈

高剑父

少年时从二居学画,后留学日本,研究东洋绘画,萌发了吸收西洋画技法,改革中国画的想法。后参加同盟会,创办审美书馆,出版《真相画报》。孙中山逝世后,不问政治,在广州设立“春睡画院”,致力于艺术教学,在中山大学和中央大学艺术系国画教授。

高奇峰

画风奇崛,雄健有力。46岁卒。

陈树人

曾入同盟会,大革命失败后,与经亨熙,何香凝绘组“寒之友”社,他注重写生,画风清新而富有诗意。

何香凝

廖仲恺之妻。曾在东京女子美术学校高等科学习绘画。后与丈夫参加革命,廖仲恺遇刺,他与南京政府决裂,组织寒之社,以松竹梅为题材,抒写胸中积愤。画风豪放开朗,梅枝挺拔有力。

 第四节  北京画家群体、社团

北京是元明清故都,很多传统知识分子聚居于此。京派画家中,有清宗室,会溥儒;有的是清官员,如叶恭绰;有外来的画家,如齐白石陈师曾等。辛亥革命后,一部分海派画家入京,把吴昌硕为代表的海派大写意画风带入了北京。

中国画学研究会

由画家金城等创立,宗旨是“精研古法,博取新知”,曾在内务部设立古物陈列所,陈列古代名人书画四五百件,为当时国画家提供了相当宝贵的学习观摩资料。

陈师曾

中国画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绘画曾受吴昌硕指点,曾任北京师范、国立北京美术专科等多所高校教授。他帮助过齐白石并促进绘画风格的变化。他对传统绘画有深入研究,著有《中国人物画之变迁》《中国画小史》《文人画的价值》等,提出文人画之完善在于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四要素高度结合。

陈师曾善长大写意花卉和山水,具有深厚的学养和书画根底,艺术感受力和表现力很强。作品笔墨老到、形象生动、格调高雅。

齐白石

原名璜、号白石。早年做木匠、为有画肖像画,以卖画为生。中年五次离乡北游,开阔了眼界,积累了很多画稿,摆脱了临摹成法的羁绊,与四王迥异。

后因军阀混战,齐白石北上进京,在陈师曾的帮助下,促成了“衰年变法”。

齐白石在师法徐渭、八大山人、石涛的基础上,又吸怍赵之谦、吴昌硕、陈师曾等长处,而能自立门户。他在传统画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为万虫写照,百兽传神”的笔墨技巧,坚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他把对诗的涵养化为画的情趣,从而勾画出具有诗的魅力的形象。他把对客体的描写,与劳动人民的情感结合起来,把旧式文人笔下常有的羸弱伤感一变为爽健盎然。

齐白石也擅和山水画与人物画,他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作,画风简括雄健,内容深邃诙谐。他被文化部授抒“人民艺术家”称号和国际和平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第五节  江浙画家、社团

黄宾虹

曾被指为革命党受清廷通缉,逃奔上海。居上海三十余年,出版《美术丛书》,发起“金石书画艺观学会”,曾在暨南大学、上海美专等任教授。

他的山水画具有“黑、厚、密、重”的特点,一扫前人因袭模仿的风气。他对中国画笔墨技法概括了“五笔七墨”。五笔指平、圆、留、重、变。七墨,即浓、淡、破、泼、积、焦、宿。他喜画夜山、晨昏,代表作有《山不坐雨》《青山红树》等。他的山水画为古代优秀传统现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契合架起一了座桥梁,开拓了山水画创新的门径。

张大千

曾出家为僧,法号大千,三月便还俗。1940年赴敦煌临摹壁画,历时两年半,摹画二百余件。后举办个展,名动一时。他是画坛的多画手,人物、花鸟、走兽均涉及。工笔、写意无不擅长,晚年将泼彩技法用于创作,风格独特。在国内外都有高度的声誉。

潘天寿

花鸟画雄浑奇崛,苍古高华;人物画用笔强悍而有控制,凝练老辣。又善用浓墨、间用焦墨、破墨、泼墨,元气淋漓,苍茫厚重。布局经营在严谨中又出奇制胜。

上海“中国画会”

