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西班牙历史|12.波旁王朝复辟!费尔南多七世

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费尔南多七世

时间轴:公元19世纪

西班牙独立战争

卡洛斯四世死后,西班牙各地纷纷自立,反对约瑟夫这个伪皇帝。西班牙各地阿斯图里亚、萨拉戈萨、安达卢西亚、桑坦德等,纷纷成立了当地军人、民众组成的“军政府”。抵抗运动迅速在全国各地蔓延,在贵族和商人中,包括军人中,有着自由思想的人,这时候成了各地军政府的领导。他们的目标是把法国人赶出西班牙,捍卫国家主权。此时,费尔南多七世仍然被拿破仑囚禁,国不能一日无主,于是这些军政府首脑决定,每个军政府派出2名代表,组成一个“中央军政府”,总部设在阿兰胡斯宫。召开了中央委员会会议,宣布代表卡斯蒂亚王国的利益。中央军政府有效组织各地反抗,在反抗、牵制法国军队的过程中,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广大人民组成的反法团体,很快就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在广大人民的参与下,西班牙独立战争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为了保证部队后勤补给,拿破仑不得不增加兵力,护送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品,镇压了马德里5.2起义后,法国低估了西班牙各地抵抗势力。法国将领华金盲目认为,西班牙抵抗力量过于分散,不堪一击。于是他们采取了错误的策略:分兵剿灭。但是西班牙民众的抵抗热情依然高涨,很多地方,不分男女老幼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家园。

而拿破仑和他哥哥约瑟夫犯的错误,就是他们过低估计了西班牙民众的反抗意志。同时,法国军队忙于剿灭各地的军政府,包括科尔多瓦、塞维利亚等地的军政府,兵力过于分散,无法应对各地反抗的汪洋大海。他们认为西班牙抵抗力量过于分散,不堪一击,实际上反而分化了自己的力量。

1808年,在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发生了决定性的拜伦战役。拜伦战役是西班牙军官、民众共同发起的,反抗法国侵略军的战争。在拜伦战役中,法军2千多人阵亡,2万多人被俘,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拜伦战役的胜利,很快就传遍了西班牙和整个欧洲,打破了拿破仑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西班牙官兵和人民的反抗斗志。这场战争也改变了武装反抗法国占领的格局,西班牙军队乘胜追击,由防御转为进攻,很快夺回了萨拉戈萨等城市,局势得以逆转。

拜伦战役结束后,整个欧洲为西班牙反法斗争的胜利而欢呼,增强了联合抗击拿破仑的信心。英国表示解除同西班牙的对抗状态,并加入到西葡半岛的抗法斗争。葡萄牙也表示加入反抗拿破仑的斗争。国与国之间的局势就是这样,当一个国家摊上事了,雪中送炭的少,当一个国家胜利了,锦上添花的多。拜伦战役结束后,拿破仑亲自到西班牙督战,拿破仑出台了一些政策,企图安抚西班牙人民的反抗情绪。但是,西班牙人民没有屈服,继续同法国侵略军进行斗争。拿破仑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扫清进入马德里的障碍。但这时,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组成抗法联盟,后方的战事,迫使拿破仑离开西班牙。同时,西班牙人的中央军政府不得不南迁,撤退加迪斯。

这时候,加迪斯的中央军政府也分为两派人,一派是保守派,支持费尔南多七世为首的波旁王朝,费尔南多是卡洛斯四世的第九个儿子。一派是自由派,他们接受了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要求颁布一部新宪法,改革西班牙旧制度,废除封建专制统治。他们认为,国家主权应属于人民,不属于国王和皇室。国王应该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人民的主宰。君主专制应当被君主立宪制所取代。所有公民应当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他们呼吁废除宗教法庭、废除教会、废除贵族特权、废除十一税等。《巴约那宪法》是约瑟夫一世强加给西班牙人的一部宪法,虽然有些进步措施,但是代表的是法国侵略军的立场。在激烈讨论下,自由派通过修订一部新的宪法,叫做《加迪斯宪法》,这是西班牙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自由、进步思想的宪法,《加迪斯宪法》首先承认费尔南多七世仍然为西班牙国王,宣布《巴约那宪法》无效,反映了西班牙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主义的牢笼,要求改革的强烈愿望。

