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桑皮线:中国最早发明的外科缝合线
userphoto

2022.07.28 湖北

关注

今天很多人知道西医有缝合技术及缝合线,可能以为是现代才有的吧!其实啊,并不是如此哦,这个缝合技术及缝合线,古代中医早就有所使用了呢!它还是中医外科的一项重要发明呢!

说起缝合技术,顺便说下中医麻醉技术。

1973年,马王堆出土了《五十二病方》医学帛书3号长沙汉墓,是我国早期医学文献。《五十二病方》所记载的病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其中尤以外科病最为多见,包括了外伤、动物咬伤、伤痉(破伤风)、痈疽、溃烂、肿瘤、皮肤病和肛肠病。

其中有“金疮无痛”配方,之后记录麻醉药的性能和使用情况,白话为:“如果你喝酒,你就不会感到疼痛。疼痛减轻了,还有很多药要喝。没有疼痛,没有药物。这说明当时麻醉药的有效麻醉时间是已知的。有效时间过后,如有疼痛,可再次服用原剂量。如果你已经达到麻醉要求,不要服用更多。

汉末三国,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据《后汉书》记载:“……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既而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这是世界最早应用全身麻醉的记载。

《华佗传》记载的腹腔手术伤口愈合时间为“四五天”,与现代非感染性伤口愈合时间一致。

从东汉《神农本草经》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已经了解了杜鹃、乌头、仙女等有毒植物的麻醉作用。

隋唐时候,麻醉较为成熟,外科手术进入寻常生活。

宋元以来,麻醉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严格掌握安全用药,注意个体差异,尤其突出的成就是出现了局部麻醉。如《医宗金鉴》的外敷麻药,《华佗神医秘传》的吹喉麻醉药、黏膜麻醉剂和皮肤麻醉剂,等等。

元代危亦林整骨手术时强调:“整顿损伤,先用麻药服,待其不识痛处方可下手。或服后麻不倒,可加曼陀罗及草乌用好酒调些少服,若其人如酒醉,即可不加药,切不可过多。”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以及明、清时期的外科学家也都记载了相似的麻醉药,他们无不强调好酒与曼陀罗、乌头等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兼并应用。在掌握用药量、麻醉深度、防止事故方面,也多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和要求。

除上述主要为酒、药兼用外,还发展了单以草药进行麻醉者,窦材《扁鹊心书》(1146)的麻醉剂--睡圣散:“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则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山茄花、火麻花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一服即昏睡。”

日本外科学家华冈青洲(1758〜1830)于1805年使用曼陀罗花(按即山茄花)为主的麻醉剂,进行了阴道闭锁、乳癌、脱疽、唇裂修补等手术,被誉为英才豪胆,世界外科学麻醉史上的首创。然其麻醉处方源于中国。与《扁鹊心书》(1146)、《世医得效方》(1337)的用药并无明显差异,其手术也是中国外科史上早曾进行过的。

说起来,日本用的麻醉方是中国的,为什么却说是世界外科麻醉史的“首创”呢?

针灸麻醉是中国传统医学所独有的,唐代《集异记》记录了狄梁公精医术,尤妙针灸、外科手术。曾为一富室子选用脑后穴位,在针刺麻醉的情况下,摘除动则刺心痛的鼻端赘瘤,达到“无病痛”的效果。

图 中医麻醉手法

因此,这就是说其实麻醉及外科技术原本就是中医所有的,而非今天认为的“西医专利”!

