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洋一号”科考船返抵青岛 第34航次科考取得六方面成果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王建高 2015年06月19日 00:33
[导读] 18日上午,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在完成大洋第34航次科考任务后返航抵达青岛。
原标题:“大洋一号”科考船返抵青岛
第34航次科考取得六方面成果
科技日报青岛6月18日电 (记者王建高)18日上午,我国“大洋一号”科考船在完成大洋第34航次科考任务后返航抵达青岛。本航次是我国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西南印度洋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之后开展的第二个大洋航次。按照工程化勘探的要求开展海上调查是本航次一个重要特点,首次有两条科考船同时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作业。
本航次取得了六个方面的成果:一是在合同区26个区块内开展了4千米间距的综合热液异常探测测线调查,圈定了多处矿化异常区。对龙旂、断桥等典型热液区的分布范围和构造特征取得新认识。二是开展了沉积物化探、近底磁力等勘探方法探索,实现了海底视像底质类型现场解释与填图,形成了一套海底矿化异常区圈定的探测方法。三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进取者号”中深孔岩心取样钻机、电法探测仪等硫化物勘探关键设备取得应用突破,为深海多金属硫化物勘探技术的突破积累了经验。四是在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开展了二个断面的环境基线调查,成功回收4套锚系,获取了国际海底管理局要求的年度环境基线资料及生物样品。五是系统获得了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部分区块的地质、地球物理、水文、环境等方面数据和样品,将为科学家研究该区的硫化物评价、环境评价和生物多样性特征等提供了重要支撑。六是科考队在中印度洋海盆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物。科考队根据现场元素测试数据并结合浅地层和多波束测量资料,在中印度洋海盆初步推断划出了两个富稀土沉积区域,为下一步在印度洋开展稀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环境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WN174]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国“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任务 13日顺利返回青岛2015.03.15
·“科学”号科考船启程返航 预计于3月12日抵达青岛2015.03.08
·“大洋一号”印度洋上会“蛟龙”号2015.01.30
·“大洋一号”上的年轻人:沉稳的“花姐” 晕船的气象预报员2015.01.2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徜徉西南印度洋丨“向阳红10”船任务满满再度起航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继懋揭秘“海龙”号海底机器人
国民女神,20多年为中国深海“探宝”!
今日凯旋!“向阳红01”航行38600海里,完成环球海洋综合科考
“向阳红10”船舟山起航 执行中国大洋第四十三航次科学考察任务新闻公告
十九次出海探矿寻宝,我就是在大洋中乘风破浪的姐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