随着欧洲反法同盟的节节胜利,动摇了拿破仑帝国的统治。热月政变以后,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法国内部的阶级和社会矛盾也日益尖锐,人民群众和民主派纷纷组织起来,反对拿破仑对外扩张和对内独裁统治。西班牙、葡萄牙人民坚持抗击侵略者,使得法国在西班牙的统治日益崩溃。1812年,拿破仑的军队在法俄战争失败,法国侵略军在沙皇俄国被大破,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崩溃。之后,西班牙也加入了英国、俄国、普鲁士、瑞典、葡萄牙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第2年,法国又被英国大败,溃不成军。第3年,也就是1814年,反法同盟开进巴黎,约瑟夫一世看到再也守不住西班牙,匆匆逃回法国,自此,法国在西班牙的统治宣告结束。费尔南多七世又回到马德里,重新即位,波旁王朝复辟。

再往后,法国与同盟军签订了《巴黎条约》,归还了法国侵占的同盟国领土。1815年,拿破仑发动了“百日政变”,曾经一度重返巴黎,但是最终也无力挽回败局,欧洲各国组成了第七次反法同盟,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一战,盟军彻底击败了法国,拿破仑第二次退位,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费尔南多复位后,召开加迪斯会议,宣告全国解放。

费尔南多刚回到马德里时候,受到了民众的热烈欢迎。已经很久没有一位西班牙君王,受到民众这么热情的欢迎了。

然而讽刺的是,任何一位封建君主,不管在怎么支持革命,他毕竟是封建君主,他要维护的,始终是贵族家族的利益。费尔南多复辟不久,就展现出了封建统治总代言人的本来面目。费尔南多七世即位不久,就宣布废除了当初患难时期,自由派指定的《加迪斯宪法》,并且大肆搜捕自由派人仕。重新恢复了封建王权统治。从此以后,西班牙的主要矛盾,就围绕着进步自由思想,与落后保守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所以,后世历史学家评价,费尔南多的复辟,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倒退,是一种自由派重返封建统治的倒行逆施。西班牙学者就说:“从1814年(费尔南多复辟之年)一直到他去世,除了1820-1823年的君主立宪制阶段,他的政策一直是为了巩固个人权力,镇压所有反对者,培养盲目忠于他的奴才。费尔南多七世独断独行,只听取他想听的……”

在拿破仑还在欧洲激战的时候,他通过与法国的《瓦朗赛条约》(Tratado de Valençay),以西班牙军队停火,不再继续追击法国军队,换取了拿破仑承认他的王位。从此,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反法斗争,他也就不再过问,一直保持中立。之后,他还赦免了西班牙那些亲法的人仕。他想做的,只是想保住自己的王位,1814年5月13日,他来到马德里,终于登基后,为了保住王位,他开始向欧洲其他国家寻求援助和支持。分别得到了英国、沙皇俄国的支持。在当时的欧洲,出现了这些封建君主的反自由革命逆流,拿破仑垮台后,这些战胜国的君主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在讨论重新划分欧洲的同时,沙皇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在巴黎发表宣言,成立了神圣同盟。所谓的神圣同盟,就是为了封建皇族的神圣地位。神圣同盟成立后,开始向整个欧洲各国资产阶级自由、进步的力量进行反扑。

同年7月,费尔南多七世就宣布,恢复了宗教法庭,搜捕自由派领导人和部分议员。种种这些,都是为了扼杀已经扎根发芽的民主,重新复兴封建专制的统治。在他刚登基的6年间,迫害自由派,这些自由派主要是军队、商人、还有一些行业协会成员,他们几次起义,想恢复《加迪斯宪法》。但一次次失败,逐渐,这些自由派的声音越来越弱,这个时期,他也禁止了言论自由,议会、制宪政府,关闭了一些大学,人们把1814-1820年这个时期称为“第一个专制六年”。在这六年中,经济衰退,尤其是手工业,出现了很多工业无产阶级。费尔南多没能让国家的现代化,他在登基前承诺的那些诺言,全都没有兑现。

