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不该禁的2本古书,清朝因此走下坡路,欧洲日本却靠它们富强

前言

1840年,英国用枪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国门,中国被迫打开近代史的“第一页”,此后历史每翻动一页都写满了屈辱和辛酸。

国人喜欢将鸦片战争当作清王朝乃至整个中国的转折点,但结合当时的国内外局势,清朝的衰亡始终有迹可循。

早在王朝统治者下令禁止《天工开物》和《海国图志》的时候,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统治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明朝乱世下的大胆尝试

如果只是简单概述《天工开物》的性质,很多人并不能感受到它的价值和意义,只有深入了解此书的创作背景,才能领会文字之下的“厚重”

要讲《天工开物》,就一定离不开作者宋应星。

他生于明朝万历十五年,是个官宦子弟,自幼接受了那个时代里最好的教育资源,却在科考上碰了壁,仕途始终不见起色。

如果只是单纯的科举不中也就罢了,偏偏他处于明朝国运疯狂转折的时期,也就是史上很著名的事件“万历怠政”

万历皇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满怀大志。

可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开始,他就沉湎于酒色之中,身体和精力都每况愈下。

对于朝政逐渐懈怠,上朝的积极性大减,平常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就是靠太监颁发谕旨。

朝臣们可以理解万历皇帝偶尔翘班的心思,却没想到他的“摆烂期”格外得长。

当时的礼部主事卢洪春都对皇帝的消极怠工看不过眼,上书道:

“帝日夜纵饮作乐……”

同年,朝中爆发了“国本之争 ”,大臣们多支持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可万历皇帝更喜欢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其宠妃郑氏的儿子,出生后就备受宠爱,是万历皇帝心中第一太子人选。

为了扶持心爱的儿子当太子,万历皇帝和朝臣们对抗争执了数年,最后无奈妥协,立了朱常洛为太子。

即便大局已定,万历皇帝还是“偏心”得厉害,下旨户部确保福王的庄田“务足四万顷之数”,否则就不让福王离京就藩。

福王的田产远超正常王爷该有的规制,自然是一片反对声,万历皇帝又因为户田之事和朝臣吵了七八年。

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对福王确实拳拳慈父心肠,有皇位就给皇位,没皇位就给田产,总之不能亏了宝贝儿子。

在万历皇帝看来,这些都是他的家事,朝臣一再反对实在讨厌,可又不能把内阁大臣们都杀了。

吵得时间久了万历皇帝彻底怠政,直接罢朝不干了,不理朝政就是他对朝臣们最大的“报复”

从万历十七年(1589年)起,万历皇帝就躲在宫门里不出来。

不理朝政、不见朝臣、不郊、不庙、不批、不讲,将罢朝进行到底,整整持续了近三十年!

万历皇帝的“斗争行为”直接导致国家群龙无首,明朝的政府管理体系陷入瘫痪,奸臣宦官大行其道,官场越发黑暗。

宋应星就饱受了各种世态炎凉,对朝廷心灰意冷后远遁县城教起了书,专心治学。

而真正让他萌生著书念头的,是一篇《论天下三大病根》的奏议。

因为朝政混乱,官员也多是尸位素餐之辈,有一个叫陈启新的武将看不惯朝中的乱象,为了点醒世人、匡扶大明社稷,就上表了奏议《论天下三大病根》。

称国家当下内忧外患,危机四伏,应当及时肃清朝纲,重整军事边防。

奏议句句直中要害,一经上书就得到了皇帝的重视,却也引起了其他官员的不满和敌视,因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最后不仅没能真正帮助到江山社稷,反而加剧了朝廷的分裂。

宋应星远在市井,都耳闻了这场“争斗”,生出了空谈误国的感概。

心道与其各执一词,将精力和口水浪费在党争上,还不如做些利国利民的实事。

他既然为人师表,专研学问,何不写一本真正能够促进大明朝发展实业的著作?

世界百科全书惨被禁

所谓“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

不仅仅是读书人,宋应星想要天下人都知道粮食如何生产、蚕丝如何造布、陶制如何烧制、兵器如何打造……

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处于高度发达的阶段,在社会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所以宋应星走出书斋、接触社会,深入了解各行各业,穷经皓首终于有了《天工开物》的问世。

此书详细记录了明朝社会背景下所有农商手工业的科目:

机械、砖瓦、陶瓷、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先进生产技术全部囊括其中。

图文并茂,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

更难得的是,书中还对相关技术给出了科学的数据和理念阐述。

直接就能帮助到生产实践,不再是简单的科普类书籍,是真正能起到指导作用的实用类教科书。

然而山河动荡,还没等到《天工开物》全部出版发行,明朝就灭亡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军入关,皇帝自尽。

残留的明朝皇裔在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宋应星就一直跟随,坚持反清复明。

只可惜在清军的强攻之下南明政权也灭亡了,宋应星的哥哥服毒殉国,宋应星则拒绝了清朝的授官,隐居避世,至死都不曾剃发蓄辫。

至于凝结了宋应星半生心血的《天工开物》,也进入了“尴尬生存阶段”。

刚发行的时候明朝江山就已经沦陷大半,少有人知晓;

