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话也得有技巧

说话也得有技巧

 

说话乃是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基本标志,由于话语的进步,又有了文字的发明和问世。依照汉字的造型解释,说字是言字旁加一个“兑”字,意寓说了就要做,就要付诸于行动;话字是言字旁一个“舌”字,当然是指人的话是要用舌头说出来的,没有了舌头,人是无法说话的。

综合起来,说话一词的本意应是:人们通过舌头由口里发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或者见解,而且应该在行动中予以兑现,说了就得做到。

说话既然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自然就有一定的讲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同样的事情、同样的话题,但是只要调整一下语气,颠倒一下顺序,变化一下事件和场合,也就是说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产生明显的不同的实际效果。故而,就有了“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的结论。

孔子曰:“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著名作家朱自清也曾讲过:“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从而可见说话方式的重要性。

国人对于说话的基本态度有四种,一是忘言,噤若寒蝉,“将嘴挂在墙上”,怕惹是生非,其实是根本做不到的,终究还是免不了说话。

二是慎言(寡言),小心说话、少说话,少出错,这种多半由性格所决定的方式,有时还是会“破戒”的。

三是修辞,口里说的天花乱坠,心中却不尽其然,语言修饰的倒教人难以相信了。

四是直率,心里怎想,口里怎讲,言行一致,不会打弯,倒是经常惹得某些人心情不爽。

是人就得说话,长时间的不说话,人会疯掉的。然而,有的人说话娓娓动听,使人感到舒服;有的人说话尖刻锐利,使人感到难受;有的人说话肮脏龌蹉,使人感到厌恶。

由此看来,说话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有人可能会问:我们天天都在说话,难道还不懂得怎么说话吗?是的,还真是这么回事。

鲁迅先生在一篇杂文里讲过一个故事:某家一天为儿子满月庆贺,四邻五舍的亲戚朋友到家祝贺。多数人都说:这孩子福大,长命百岁……。可有一人却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要死的。结果,招来一顿痛打。

这就是不会说话的结果,他说的未必就是假话、谎话,因为人到百岁,也确实逃脱不了一死,但不能在此时此地此场合说啊。而那些说“长命百岁”的话,未必就是实话,但人爱听啊,因为很适合此时此地此场合嘛。

心直口快,不加修饰的有啥说啥,固然为多数人所喜欢,可在某时某事、某种地方、某种场合不见得都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得罪的人的恰恰正是这种不讲技巧的说话方式。我也曾有过类似教训:当年在职时,有位上司找我为一案件说清,我却直说“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但得罪了这名上司,还被人家将案件调走作了党政处理,并给自己的“异地交流”奠定了基础;更有一位上司直接找我要报销他就餐票据几千元,我回答是“我从未在单位报销过吃饭发票”,给人家一个大红脸,后来见面不理睬我……。

当时如果换成另外一种说法:对说情的上司答复——“请领导放心,我一定让主管案件的副检察长再核实一下证据,绝不冤枉好人”,结果可能就在“再核实一下”中了……;对要“报销”的上司答复——“最近财务上没钱,等款到以后给您解决,请领导放心……”,结果可能就在“款到以后”了。总之,这样说话绝对不会当下就给领导一个难看。

现实的社会告诉我们——说话得有技巧,说话也有艺术。“话要说得巧”、“话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这些都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处世绝学——应酬学
《受用一生的场面话》
有一本书叫, 每天10分钟口才课
[转载]关系学:社交中几种有用的应酬技巧(1)
浅谈酒桌上的礼仪
和别人打交道,最难是这两个字!会这3条经验,轻松破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