在专制六年,军队里面也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几次起义都没有成功。一直到1820年,当时有一支从西班牙出发,准备去美洲平息叛乱的部队,领导的将领叫拉斐尔(Rafael de Riego),他由于反对这种封建专制,发起了两次叛乱,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从加利西亚起事,迅速蔓延到了整个西班牙。在这个起义中,迫使费尔南多同意了恢复《加迪斯宪法》,并且成立一个自由派主导的政府。

但是这只是国王的一种缓兵之计,尽管如此,西班牙还是迎来了三年相对宽松的时期,费尔南多在讲话中说“我以成熟的心经过成熟思考,同意你们对于改变我国基本制度的请求……更加类似于其他启蒙社会的组织……我理解你们的诉求,要恢复那个宪法”,在历史上,这三年称为“自由派三年”(Trienio Liberal)。这三年间,在很不情愿地心情下,费尔南多部分实施了《加迪斯宪法》,限制了宗教审判所和大贵族的一些权力。

费尔南多按照《加迪斯宪法》,成立了临时军政府,这是一个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政府,同时,涌现了很多出类拔萃的知识分子,加入政府,他们具有进步和自由主义思想,主张把西班牙建成一个现代国家,政府管理民主化,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在这三年中,自由派力图推行反教会的政策。包括取消了十一税,取消宗教审判所,拍卖教会资产等等。但这短暂的美好时光,只不过是之后更黑暗时光的一个回光返照。

在这过程中,自由派始终对王权抱有期望,抱有幻想,期望这场革命能得到费尔南多七世的承认,但费尔南多七世从未支持,他不会自己打倒自己。费尔南多几次复辟,对自由派进行迫害和屠杀,但资产阶级仍然对他抱有幻想,正说明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动摇性。同时,自由主义的支持者也分为了两派:温和派、激进派。温和派主张由国王、议会共同行驶权力。激进派则坚持认为只能由议会行使权力。

虽然费尔南多七世恢复了《加迪斯宪法》,自由派政府也更迭了三界,但一方面费尔南多并不甘心失败,他继续支持保守派,对抗自由派。一方面,这些自由派中,很多是代表大贵族、高级僧侣的利益,他们不可能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在这些反动势力的反扑下,激进派深受排挤,保守派和温和派越来越占据上风。在阿兰胡斯宫,一些保守派甚至高喊:“专制国王万岁!神圣宗教审判所万岁!”(«¡Viva el rey absoluto y la Santa Inquisición!»),这说明社会上和军队内部的反动气焰仍十分嚣张。

这是国内,国外的威胁也不可小觑。虽然费尔南多七世建立了自由派政府,但是国外的保守势力,也无时不刻担心西班牙的自由思想蔓延。

拿破仑被打败之后,欧洲各国君主决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自由派革命运动,组成了神圣同盟(Santa Alianza),由于西班牙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神圣同盟感到十分恐慌。英国、法国纷纷要求西班牙废除《加迪斯宪法》,费尔南多七世拒绝了。1822年10月,神圣同盟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由法国出兵镇压西班牙革命。法国的路易十八世调集了10万部队,由路易十八的侄子安古来马公爵(duque de Angulema)带领,浩浩荡荡开进了西班牙,历史上称为“路易十万子弟”(Cien Mil Hijos de San Luis)。法国军队一路长驱直下,一路上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费尔南多七世,害怕丢失自己的王位,一方面要求自由派组织抵抗,一方面同欧洲各国进行斡旋。而自由派,由于他们代表贵族阶级的软弱,这时候不是想着如何抵抗,而是勾心斗角,大贵族和商人为了保全自己的利益,向法国侵略者卑躬屈膝,不敢真正抵抗。西班牙军队节节败退,5月23日,法国侵略军攻占了马德里。自由派裹挟着费尔南多七世,退守到加迪斯。为了法国侵略军退回,费尔南多七世答应,消灭政府中的自由派,废除了《加迪斯宪法》的绝大部分举措。重新恢复了君主专制。自由派逃避迫害,不得不流亡到海外。这样,法国侵略军才答应让费尔南多七世重回马德里。法国军队才撤出了西班牙。

