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城镇化的总趋势—中间化
http://house.sina.com.cn 2003年02月21日17:16 中国房地产报
所谓城镇化的中间化,是指在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人口和产业向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城镇集中的现象。人口和产业活动向中间层次的城镇集中已成为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两个基本方向构成城镇化发展的中间化趋势
城镇化进程的中间化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即所谓的郊区化,这是一种由上向下分散的方向,或称为大城市向外扩散的方向。当然,大城市的扩散也可能扩散到小城镇上去。但实践表明,只有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扩散,才能解决大城镇向外扩散的目的,同时也只有具有一定规模的接受扩散的城镇,才能保证人口和产业不再回流。所以,大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郊区转移,主要造就的是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中等规模的城镇。二是农村和小城镇的人口和生产要素继续向更大规模的城镇,主要是中等规模的城镇和大城市的郊区集中的方向转移。这是一种由下向上集中的方向,是城镇化的传统演变方向。虽然,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已经非常高,大多数国家都已超过70%以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城镇化进程已经结束,或出现根本的“逆转”。事实上,西方国家人口迁移的总体趋势仍然是由农村向城镇迁移,只是人口迁移的方向有所变化,不再更多地向大城市或大城市规模以上城市的市中心迁移(尤其是从人口的净迁移量来看),而是向大城市的郊区,或由小城镇向规模更大一些的城镇,主要是中等规模的城镇转移。以上两种城镇化的由上向下分散的方向和由下向上集中的方向共同构成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中间化趋势。
城镇人口“郊区化”不是倒退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城镇化的进程始终受到集聚和分散两个相反的力量所左右。城镇化初期以集聚的极化作用为主,而向外的分散作用处于次要地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技术和空间环境容量等因素的影响下,集聚作用将会由强变弱,而分散作用则会由弱变强。一般说来,当城镇化率达到50%的时候,城市的分散作用开始超过集聚作用,从而会出现城市的人口向城外净流出的现象。当然,这种城市人口的外迁主要是流向离城市中心地区不太远而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的郊区,或大都市地区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有人将这种城镇人口的外迁现象称为“反城镇化或逆向城镇化”。严格地说,这种现象应该称为城镇人口的“郊区化”,是城镇化深化的一种表现,而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城镇化的“倒退”。
事实上,郊区化主要发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以及大城市规模以上的城市周围。也就是说,城镇化的郊区化发展方向不仅与城镇化本身的整个水平有关,而且还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自身的规模大小有关。一般说来,只有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3000美元(1990年)时,大城市以及大城市规模以上的城市周围才有可能出现以“富人”外迁和大量工业企业外移为标志的人口郊区化现象。
世界上最早发生城镇郊区化的大城市是英国的伦敦。英国工业革命后,城镇化迅速加快,到19世纪中叶,城镇化率就已达到50%的水平,城市开始出现过分拥挤的现象,人口和工业布局萌发郊区化的苗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城镇化率已超过70%,郊区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时,在E.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以及稍后一点的R. Unwin的城郊居住区(所谓“卧城”)和卫星城理论的指导下,伦敦开始了积极的郊区化(在此之前是被动的,或没有规划指导的自发郊区化)的尝试。
这种尝试主要沿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建立城乡要素结合的“田园城市”。如先后在伦敦周围建设的两个最早的“田园城市”——Letchworth城和Welwyn城。二是建设卫星城。主要目的在于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最初的卫星城功能很单一,仅仅在于分散居住人口,将居民区建设在郊区,日常的基本生活在郊区,而工作和文化活动则要回城里去。如伦敦西北郊区所建的Hampstead Garden Suburb(虽然称为田园区,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居民区。法国巴黎也在郊区规划了28个居住区)。当时,将这种建设在郊区的居住区称为城郊居住区,也被形象地称为“卧城”。卫星城理论提出后,这种城郊居住区被称为第一类卫星城。之后,在芬兰建筑师E.Saarinen的有机疏散理论的影响下,又出现了半独立性的郊区城镇,被称为第二类卫星城。除居民区外,这类城镇还建有一些工业和服务项目,可使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其他居民则依然进城上班。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出现了完全独立的第三代卫星城。这类卫星城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独立的城镇功能,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不再依赖母城解决基本生活和工作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母城与卫星城之间的通勤压力,能较好地起到“反磁力”的作用。它与母城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般的产品和服务的相互交换上,而在城镇功能上已基本不存在互补的关系了。第三代卫星城的主要作用仍然是吸引母城过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分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它城镇功能完善,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区域性城镇了。
第三代卫星城也分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主要是小规模的第三代卫星城,人口在6万~10万之间,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卫星城的规模相近。在大伦敦周围规划建设了Harlow、Stevenage等8个这类卫星城。小规模的第三代卫星城,由于规模太小,吸引能力有限,一方面不能很好地解决母城分散压力的问题,另一方面卫星城本身也不稳定,难以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足够的内在动力。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第三代卫星城发展的后期,出现了人口在25万~40万之间的大规模第三代卫星城。这种卫星城镇的功能更加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卫星城吸引母城人口和产业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居住其间的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城市服务,为城镇的未来发展保留了更多的空间。大规模第三代卫星城的典型代表是Milton-Keynes城和North Ampton城。也许是第三代卫星城的“反磁力”能力太强了,以致使伦敦等大城市中心区出现了所谓的“空洞化”现象,反使人们又回头重新考虑如何提高大城市中心区的振兴问题,由此产生了城市多中心理论,这实质上也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思想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反映。应该指出的是,上述郊区化的两个发展方向最后实际上已合而为一,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相对独立和完善的卫星城镇是控制大城市盲目扩张的比较理想的选择。这类卫星城已成为区域性中心城镇的一种重要形式。也许是这类卫星城镇太成功了,以致现在一些大都市的中心区出现了过分“空洞化”的新现象,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乡村聚集推动城镇化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城市郊区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的一般进程,即人口由农村向城镇迁移的总体态势并没有改变,城镇化率还在不断提高,只是速度相当慢了。