上海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画家众多,中国画会在1931年应运而生。主要人物有叶恭绰、黄宾虹、钱瘦铁、贺天健、吴湖帆等。曾出版《国画月刊》《现代中国画集》等,对团结上海画家,推动国画发展起过促进作用。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贺天健与吴湖帆:

贺天健,著有《学画山水过程自述》

吴湖帆,吴大澄之孙,家中收藏书画,富甲海内。精于鉴定。

傅抱石,受日本绘画影响很深,曾任南京画院院长,对新金陵派的形成有空出贡献。

第六节  农村写生与对传统的发掘

农村写生:自1933年开始的农村写生,到抗战以后的战地写生、边疆写生,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画家与长期关在画室的体验不同,描绘生活中所见人物和大自然风光,大大扩展了表现的题材,出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清新的意境。代表人物为赵望云。

对传统的发掘:

故宫博物馆成立,使长期收藏在宫廷的绘画及文物公诸于众,为了解学习和研究民族文化传统提供了参考经典。

对敦煌石窟艺术的保护、临摹和测绘,对发掘传统文化价值、创造时代绘画有着无可估量的启示作用。代表人物有:张大千、常书鸿等。

第七节 西洋画传入中国

西学东渐,是从传教士的活动开始。明末有利玛窦,清代有朗世宁等。清代中后期,天主教会在中国创办过一些画馆,对中西文化之沟通,有重要的贡献。

晚清洋务运动中,严复提出,要使中国富强,必须用“西洋之美术”。近代中国留学生学习美术卓有贡献者,有李铁夫,李叔同等。

晚清废科举,兴办新式学堂,近代美术教育也在中国出现。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最早设立图画手工科的是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和保定北洋师范学堂。最早的私立美术学院是上海的中西美术学校(后改名为中华美术学校)。上海的图画美术院,是上海美专的前身。该校聘蔡元培为校董,引进刘海粟等执教,使之成为20世纪上海新美术运动的一个重要阵营。

人体模特写生引入中国,曾引起巨大的争议。刘海粟被通缉,而上海美专师生力挺;西方现代派绘画引入,徐悲鸿表示强烈的反对并猛烈批评,坚持写实主义。而李毅夫、庞薰琴等反对徐悲鸿,主张吸收西方现代成果。这两场争论对中国现代现术的起步具有开创意义。

第八节  近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

早年受康有为影响,曾赴日本考察美术。后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主张:古法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后留学法国,深受欧洲古典主义艺术的影响。回国后任中央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等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他毕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培养扶植了大批人才,成为卓越的美术教育家。

他作画坚持现实主义,以素描写生为基础,注重“求真”,反对抄袭模仿,关心国家民族命运。代表作有《奔马》《愚公移山》《九方皋》等。

林枫眠

曾留学法国,回国后任国立北京艺专、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等校长。他的绘画以固有为基础、把中西方绘画长处加以“调和”,有《人道》、《民间》等宏观思考人生和社会的重大题材的作品。

刘海粟

曾创办上涨图画院,首倡人体模特儿教学。被骂为“艺术叛徒”并被通缉。开创校外写生、男女同校等先例。创办《美术杂志》等刊物,成立美术研究会。他介倡真、善、美,号如个性解放,反对守旧,主张写实,师法自然,注重创造等。代表作有《北京前门》《北京雍和宫》等。

颜文樑

曾任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图画教员。发起早期美术展览,坚持了20年。粉画材料传入中国依始,便尝试粉画创作并取得成功。创办苏州美术学校。在欧洲购回大量石膏教具,潜心学习印象派在油画色彩上取得成果。他毕身专注于美术教育,被誉为桃李满天下的园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衍变|南潘北李:写意花鸟画的推陈出新
黄胜凡:书法与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方向
近现代中国画家,怎样排名?
近现代10大国画大师作品欣赏
传统大写意花鸟的时代之殇
从李苦禅的画谈起:绘画作品的价与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