1820-1823年的资产阶级革命失败了,但其精神遗产是广泛而深刻的。这说明了自由改革,不能依靠具备自由思想的大贵族和大商人。他们的天生软弱性、妥协性,必然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费尔南多七世恢复了君主专制后,开始对自由派的遗产进行清算,西班牙开始了开历史倒车的十年,历史上称为“黑暗十年”(Década Ominosa)。费尔南多下旨,关闭报社、大学,禁止结社自由,甚至,连在自由战争中,曾经辅佐费尔南多七世登上王位的人,比如胡安·马丁(Juan Martín Díez),都遭到了费尔南多七世毫不留情的清算,1825年,由于自由派立场,被逮捕和枪决。在严格的限制内,费尔南多七世也实施了一些温和的措施,比如公开政府预算,但无非是为了缓解人民矛盾。

西班牙在美洲不少殖民地,也是在这个时期纷纷宣布独立。看到西班牙在欧洲的衰落,西班牙人的后裔克里奥约人,对当局滥用职权不满,他们渴望行使更多权力。而且美国的独立,为西属殖民地树立了榜样。他们于是反对本土西班牙人,这等于是第一次西班牙后裔,反对西班牙本土派来的西班牙人。1816年南美洲的阿根廷第一个独立,紧接着,圣马丁解放了智利,玻利瓦尔和苏克雷解放了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1824年阿亚库乔战役,解放者攻下了秘鲁。1821年,墨西哥与新西班牙总督府一起解放。这之后,西班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只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

费尔南多之前有过三次婚姻,第二次婚姻诞下了一个公主,但是1818年夭折,后来一直没有子嗣。和哈布斯堡王朝不同,波旁王朝实施的王室法律是法国的,规定王室继承人的《萨利克法》(Ley Sálica),是法兰克帝国5世纪颁布的,这部法律规定,只有男性有继承权,女儿没有继承权,所以我们看中世纪法国没有女王。但是西班牙有女王即位的传统。在阿方索十世时,进一步通过法律的形式,就规定西班牙要传位给长子。西班牙有没有男性继承人呢?有的。费尔南多有一个弟弟,叫卡洛斯(Carlos María Isidro de Borbón),本来应该他继承王位,但费尔南多十分不喜欢这个弟弟,不想让他当国王。于是,1829年,费尔南多已经45岁的时候,第4次结婚,生下了一个小女儿伊莎贝尔。于是他下旨颁布了《国事诏书》(Pragmática Sanción de 1830),废除了《萨利克法》,执意让自己的女儿,也就是伊莎贝尔二世继承王位。

卡洛斯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是专制路线的坚定捍卫者,他主张恢复中世纪的一切权力,反对宗教自由,反对工业无产阶级的解放。西班牙统治集团内部,也有相当多人看好卡洛斯,认为他才是费尔南多思想的真正继承人,他们拥护卡洛斯,称为“卡洛斯派”。费尔南多死后,为了夺位,他发动了三次针对伊莎贝尔的战争,史称“三次卡洛斯战争”(Guerra Carlista)。

- 第一次卡洛斯战争(1833-1840)

- 第二次卡洛斯战争(1846-1849)

- 第三次卡洛斯战争(1872-1876)

第一次卡洛斯战争

卡洛斯战争也成了西班牙19世界最血腥、最凶残的战争之一。正由于费尔南多七世在西班牙权力太大,把本来已经发生自由思想萌芽的西班牙,重新带回了君主专制。故而,西班牙产生了自由vs专制这两种思潮。费尔南多死后,他不喜欢的这个弟弟卡洛斯,却成为了专制的总代言人,他周围的支持者就称为“卡洛斯派”,所以历史在这里显得很荒诞。

