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匈奴之44:匈奴臣服于汉(一)

呼韩邪单于打不过哥哥郅支单于,落荒而逃。他想不到事情会弄到这样一种局面,更想不到他的亲哥哥会在他的背后下绊子。他费尽千辛万苦把他从民间寻找回来,他却这样报答弟弟。

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单于出谋划策,让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以臣礼侍奉汉朝皇帝,从而从汉朝那里求得帮助,利用汉朝的力量平定匈奴内乱。

早在伊稚斜单于时,匈奴失去漠北,国内又出现内讧局面,赵信建议伊稚斜单于与汉朝恢复和亲。汉武帝君臣审时度势,提出让匈奴臣服于汉的想法,并派任敞出使匈奴,转达汉武帝的意思。没想到伊稚斜单于勃然大怒,断然拒绝。

自冒顿单于以来,匈奴兵强马壮。冒顿单于在白登围困汉高祖,逼刘邦签订城下之盟。一直以来,都是汉朝向匈奴纳贡。即便是汉武帝以来,对匈奴几番出击,穷追猛打,在匈奴最困难的时候,也仅仅是凭恢复和亲就度过了难关。

可以说,以臣之礼事汉,是匈奴前无古人的事情。对崇拜英雄的匈奴人来说,无疑是屈辱的选择。

因此,呼韩邪单于对左伊秩訾王的建议,既动心又不敢独断,他毕竟不想留下骂名。但是,他更多想的自身的利益。于是他召集各部贵族会议讨论。

左伊秩訾王的建议受到了大多数匈奴贵族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匈奴本是“马上战斗”之国,崇尚力量勇气而以服役于人为下,这才降服百蛮并树立威名。战死沙场,乃是壮士之举。于今两位单于本是兄弟,兄弟相争,胜者不是哥哥就是弟弟,即便战死也能留下威名,你们的子孙后代还是匈奴的君主。汉朝虽然强大,凭实力还不足以吞并匈奴。我们怎么能搅乱祖宗立下的制度,向汉朝称臣,玷污先单于之威名,被各国所嘲笑呢?即便这样能安定匈奴,我们凭什么再去威服百蛮?”

祖宗之法不可改动,这是阻挠改革最有利的反击。

但左伊秩訾自有一套理论去反驳,并且讲起来振振有词,危言耸听。

左伊秩訾王说:你们说的不对。那个时候我们匈奴强大,与现今羸弱的匈奴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汉朝正是鼎盛之时,西域那些筑城而居的国家,诸如乌孙,都向汉朝称臣。自从且鞮侯单于以来,匈奴国土逐日侵削,我们却无力恢复,尽管还在这里勉强逞强,却没有一天安静日子好过。如今的局势是:臣事汉朝,则匈奴安存,否则,就只有灭亡了,还有什么好计策能超过这个!”你们说这不行那不行,你们来个行的试试!左伊秩訾王把皮球踢回去。

贵族们当然不同意左伊秩訾王的说法。他们更是引经据典,批驳左伊秩訾王的卖国言论。相持不下,最后请呼韩邪单于定夺。

呼韩邪单于考虑再三,最终采纳了左伊秩訾王的意见:向汉朝称臣。

呼韩邪单于五年(汉宣帝甘露元年,前53年)呼韩邪单于率领部众南下至汉朝边塞,派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入汉朝为质,臣事于汉。

呼韩邪单于六年,呼韩邪单于到五原塞,提出愿献出匈奴珍宝,亲赴长安,参加次年正月的朝会,朝拜汉宣帝。

朝会即百官拜见天子,自周朝开始实。朝会之时,天子询问各诸侯国内的治理情况,以“图天下之事”。到了秦朝,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规定每年岁首为大朝之日,朝会也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仪式。汉武帝时,改易正朔,以正月为岁首,朝会也改在每年的正月初一。

汉朝的朝会地点在未央宫。朝会仪式由儒臣叔孙通制定,肃穆隆重。

汉宣帝就此事诏命主管官员商议朝见仪式。丞相、御史大夫都说:“依古代圣王的制度,先京师而后诸侯,先诸侯而后夷狄。匈奴单于前来朝贺,其礼仪应与诸侯王相同,位次排在诸侯王之后。”

太子太傅萧望之则认为:“单于不奉汉朝正朔,本不是我国的臣属,所以称为匹敌之国,应不用臣属的礼仪对待他,使其位次在诸侯王之上。外夷向我国低头,自愿居于藩属地位;我国谦让,不以臣属之礼对待他,为的是笼络于他,显示我国的谦虚大度。《尚书》有言:‘戎狄外族很难驯服’,说明外夷的归附反复无常。如果将来匈奴的后代子孙突然像飞鸟远窜、老鼠潜伏一般不再前来朝见进贡,也不算我国的背叛之臣,这才是万代的长远策略。”

汉宣帝采纳了萧望之的意见,下诏说:“匈奴单于自称我国北方藩属,将于明年正月初一前来朝见。朕的恩德不够,不能受此隆重大礼。应以国宾之礼相待,使单于的位次在诸侯王之上,拜谒时只称臣,不具名。”派车骑都尉韩昌到五原塞迎接呼韩邪单于,命沿途七郡县出动两千骑兵,布置在路旁担任警卫。