目前,西方国家农业的集约化还在继续发展。与我国小规模的土地承包制不同,西方国家的农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上规模的家庭机械化经营,单个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规模可以比较灵活地随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而不断地扩大。如美国家庭农场土地经营平均规模,每年都在以平均5%的速度递增,农业劳动力的就业比重已降到3%,并还在继续下降。农业集约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使传统的人口城镇化过程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般城镇化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小城镇人口向中等城镇的转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单个家庭农场的平均经营规模扩大,一般小城镇已难以满足大规模农业对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种农业物资和资金条件的要求,以及市场、技术、信息等服务的需求。农民们更多地求助于规模更大的城市,来满足这些需求,因此,使农业地区具有更大规模的城镇的地位提高,人口更多地向这类城镇集中。二是一些小城镇自身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中等规模的城镇。城镇本身也有一个不断动态发展的过程。一般说来,大城市由中等城市演变而来,而中等城市又由小城镇发展而来。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也在不断提高。在一个城镇体系中,有一些处于中间层次的城镇,虽然在数量上比小城镇少,但是由于它们一般都具有较好区位条件,在城镇间的竞争中,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各种经济要素到这类城镇,因而能够得到较快的成长。
城镇中间化的结果和原因
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中间化趋势导致的结果是人口和产业活动越来越多地向中等规模的城镇牗或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城镇牘集中。从整个城镇体系结构以及城镇与腹地的关系来看,这些城镇就是区域性的中心城镇。因此,城镇化的中间化造就的是大量的区域性中心城镇,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整个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种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大量产生以及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处于中间层次的城镇的集中,加速了城镇体系的人口分布的“纺锤型”化,进一步提高了城镇体系的平衡性与稳定性。
因此,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应该是区域性中心城镇,而不是大城市。如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但墨西哥却只是中美洲的一个比较贫困的国家。欧洲和美国都是区域性中心城镇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它们的城镇体系中,区域性中心城镇实力强、人口多、经济规模大,能很好地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导致城镇化中间化的原因一是制造业向郊区或中等城镇的迁移;二是中等城镇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对农村和小城镇的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三是市场的日益专业化和分散化,许多商品和服务的聚集与分散功能都由大城市转移至中等城市,同时还有不少原来由小城镇主要承担的商品和服务的聚集与分散功能,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而转移到辐射范围更大的中等城市中来,这样中等城镇承担了越来越多的流通功能。这些都使处于中间层次上的城镇越来越成为人口和产业活动的主体,四是既能有效地避免大城市的弊端,又能具有小城镇无法比拟的规模效应。集中了大城市和小城镇的所有优点,而没有它们各自所无法克服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大城市不可持续发展和小城镇难以发挥更大区域辐射功能的问题,既迎合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带来的人们对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同时还促进了各类小城镇的发展,使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带动城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城镇化中间化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城镇地区的出现。城镇地区包括大都市地区,或没有明确主城的组团城市地区。就大都市地区而言,随着交通通讯的快速发展和一般的技术进步,以市区为市场核心,包括郊区在内的整个城市地区成为人口集中又相对分散的新型区域空间组织。在这种新型区域空间组织中,可以集中更高比例的人口,如在发达国家可以集中90%~95%以上的人口。由于交通工具的发达,城市中心日益成为纯粹的市场交换中心,工业区、居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可以毫不困难地分布在广大的城市郊区,形成许多规模不等、功能各异、分工有序、相互补充的围绕城市中心的小城镇群,区域性城市对近地区发展的影响更加突出。
从统计上来看,随着母城周围各种卫星城的不断建设,城镇化地区的范围越来越大,单纯的母城统计和规划,已不能描述和反映城镇化的实际进程了,因此,出现了对整个母城及周围卫星城影响的整个区域作为统计、分析和规划对象的大都市区。在大都市区内,由于母城的人口和生产性活动的大量外迁,较大规模的卫星城接受和集聚了最多的人口和产业,已成为大都市区内产业活动的中心地区,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另外,当若干个大都市区继续发展并连成一大片时,将形成更大规模的城镇化地区,这种地区被称为大城市绵延区。大城市绵延区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卫星城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区域性城镇的重要性。刘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市发展规律讲透了,举例是亮点!
什么是卫星城?
都市圈时代,中小城市的出路在哪里?
武陵山片区第一大城市要易位?恩施市要打造成为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
京津石大三角规划
无标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