卡洛斯领导的保守派是皇家专制的,是守旧的,是传统的,是宗教的,是现实的。虽然,主要的支持者是大商人、地主、上层僧侣,但却是也得到了一些农民、知识分子、手工业者支持。虽然这些人在君主统治下,会变成奴隶,但他们仍然认为,新制度会把国家变得更加动乱。他们拥护的不是王权,只是国家发展的方向。

第一次卡洛斯战争迅速蔓延到加泰罗尼亚、卡斯蒂亚、阿斯图里亚、埃斯特雷马杜拉(Extremadura)、安达卢西亚(Andalucía)、瓦伦西亚(Valencia)、阿拉贡(Aragón),而在大城市遭到了失败,因为遭到了中产阶级的抵制。于是,卡洛斯手下的第一大将苏马拉卡雷吉(Zumalacárregui),带部队北上,把主要战场转移到纳瓦拉、阿拉贡的山区,因为这里自从光复运动以来,就是远离大城市,保留自己实力的根据地。他们的部队变得更加灵活、机动,在与法国的边境,建立了以卡洛斯为首的政府。

但卡洛斯政权也不是铁板一块,它的内部也在悄悄发生改变。虽然它是一个天主教-君主政权,但是为了巩固发展生产力,他也把一些教会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这时候出现了很多自治市(Fuero),这相当于在维持君主统治的时期,原来的土地是归贵族所有的,现在贵族划出一部分地区,成立城府管理,并且归还给政府一定的权力,或者免除一定的税赋,实际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需要。相当于一种从君主专制到民主自治的“软过渡”,这些 Fuero,在西班牙的历史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连曾经的口号“上帝、祖国与国王“也变成了“上帝、祖国、国王与自治市。”(“Dios, Patria, Rey y Fueros”

第二次卡洛斯战争

伊莎贝尔二世被废黜,流亡法国后,首相普里姆选定了阿马戴乌斯作为西班牙新的君主。在阿马戴乌斯一世(Amadeo I de Saboya)的短暂统治时期,卡洛斯派看到政局不稳,又开始蠢蠢欲动。

阿马戴乌斯刚到西班牙,他的伯乐普里姆就遇刺身亡,之后,塞拉诺(Francisco Serrano)取代了普里姆的位置,坐上了西班牙的首相。这就让阿马戴乌斯在西班牙得不到支持,既得不到共和派的支持,也得不到卡洛斯派的支持。卡洛斯政权又组织起15.000人的军队,继续从北方推进,占领了除了工业重镇毕尔巴鄂之外,几乎全部北方城市。阿马戴乌斯在西班牙的执政举步维艰,在坎波斯将军(Martínez Campos)等军方人士的呼吁下,加上他在短短两年间,身心俱疲。于是灰溜溜离开了西班牙。新上任的首相卡斯蒂略(Antonio Cánovas del Castillo),重新恢复了波旁王朝的统治,从法国请回来了伊莎贝尔二世的儿子:年幼的费尔南多,他登基成为了费尔南多十二世(Alfonso XII)。

在新的一届政府下,卡斯蒂略重整军队,和卡洛斯派打了几场硬仗,终于把卡洛斯军队驱逐出了加泰罗尼亚。一直打到了法国西南部的Arnéguy,赶出了西班牙,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卡洛斯派又销声匿迹了。

表面上看,这是波旁家族内部的战争,实际上,是代表民主进步的自由派与维护封建统治的保守派两大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自由派以伊莎贝尔二世为代表,主要是高级军官、宗教界、政界的自由派人仕,主要力量集中在大城市,自由派主张恢复君主立宪制,甚至提出再次建立一个共和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资产阶级曙光初现,从西班牙独立战争到共和国建立——西班牙简史
【西班牙、葡萄牙近代史】西班牙、葡萄牙近代历史大事年表资料文化介绍
吹捧出来的军事天才?深陷游击战泥潭,拿破仑6年损失50余万精锐
【西班牙葡萄牙君王谱】西班牙波旁王朝(一):历史沿革1
独立战争:西班牙19世纪的第一次革命
拿破仑征服世界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