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渗透
张宏润
湖南省桂阳县职业技术教育学校   424400
[摘  要]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德育渗透工作中,要进行全面规划,结合德育素材渗透德育内容;适当的德育评价,将更有助于德育渗透收到实效。
[关键词] 德育渗透;总体规划;德育类型;德育评价
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政治上的信念、信仰,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良好个性、社会公德。《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为全面实现初中物理的教学任务,在物理教学工作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全面发展。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抛砖引玉。
一、总体规化德育内容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结合德育内容和素材,选取合适的方法,有机渗透,与教学融为一体,整体规化,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
一是规划德育内容。如世界观、价值观、爱国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行为习惯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崇高的人生信仰,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是选取德育素材。不能德育渗透当成一种政治说教,要以德育素材为载体,让学生感知、体验,把德育的思想观念渗透进去,不是把德育的条文摆出来。
三是运用德育方法。德育过程要遵守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和方法,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实验、讨论、讲座、收看电视、多媒体、挂图、网络等,让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让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
四是德育内容序列化。将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素材按下表进行汇总、分类,按学期整理,把德育内容分层次教学,由浅入深,逐渐让学生理解德育内容,并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品德。
学期
德育内容
德育素材
德育方法和层次
八年级上
世界观:科技与环保
道德行为:爱护环境
干电池:报废后,里面的化学物质会污染环环境
谈话,初步养成
八年级下
世界观:科技与环保
道德行为:爱护环境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
讨论,养成习惯
二、德育类型和德育素材
1、科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物理学家和科学世界方面的素材,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时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在于奉献。如在讲授“牛顿运动定律”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给学生:“我就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偶尔拾到一颗美丽的贝壳,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在讲到光的传播“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从《牛郎织女》人类邀游寰宇的梦想,到今天我国“神七”问天,翟志刚神七完成出舱太空行走任务,组织学生收看电视与网络查询“神七”的报导,激励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愿望,立志献身科学研究的伟大事业。
2、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成就和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磁现象”中,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司南,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就有记载;“地磁场”中地理两极与地磁两极有偏离的记述,最早在宋代沈括已有记载,比西方早400多年;“磁悬浮列车”与中国高铁发展,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磁悬浮只有上海,武广高速铁路采用动车组的高速列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要告诫学生,我国虽在一些方面赶上或超出了世界先进水平,但在整体上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段距离,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志和责任,树立科学报国的理想。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例如:水的故事--生命的延续与工农业发展都离不开水,而工农业的发展又造成水污染等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物态变化、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等都是量变引起质变规律的实例;惯性、摩擦力、电热的利用与防止等对人类有有害一面和有益一面,可帮助学生树立“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 的辨证观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发生熔化和凝固的关键点,其间渗透着量变和质变;密度、电阻深刻表明了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教材,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由此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道德品质的教育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性格和气质,遵守社会公德,教材中有很多德育素材,需要教育工作者挖掘德育思想,积极引导学生。
激发学习兴趣。比如,讲“光的反射”,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通过对比实验以及体验在黑夜看清自己的脸,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乐趣和光的反射的运用。
注意环境保护。如在“干电池”、“ 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中,让学生进一步懂得,废旧电池等物品对环境的危害,教育学生做环保卫士。
养成良好行为。如,由于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时,教育学生文明燃放烟花爆竹、到夜深时注意控制音响的响度等。
讲文明讲礼貌。如,在 讲授“力的作用是相互”时,引用陶行之的一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以此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与人相处、相互帮助。
三、德育渗透评价机制
为使德育渗透收到实效,教学中应有相应的评价机制,以活动、讨论、讲座等多种方式和方法,或者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或者阶段性专题讨论,或者结合一些地方由于工业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分析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这种种由学生参与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激励学生真正去体验爱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不仅会读书,还且会做人。
[参考文献]
[1]黄超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S].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王霁.哲学与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立德树人”
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的路径
张水菊: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德育教学实践运用“四法”
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物理教学中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方法
初中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