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令人作呕的所谓“幼儿园鄙视链、中产教育鄙视链”

最近真是被各种“幼儿园鄙视链”“中产教育鄙视链”的文章给恶心坏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篇《幼儿园里的歧视链与名利场》和《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幼儿园》,似乎就是故意在给幼儿的家长散播恐慌情绪,并为了此目的选择最极端、最矫情、最令人作呕的个例。

我能理解现在某些文章,为了获取点击率和关注度而故意往偏激和夸张里写,用一个现在最流行的形容词——扎心,对,就是故意用这些极端个例来给你添堵,刺激你,你还不能说人家瞎编,因为这种随时随地在ZB的人确实存在。

不过也有人阴谋论地认为,其中有些很可能是幼儿培训机构的变向软文,就像当初的房地产中介文一样,目的就是为了鼓动家长赶快掏钱,去给孩子报最贵的英文培训班,上最贵的双语私立校,好让自己的孩子站在鄙视链的顶端。

那么我表示怀疑,这么没有主见和定力而又强要面子的家长,到底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那个在马里兰大学为了取悦和谄媚他国而表示在家乡昆明也要每天戴口罩出门,不然就会生病的杨同学,会否就是前车之鉴?

妖风肆虐之际,我不禁又想起了几天前刚看过的这部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如果按照以上文章中充满铜臭气的逻辑,大约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后永远也不会出现像吉塔和巴比塔那样可爱、真实、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姑娘(我说的的是性格而不是她们的生活境况),不会有马哈维亚这样的爸爸,更不会有这种级别的影片。

而我们会有什么,呵呵,幼儿园版的《小时代》吧,或者,各种势利、世故、虚荣、攀比、拜金、自私又媚外的早衰少年。

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马哈维亚的教育方法有多么先进和科学,毕竟,无论从印度整个的大环境,还是从马哈维亚本人来看,他对女儿们的教育或者直接说——训练,都没有一丝一毫符合所谓的现代教育理念,甚至完全相悖。

比如,首先,马哈维亚重男轻女,印度重男轻女。他特别想生一个儿子继承衣钵,然而却接连生了四个女儿,连他的手下败将都可以在生下儿子后取笑他;第二,他起初培养女儿摔跤有私心,并不是出于孩子的兴趣,而是自己的意愿;第三,他专制而严苛,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你必须听我的,我不跟你讲道理。

这样一个爸爸,放在任何一段现代亲子关系中,大约都是要被批判的。但偏偏是它,拿到了神作级别的电影分数——9.2。这是为什么?导演、剧作和剪辑出色的影片千千万,但偏偏是它,能让人又哭又笑,感受父爱如山,同时还有一种燃爆了的正能量,这又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我认为是影片背后的那种使命感使然。主演阿米尔·汗近年来的每一部作品,包括《三傻》、《额滴个神》、《真相访谈》等等,几乎都是一种对印度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批判,一种希望自己国家能够越来越好的呐喊,他正视所处环境的时代局限性,不刻意的洗白也不抹黑,所以他才会被人们称为印度良心。

之前看万维钢的《智识分子》,其中有一段写道,为什么在硅谷,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工程师人数大致相同,但无论是进入各公司管理层的人数还是创业的人数,中国人都显著地不如印度人呢?他的结论是——因为印度人比较有主人翁意识。什么是主人翁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个主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从一个工具的角度。

我不了解印度,不知道印度人的主人翁意识是源于他们的宗教信仰还是什么,只是作为半个曾经的电影研究者,我好像突然明白了我们国家现在为什么拍不出与《摔跤吧!爸爸》同一个量级的电影——因为我们大多数电影工作者,对自己的国家,缺乏使命感,缺少大格局,唯一的动力就是要爬上鄙视链的最顶端。及至其它的很多行业,和我们整个社会的心态。

所以,出现开头提到的类似文章便不奇怪了,甚至可以说是在曲意迎合大众心理了。

今天闲扯一番,纯粹是对这种制造恐慌情绪的文章的声讨,希望各位家长朋友坚定信念,以后再遇到这种内容,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要受过多干扰和影响,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童年。


其他精彩内容可添加同名微信公众号“脑汁姐与大魔娃”,点击首页溜娃攻略、亲子共读、养娃感悟三大版块查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饭桌教育,令人生厌,这位爸爸却拿捏得当
《摔跤吧!爸爸》父母要让孩子寄托自己的梦想吗?
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 因吃饭不老实
《摔跤吧!爸爸》以最深刻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好父亲胜过一百个好老师!
《摔跤吧!爸爸》| 值得父母学习的3大教育细节
《摔跤吧!爸爸》《天才少女》走红,你怎么教育一个有天分的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