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迷恋“科学革命”,那只是个传说!

曾几何时,历史学家们描绘了16-18世纪西方世界发生的一场“科学革命”的图景:它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意义最为重大的事件,使“基督教兴起以来产生的一切事物相形见绌,使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降格到区区插曲之列”;它是一场观念上的革命,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彻底重构。美哉不可方物,世界从此进入现代。

然后,当历史学家们溯源这场“科学革命”时,却很难确定它的开端。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常常被视为“科学革命”的标志。可是这本书出版时并没有多少人读过,哥白尼本人看到这本书出版时,已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书中提出的“日心说”,虽然令人耳目一新,却仍然是古代天文学的传统。如此看来,与其说哥白尼是“科学革命”的开启者,倒不如说是古代天文学传统最后一位大师。

于是,历史学家目光转向这个时代许许多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培根、基尔伯特、波义耳、牛顿、拉瓦锡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在科学上做出了重要的发现, 提出和建立的科学理论确实改变了科学的思维。可是这些科学理论的改变本身就构成了“革命”了吗?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在进行他们的科学研究活动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项称之为“科学革命”的活动。牛顿当之无愧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对自己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还不如开普勒对待自己的《新天文学》,连“新科学”的名号都没加上。由此可见,仅从科学本身来看,并无法确定“科学革命”。

但是,这一时期的西方社会,在这些新的科学理论产生的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确实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宗教改革冲击罗马教廷的权威;航海、新大陆发现、海上贸易和扩张,正悄然改变着世界的格局;科学思想的改变与社会道德、伦理价值等改变并驾齐驱;新科学在欧洲各国、在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与当时发生的新经济和新文化相互影响,产生了新型的文化;科学与技术结合,产生了强大无比的生产力,产生了“工业革命”,用不到几个世纪的时间,西方世界就大大超世界上所有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这些进展,当回过头来看时,不能不让历史学家感到惊叹。那是什么?明明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科学革命”嘛!但是,试想一下,如何没有西方世界伴随着科学新发现而进行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大变革,新科学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吗?新科学的种种新理论、新发现,很可能就会像以往数千年人类文明中一些新理论和新发现一样(如,古希腊的阿里斯塔恰斯就提出过“日心说”,中国宋代的苏颂发明了“天文钟”),最终会湮没在浩瀚的历史文献之中。因此,“科学革命”绝不能仅从科学本身看,它只不过是历史家们后来构造的“概念”,用以标志说明那一时代人类社会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发生的全方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末清初以来,经过300多年的曲折而痛苦的过程,西方近现代科学终于得以在中国建立。但是,分析近现代科学在中国建制化的历程,我们发现,我们的科学事业和科学活动,还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我们过去曾经想“融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型模”,也曾想“师夷之长以制夷”,但最终落得丧权辱国,又花费了几代人的功夫搞“救国自强”。今天,科学可以说是在中国已经建立,但同时也不能不看到一些存在的问题。科学的发展,需要科学自主的科学共同体。可是我们的科学活动,常常受到“行政化”的干预,科学之外的因素影响太大,没起好的作用。我们的科学评价,找不到好的办法,于是只能诉诸于数论文数目,计SCI的简单方法。我们的科学教育,往往只知灌输课本知识,而不重动手实践和启发思考,结果培养出不少思想狭隘、自命不凡的“科学家”。我们的科学界,可能对“科学家的社会责任”还认识不够,比如对“科普和科学传播”这件事,不少人不以为然,认为做科普不是科学家该做的事,甚至认为做科普是科学研究水平不高的表现,却不知科学普及、科学方法传授、科学精神的传播应该是科学家的责任。其实科普是一件“润物细无声”过程,它不但改变大众,也启发自己。因此,科学还没有成为我们社会真正器重的事物。也就是说,围绕科学,我们还没有真正培育起与之相应的“科学文化”。如此这般而求“科学革命”,好比是“缘木而求鱼”。 

纵观“科学革命”的历史,可以看到,“科学革命”是在过去发生,后来人认识的;它不是我们可以预测、可以计划的。要使“科学革命”真正在中国发生,唯一的做法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把科学、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等真正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踏踏实实,安安心心地做科学,用科学解放思想、创造财富、改造世界,真正建立起“科学的文化”。 

网络世界流行的一句话颇发人深省:“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看到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主持人孟非劝告那里梦想有一天找到“白马王子”的“剩女”,别只做那种“高富帅”梦想,只要找到合适的人,付出自己的真诚,共同创造爱的生活,那心中的“白马王子”就会成为现实。这对于我们发展科学还真有启发:别迷恋“科学革命”,那只是个传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
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看近代欧洲文化的先进和落后
关于科学,我们离真理究竟有多远?(之四)
6本科学史名著(必备书单)
《人类简史》读后感
13本科学史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