再加上书里面记录的都是实业技术,知识分子更偏向四书五经,即便知道这本书也没有兴趣去看。

清朝建立后,因为《天工开物》对农生有利,曾被出版发行过,却因为里面存在很多对满清不敬的字眼,引起了上位者的不满。

清朝本就大兴文字狱,这种白色政权恐怖之下,前朝人所著的《天工开物》自然成了忌讳,被官府列为禁书。

这一禁直接断了《天工开物》的活路,更阻断了清朝的“实业发展路”

《海国图志》的遗憾

1840年的鸦片战争,直接击碎了清朝统治者的大国梦,更震醒了千千万万的国人。

各阶级人士虽说立场不同、观念不和,却都纷纷踏上了实业救国之路,学习借鉴海外的先进科技。

林则徐的虎门硝烟成了战争的导火索,被贬官到伊犁,途中遇到了中年失意的魏源。

两个壮志未酬的人结为知己,谈到朝中局势和家国未来,两人都忧心不止。

林则徐深知此次伊犁之行生死难料,就将最大的遗愿托付给了魏源:

“吾搜索多年资料,欲编一部海国图志,以增强国人之眼界,今托付与你。”

魏源以十二分的郑重接下了这个任务,期盼此书真的能改变清朝之困局,正如他在《海国图志》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

“何以作书?为以夷攻夷,为以夷款夷,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1847年到1854年,魏源将《海国图志》扩充到百卷本,系统而全面的记录了西方各国的历史经济、地理政治和各种先进科技的制造使用方式。

《海国图志》的内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魏源期盼国人通过这本书能认识到在清朝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能看到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车水马龙,是接触世界近代化的最好窗口。

然而《海国图志》却遭受了和《天工开物》一样的命运,出版后不仅没能得到清朝统治者的重视,还被列为禁书。

读过《海国图志》的官员们都觉得此书满是狂悖之言,什么“师夷长技”

大清泱泱帝国,只有别人学习我们的份,哪有反过来学习他们的道理,简直是“溃夷夏之防,为乱阶之倡”,有辱斯文!

清政府和广大官僚阶级依旧做着因循守旧的梦,空度岁月,任由西方列强们将下一把“屠刀”挥下。

当时真正注意到并明白此书重要性的还是邻边的国家日本,《海国图志》引入日本后就被翻译发行,争相传阅。

日本政府通过此书了解到了海外的国情,深知发展科技的重要性,因此大力学习借鉴西方科技,踏上了科技兴国的道路。

当时翻译《海国图志》的一个日本学者,都忍不住在序言中写道:

忠义之士写的书没能得到本国君主的重用,反而被异国它邦的日本奉为瑰宝,实在是同情魏源。

直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自诩大国的清王朝败给了“弹丸之地”的日本。

战场上的惨败惊醒了国人的“千年迷梦”,原来我们真的落后了!

清政府和官员们开始着急改革创新,以维护他们的统治和尊严,却迟迟不得要领。

讽刺的是甲午战败后,日本首相以胜利者的姿态踏入中国的领土,大臣李鸿章请教他强国政策的时候,对方只轻蔑的说了句:

“去看《海国图志》。”

可以说,从《天工开物》到《海国图志》,清朝统治者有太多次改变国运的机会,然而都白白错过了。

早在明朝时期,中国本土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却被封建制度下的“重农抑商”给扼杀在了摇篮里。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自十七世纪先后传入海外,大大促进了日本的手工业发展;

对欧洲国家的机械业、制造业等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加速了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可国内却将《天工开物》列为禁书,闭关锁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虚幻荣耀里固步自封,逐渐落后于时代而不自知。

至于《海国图志》被禁,更是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它没能唤醒国人麻木的灵魂,反而让日本人得以开眼看世界。

日本作家井上靖在讲述日本时代的发展史时,都将日本的崛起归功到了中国身上,因为我们放弃的,正是他们最难求的。

可以说,清政府禁书千万万,其中最不该禁的就是《海国图志》和《天工开物》,以至于王朝埋头走上下坡路。

除了盲目自信的禁书行为,深究清王朝的灭亡根本,会发现是封建制度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史上任何封建专制的政权都摆脱不了灭亡的最终命运。

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模式和人在社会中的分工就会随之演变,固化的封建体系束缚了社会发展的脚步,唯有政治体制改革才是彻底破解亡国困局的根本手段。

然而发展商品经济、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又会触犯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封建政权的统治目的相违背,注定不会被采纳。

所以最终只能被人民用武力手段强制推翻,结束封建王朝的数千年历史轮回。

结语

《天工开物》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明朝时期的“世界级百科全书”,代表了当时科学界的最高水平;

《海国图志》摈弃了“天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拓宽了认识世界的视野,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时代箴言。

只可惜这两本产于中国本土的科研巨著,最后却在别的国家广为流传,带动了他们的生产活动发展,令人扼腕!

可见无论何时,都不能忽视书籍的作用,读书培养人们的知识和智力,为国家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尤其是身处世界之大变局的今天,书籍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和书籍挂钩的是文化,我们要学习外来优秀文化,更不能忽略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天工开物》和《海国图志》的遗憾绝不能重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进,自信与发展同行。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扔掉的宝贝,日本人捡到后称霸亚洲
魏公公不过是郑贵妃、李选侍的继承人,阴狠歹毒全来自万历|文史宴
解密历史上著名的移宫案,历史终归还是选择要走的方向
《饥民图说疏》惊醒神宗“醉梦”
明朝的文官集团有多令人作呕?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坐看明朝灭亡|文官集团|朝政|朱元璋
笔记类《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卷上作咸第五盐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