事实上,西医当初有没有“医学”都是个问题,等到有了外科手术,也没有需要“麻醉”进行手术的想法。

19世纪的欧洲,西医做大型手术都是没有麻醉的!病人要在完全清醒的状况下看着医生切他们的肉,拆他们的骨,活活痛死的病人不在少数。

以截肢为例,医生趁着病人没反应过来,赶紧拿起锯子锯断残肢,然后从炉火中拿起一块烧红的烙铁,猛地按压在伤口处止血。

据说当时一场截肢手术最快只需要30秒,这个速度就算锯木头也锯不准,所以医生常常会发现多锯了一块或少锯了一块……

为了让病人们少受点折磨,医生们把“快准狠”作为自己的手术标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英国的罗伯特·里斯顿(Robert Liston)医生,根据记载,当年他能在28秒内卸掉病人胳膊,2分30秒内卸掉病人的腿,4分钟内切除一个45磅重的阴囊肿瘤。

罗伯特医生因为“手速太快”,曾不小心把患者腿旁边的睾丸一起切掉了,同时还把旁边助理的2根手指给切掉了,在现场观摩的另一位医生被罗伯特吓到休克,当场死亡,而患者和助理,也在第二天因为感染而死去……

最终三人都因伤口感染而死——这是一场致死率“300%”的神奇手术。

据说,直到1846年,一位名叫莫顿的医生出现,他首次采用“乙醚”作为麻醉剂(此前他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成功给一名患者拔了牙。

所以,我们要知道一点,那就是最早西方外科手术是没有麻醉的,全靠医生手速快。欧洲西医们当然也谈不上对人体结构有多么了解,那可真是用人命堆出来的经验啊!

中国古代倒是早就有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命名,也有了人体解剖图,对外科手术的一些处理情况也是很有经验的。

五代有烟萝子《内境图》。

宋代时,有了《欧希凡五脏图》和《存真图》对人体各器官进行了绘制。医生们对于人体的认知比前人更清楚。

元代危亦林等医生们更对外科手术的清洗、消毒、消炎等环节,有了更严格规定:手术后要“三日一洗”,而且“切不可使风入浮肿”,还要注意“止血消炎”。这些现代医学的基本常识,当时却需要几百年的时间,以多少实践成败为代价,一点一滴获取。

古代中医外科发明的清创缝合术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的开放性损伤,历代医家代有发明。

《五十二病方》中有用酒清理创伤的记载;晋代葛洪首创用盐水清理伤口,外敷蛇衔膏后再进行手术。

还有隋朝朝元芳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还有一种“线状法”,是传统的肠缝法。现代手术程序已经形成,据说肠造口术已经成熟。

《诸病源候论·金疮肠出候》载:“金疮肠断,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取鸡血涂其际,勿令气泄,即推而纳之。但疮痛者,当以生丝缕系,绝其血脉。”证明当时已经能做早期的断肠清创缝合包扎术。这应是世界上最早的肠吻合手术记录。

关于吻合手术的步骤,强调“针缕如法”虽未作具体叙述,但从另一段文字(见《诸病源候论·金疮成痈·肿候》)叙述的缝合法中可以看出其缝合首先以针线分层缝合以连续断肠,作鸡舌状之连续缝合,亦可作隔角状之8字缝合。

在缝合中还要注意分层次,别上下,针角大小整齐,松紧适当,使缝合紧密无际,勿令气泄,然后才可推入腹腔,缝合腹壁。对肠吻合术后护理,巢氏提出的具体要求,即术后必须作流体饮食,二十余日后方可吃半流质,百日后才可吃普通饭。他警告医患:若“饱食者,令人肠决漏”,在当时就难以救活了。

那么,中医外科手术都有了缝合术,用什么做缝合线呢?“桑皮线”就是常用的缝合线之一。

隋唐时代,除了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清创缝合术外,对缝合伤口的材料亦有了改进和提高。最重要的发明是使用桑皮线缝合肠管和皮肤,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且取得了良好疗效。

图 桑皮线:中国最早发明的外科缝合线

所谓桑皮线,即取桑树之根皮,去其表层黄皮,留取洁白柔软的长纤维层,经锤制加工而成之纤维细线。桑皮线不仅制作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且不易断折,更有药性和平,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作用。