呼韩邪单于七年(前51年、甘露三年)正月,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拜了汉宣帝。

这天天色微明之时,在赞礼官的引领之下,呼韩邪单于和文武百官一起,依次鱼贯进入殿门。未央宫殿壁中,陈列着车骑兵卫和各色旗帜、仪物。这时,赞礼官高喊一声“趋!”呼韩邪和百官疾步前行,分列大殿两侧。在一片钟鼓礼乐声中,汉宣帝在内饰的簇拥下乘舆临朝。

在赞礼官引领下,自呼韩邪开始,依次按礼制奉贺如仪。礼毕,汉宣帝命内侍置酒,百官开始重新依次贺寿。

在整个朝见过程中,百官振恐肃敬,诚惶诚恐。让呼韩邪感受到了汉天子的威严和尊贵,领略了中原的繁盛和富强。

朝会结束后,汉宣帝在甘泉宫以隆重的国礼接见了呼韩邪单于,双方进行了热烈而融洽的谈话。

汉宣帝赐给呼韩邪单于汉朝官服,还有装饰有戾草漂染的绶带的黄金玺,上铭“匈奴单于玺”。还有安车、金钱、锦绣等财物。

会见结束后,由侍者引导,呼韩邪单于下榻长平国宾馆。汉宣帝随后也下榻在赤阳宫。

之后,汉宣帝登上长平之坡,接见除呼韩邪单于之外的匈奴随行官员,包括左右当户。汉宣帝登上渭桥,被接见者山呼万岁。参加会见的还有各国驻汉的首领、王侯、友好使者等数万人。

呼韩邪单于在长平驿馆住了大约月余,汉宣帝让他回匈奴。呼韩邪单于希望汉宣帝能允许自己屯驻在光禄塞下,在危急情况下可以保卫受降城。

汉宣帝派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率一万六千骑兵,并数千的边塞州郡骑兵,护送呼韩邪单于出朔方城的鸡鹿塞。董忠等人就留在呼韩邪单于那里,帮助他讨伐叛逆不服的人。

汉宣帝还支援了匈奴三万四千斛粮米。

呼韩邪单于附汉,结束了汉匈间的战争状态,并且打破了自三代以降“胡、越不受中土正朔”的旧传统,开辟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王朝领导的先例。从前,乌孙以西诸西域国家都畏惧匈奴而轻视汉朝。自匈奴称臣后,也跟着尊重汉朝了。

至此,汉与匈奴的关系形成了定例,即贡纳制度,这也是汉与其他少数民族国家处理外交关系的典范。这个制度包含三个方面:
单于或其代表应定期到汉朝朝觐天子;匈奴应选送一名质子前往长安,而这名质子最好是将来的单于继承人;单于应该向汉朝天子贡献珍稀物品,当然汉朝天子的赏赐在价值上要远远超过单于的贡献。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关系较之冒顿时订立的和亲关系,匈奴已从汉朝的兄弟之国沦落到藩国外臣的地位。所以在呼韩邪单于做出这个决策时,才受到了贵族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黄龙元年(前49年)冬,汉宣帝驾崩于未央宫,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元帝初即位,呼韩邪单于上书,述说匈奴人民贫乏困顿,请求汉朝救助。

汉元帝诏令云中郡、五原郡出两万斛谷物供给匈奴。

永光元年(前43年),汉元帝派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护送呼韩邪单于的质子回匈奴。

此时,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鼎力扶持下,大大恢复了元气,前来归附的部众日益增多,力量足以自卫,不再惧怕郅支单于的威胁。而此时,光禄塞下的野兽被射猎殆尽,因此不少匈奴贵族劝呼韩邪单于北归。

韩昌、张猛见此情景,担心匈奴北归后难以约束,便自作主张地与呼韩邪单于歃血为盟。

他们登上诺水(今内蒙古艾不盖河)东山,杀白马一匹,呼韩邪单于用径路刀和金留犁搅合掺了马血的酒,用老上单于破杀的月氏王的头颅做成的酒器,一起饮酒盟誓:“自今以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代代不许相欺相击。有窃盗对方者,双方要相互通报,惩罚为盗者,赔偿损失的财物。有敌侵犯时,要发兵互相救助。汉与匈奴敢先违背盟约者,将受上天惩罚。让他们的子孙后代都像盟约说的那样,遭到灾难。”

然而韩昌、张猛的一番苦心并没有受到元帝的奖掖。朝中大臣认为,呼韩邪单于已经归降汉朝,答应做藩属保卫边塞,即使北归,也不会对汉朝构成威胁。而韩昌、张猛擅自行事,拿皇室子孙与匈奴赌咒盟誓,使得单于用恶言祷告上天,使汉朝蒙羞,有损国威。他们建议汉元帝派人去匈奴解除盟约,并治韩昌、张猛大逆不道之罪。

汉元帝认为韩昌、张猛罪不止此,下诏对韩昌、张猛可以赎罪论处,但保持与匈奴订立的盟约。

呼韩邪单于终于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率部众第三次回到了北方的单于王庭。匈奴人渐渐地归附于他,各部落纷争混乱的局面逐渐安定下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宣帝到底多牛,匈奴降汉亘古未有,场面堪比大阅兵
呼韩邪单于三次进汉,原来是为了和平共处!
汉宣帝刘询传(十三)
匈奴传(九)
先京师而后诸夏,先诸夏而后夷狄(资治通鉴卷零二七之九)
邪单于稽侯珊简介资料 邪单于稽侯珊人物传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