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渐行渐远的老手艺人之七旬补鞋匠
 本帖最后由 杨林林 于 2013-7-26 10:06 编辑

       曾几何时
  一声声“磨菜刀,锵剪子呢”浑厚绵长,久萦于耳。
  曾几何时
  在多少小巷口,总能逢着一两个补鞋师傅,一双双旧鞋在他们手中焕发新颜。
       如今,街头巷尾这些老手艺人的身影越来越难寻,曾经熟悉的场景已经变成了较为难见的一幕。
       如今,他们渐行渐远,老手艺面临着后传无人的局面。或者有一天,这些老手艺我们会难以再见。

       本期拍摄主人公是四川资阳的70高龄街头补鞋匠邹昌华的故事。

       邹昌华现年已经70岁高龄了,这着实让很多见过他的人不相信。邹大爷年轻的时候是一把好手,在年轻的时候他做过石匠、泥水匠、木匠,很多技术活他都会。
       但岁月不饶人,曾经的壮小伙也慢慢进入暮年。邹昌华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已经做不动石匠这些体力活了,他便拾起父辈的旧业:做一个补鞋匠。这些手艺对于邹昌华来说并不陌生,他的父亲就是以此为营生养活一家人的。邹昌华对于修鞋技巧,从小儒目染,虽然隔了几十年,虽无法再得到父亲的指点,但是操作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邹大爷爱专研,头脑也够用,别人做过一遍,他学着做,很快就学会了。
      不知不觉,邹昌华已经坚持了十几年。
      如今,儿女早已长大,孙辈都已成人,本该好好休息的邹昌华,却不愿意歇下来。他不喜欢打牌娱乐,帮街坊邻居补补鞋、修修伞,方便大家的同时,也给儿女们减轻点负担。




七旬老手艺人邹昌华

今天的生意不是很好,在我与老人交谈的半个多小时里没有人来修补,邹昌华叹了口气:“上午到这会儿只收入了7块钱“。

手头接过了活,邹大爷便就忙了起来。首先他得先把鞋子用铁刷磨出接触面,以便胶水粘合。老爷子做事很细心,稍微有点没弄好,都要返工再做。



再一次问起一个熟悉的问题:你准备什么时候就不出来修补了?邹昌华说:等到做不动了那天!
   “以前好多一起修鞋的‘老革命’没有多少人还在干这个行当了,老了,好多人都干不动啦。一不注意,以前常常见到的小巷子口口上的老头子就没摆摊了。老伙伴少了!”此处,我分明能感受到邹大爷有些哽咽。


这是一双饱经七十年风霜的手,见证了这风雨变幻的七十年,也正是这双手,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方便了生活。


这边活还在进行中,一位大爷走过来要修把伞,邹昌华打开伞看了看:这伞坏的有点严重,可得花点功夫。他让那位大爷第二天来拿。


老人总是会很多,上拉链这些细致活也没有问题。

老人默默在在大树下,摆着摊子,老手艺在他手中传承。邹昌华也有着深深的担忧:等到我们这老的一辈做不动了。

补鞋机上的线断了。老人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把线穿进针眼,我想帮老人忙,老人笑笑说自己能行,可最终还是没能穿进去。

天色渐渐暗了,老人已经有些看不清,他从箱底拿出老花镜带上

因为附近住户让老人帮忙照看下停在摊子边的车子,加之老人要寄存些东西在住户那里,今天老人收摊的时间比往日晚了半个小时,时针指向晚上7点,邹昌华说:“老太婆肯定在家里盼着呢,平时早就回去了。”
   他决定先收摊子,再等住户回来。此刻,老人的心已经飞回了那个儿孙满堂的温暖家庭。


住户回来后,邹大爷也收拾妥当了,他在淡淡的暮色中向家走去,他的身影和三轮车渐渐消失在人流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身份|剃须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艺
农村修鞋匠,渐渐消失的老手艺人|阿兮随笔
渐渐消失的中国手艺人
邹昌霖竹画
“双闪”华昌车队 带空巢老人赏花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