武则天长寿三年,有人密告皇嗣李旦(即睿宗)“潜有异谋”。臭名昭著的酷吏来俊臣对李旦左右的人严刑拷打,逼他们供出皇嗣“谋反”的罪行。——此案例又见刘肃《大唐新语》卷五之《忠烈第八》,《资治通鉴,卷二百五,唐记二十一》长寿二年条,及苏颂《图经本草》均有转述。

《唐纪二十一》

周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

又有告皇嗣潜有异谋者,太后命来俊臣鞫其左右,左右不胜楚毒,皆欲自诬。太常工人京兆安金藏大呼谓俊臣曰:“公既不信金藏之言,请剖心以明皇嗣不反。”即引佩刀自剖其胸,五藏皆出,流血被地。太后闻之,令轝入宫中,使医内五藏,以桑皮线缝之,傅以药,经宿始苏。太后亲临视之,叹曰:“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即命俊臣停推。睿宗由是得免

【注释】①睿宗李旦,武周建立后,被降为皇嗣。②按胡注:时公卿不得见皇嗣,唯金藏等工人得在左右。③安金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时为太常寺乐工。④轝,古同“舆”,即车。⑤制桑皮线,要用撕的方法,剥去头层皮,在内层上选择比较粗的筋纹,撕下来,仍用原剥下的外皮,把细线包起来,从头到尾抹七次,就滑润光亮如丝线。盘起来,摆在轧口瓶内。用时在开水铫的口上熏蒸一下,就绵软如新。⑥停其狱,即不复推鞫。⑦睿宗景云中,安金藏任右武卫中郎将。玄宗立,擢右骁卫将军,爵代国公。    

资料说当时用桑皮线做了缝合手术。 

此外,还有其他记载用桑皮线进行缝合手术。

《医心方》为书名。日本·丹波康赖撰。三十卷。成书于984年(日永观二年)。刊行于1859年(日安政六年)。

《医心方》卷十八《治金疮肠断第七》里,曾引“万氏方”说:“……若肠已断者,以桑皮细线缝合,热鸡血涂之,乃令入”。

《删繁方》南北朝谢士泰撰。谢士泰《删繁方》上有“治金疮肠出方:去桑皮细线缝肠复皮,用蒲黄粉粉之。”

宋代郭彖(tuàn)·睽车志【卷一】:“霖窘迫,以刀自裁,收之不死,医者以桑皮缝合其创傅药,……”。

除见于《千金方》、《外台秘要》、《世医得效方》等记述外,明·于慎行《谷山笔尘》中介绍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案例:

明代陶宗仪《辍耕录·孝行》中有记载桑皮线缝合伤口:“邑人俞浩斋闻而过其家,视良吉胸间疮裂几五寸,气腾出,痛莫能言,俞为纳其心,以桑白皮线缝合,未及期月,已无恙矣!”

怎么做桑皮线呢?

“桑皮线”,就是取桑树的根皮,剥去外层粗皮,慢慢撕下内层筋纹,然后再把一根根的筋纹包裹在外皮中,把细线从头到尾抹七次,再取出来,让细线滑润如丝,收起放好。将这些丝线放入装有药水的小瓶中保持湿软,用的时候取出,在沸水的蒸汽上薰蒸一下,细线就绵软如新,穿入细针,就可以缝合伤口了。

“桑皮线”最大的优点是无需拆线,这种细丝会随着伤口的愈合而长在肉中,与人肉融为一体。

桑皮线取用方便,而且不易折断。不仅如此,桑皮本身药性平和,更有清热解毒、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因此法中断,现在人知道的很少。

话说,这种缝合线明显不是更好吗?还能够被身体吸收,不用拆线,省得留疤痕,可惜,遗憾的是又没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桑皮线——中国最早发明的外科缝合线(转贴)_范修文的博客
「皮肤癌切除术」皮肤癌术后重建
没屁眼也能治!古代外科手术的神奇超乎想像
外科200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
整形外科拆线☆科普篇
牙科缝合材料的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