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年仅一个奥运冠军!人口大国印度为何却是“奥运小国”?


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运动员迪皮卡·迪皮卡(蓝衣)与巴西舞者一起跳舞。


据2016年6月的统计数据,印度人口达13.26亿,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印度,在奥运会的表现却让人震惊!近35来印度取得的奖牌(注意!是奖牌,不是金牌)屈指可数:从1984年洛杉矶到巴塞罗那连续被剃了3届光头后,印度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取得了突破,不过仅取得1枚铜牌;2000年悉尼依旧是1枚铜牌;2004年雅典获得一枚银牌;2008年对于印度来说是奥运大年,除了得到几十年来的第一枚金牌外,还有两枚铜牌;2012年印度整体有所进步,获得2枚银牌,4枚铜牌,可谓历史最好成绩。




印度是除中国外,综合实力增强最快速的国家,在21世纪,两个亚洲超级大国将展开全面较量。可印度的体育水平与其人口现状、综合国力为什么不成正比?


印度宗教盛行,国民多受教条教规的束缚。受印度教影响,印度人素食者比例高达50%,肉食者中,印度教的教徒不吃牛肉,高等级种性连猪肉都不吃。即便是素食者,植物蛋白的摄入量也不足。因为印度大部分地方不适合种大豆和花生,这两种农作物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饮食习惯关系一个人、一个民族的健康状况。可以肯定的说印度人身体素质落后于中国,也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的运动员,虽然个子不高,但是体能很好。根据联合国2013年《人类发展报告》,印度儿童不足标准体重的人数比例达42.5%,营养不良问题凸显;根据国际粮食政策研究室的《全球饥饿指数报告2012》,印度粮食问题严重程度名列全球第15。一个国家连维持国民的基本能量的粮食供给都无法保证,蛋白质供应从何谈起?另一方面,印度又以胖为荣,“说你胖了”是句恭维话,说明你看上去很健康。在这个国家看到年长的印度人大腹便便很平常,到处都能看到印度人排队大吃麦当劳或其他加工食品。



婆罗门的恒河祭


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差不多,都崇尚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都讲求“守戒,苦行,虔信”,虔诚,以及繁多的礼仪和祭祀活动,这与体育崇尚参与、竞争、拼搏的精神是相抵触的。一个天天吃肉、在运动场挥汗如雨的婆罗门(印度最高级种姓),一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婆罗门。印度教的教义强调精神世界,肉体是只是灵魂的载体,也是灵魂最后解脱的障碍,所以高种姓的卫道者们不会用高能蛋白质来娇纵自己的身体,也不会刻意强身健体。吃素和鄙视体力活动使印度的富裕阶层难以把他们自身的营养优势、社会地位和金钱优势转化为体育运动的能力。而高阶层人群遵循的这种生活方式,又自上而下地深刻影响了印度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很多新兴的中产阶级即使不是出生婆罗门也极度鄙视体力劳动。从事体育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信仰,这是冒天下之大不讳。


印度的民间文化也窒碍了体育发展。当地大部分家庭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当医生、工程师、会计师,即使在体育上表现出色,也会被家人邻里劝阻,以致无法参加高水平赛事。当全世界目光每每聚焦奥运会时,印度国内却从未形成“奥运热”。每届奥运会期间,新德里的大街小巷,很少见到摆放在外面的电视转播奥运比赛。与印度人聊天,十有八九都表示没看开幕式。虽然当地媒体没有漏掉奥运会的报道,但各大报刊只是转载西方各大通讯社的照片、文章,鲜有自己的现场报道。以至于当雅典奥运会期间,拉·拉托尔为印度赢得历史性的一枚银牌后,他的父母妻儿通过亲朋好友的转告才知道——拉·拉托尔出名了。


印度近年经济急速发展,科技显著进步,但政府资源却集中在探索太空计划等项目上,对体育重视不足。2014年索契冬奥会,选手凯沙文的参赛经费不是由印度政府支出,居然是靠众筹所得!简直是众筹领域的一次创新!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印度代表团


竞技体育水平说到底两个方面有关系:一是国家意识 一是经济水平。两者具备其一,通常都不会太差。两者都具备的毫无疑问都是体育强国。很遗憾!印度属于两者都不具备的。


《今日印度》报2010年刊文中,印度体育局官员毫不犹豫地表示:从体育文化的角度看,印度已经被中国甩在了身后。相比之下,印度的运动项目基础并不广泛,运动员的将来也得不到保证。印度官员估计,中国每年向体育事业投资约7.5亿-10亿美元,中国的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印度的体育预算却低于500亿卢比,也就是1000万美元左右。除非印度的体育预算能够得到增加,否则印度现行的体育体制只能诞生与之相匹配的运动员。


有不少中国媒体称,印度历史上只拿过一枚奥运金牌,其实是误导!根据国际奥运会官方资料,1900年印度首次加入奥运会,此后116年间曾经夺得过9枚奥运金牌,大多来自男子曲棍球,这一成绩足以让印度自称为奥运史上曲棍球第一强国。1928年到1964年,他们夺得8届奥运会的7枚男子曲棍球金牌(仅1960年失手)。本来曲棍球是强项,但是后来逐渐大家都去打板球了……于是曲棍球不行了。在雅典,印度曲棍球队只获得第7名。而板球又不算奥运项目,所以渐渐印度就没什么强项了。同印度人聊天,若问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回答十有八九会是“板球”。走遍印度各地,无论稚气孩童还是耄耋老人,无论贩夫走卒还是达官贵人,只要提到板球,无不眉飞色舞,津津乐道。新德里公园里随处可见挥着板球拍嬉戏的年轻人。板球在12亿印度人心目中的地位,如足球之于巴西,橄榄球之于美国,只要印度在国际比赛上赢了一场板球赛,马上举国欢腾,歌舞升平。



2011年,第十届世界杯板球赛决赛中,印度队夺冠。


在过去35年里,印度只出过一个奥运冠军。他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项目冠军阿比纳夫·宾德拉,一个“富二代”。之所以强调宾德拉的“富二代”身份是因为,射击是一项花费巨大的运动。而印度发展体育事业不靠举国体制,很多体育项目得不到国家的资金支持。运动员只能自己出钱,宾德拉的成功和他的家境有很大关系。他的父母是一家高科技公司的推销商,这家公司的营业额达30亿卢比(约3亿人民币)。


美国福布斯杂志2012年公布过一项美国家庭培养出奥运冠军的费用统计。其中,射击的培训费用最为昂贵。专业射击手平均每天发射500至1000枚弹药,每25枚子弹价值大约16美元,这是世界纪录奥运五连冠运动员罗得金(Kim Rhode)的训练纪录。平均来说,一天完整的训练费用是400至600美元。枪支的价格大约是6000美元至3万美元不等。罗得金花费在她枪支的费用是2万美元。根据罗得金自己的叙述,她目前在射击上的总花费已超过三百五十万美元。这些还只是2012年的价钱。福布斯杂志提醒美国家庭:要事先了解不同体育项目的费用情况,在培养孩子体育特长时要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慎重选择。


印度内政部长Rajnath Singh在2015年4月说,印度不仅要成为经济超级大国,而且要成为体育超级大国。

对此,网友是一边倒的吐槽评论:

★首先,政府应该学会尊重运动员,一半运动员是饿死的,一半也是吃不好。

★我碰到过许多连一杯牛奶都没见过的国家级运动员。

★印度政府应该向中国学习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合理的训练,合理的膳食,无政治干扰。

★难道运动员指望印度民众免费养着吗?哈哈

★让他们像我们一样自己去赚取生计。

★印度政府可以向中国学习很多东西,但是把运动员拿来做宣传并非其中之一



班加罗尔翻新后的体育馆


自2012年伦敦奥运会历史性地赢得了6枚奖牌之后,印度表示:希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再创辉煌。本届里约奥运会共有28个项目,印度只参加了其中15个项目,而且其中一半项目印度从未得到过奖牌。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部印度电影《灵魂奔跑者》,该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有“飞翔的锡克教徒”之称的印度传奇田径/短跑运动员Milkha Singh(米哈·辛格),经历了家破人亡、印巴分治(印度内战)以及无家可归,但他战胜了种种磨难,最终成为了印度最具标志性的运动员。辛格的最好成绩是在1960年奥运会上夺得第四名,但这已经是印度田径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至今仍是。为此,辛格在印度成为一个体育图标,被形容为“印度有史以来生产的最优秀的运动员”。

作者:犟萝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运动员拿下一枚奥运金牌:奖励超 1 亿卢比 还有公务员工作
23岁小将勇夺奥运首金!对此,印度网友是个什么态度?
日常谈印度(八):懒死也不想动,这么累
奥运军团赞助商盘点
印度派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奥运代表队 队服也很美
敦煌壁画上的“奥运项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