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死观的探讨

生死观的探讨

窦 旭 民

 

    生生死死乃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别想逃脱这一关口。自古以来,有多少皇帝天子、达官贵人,亦有多少装神弄鬼的世间能人,都企图寻找灵丹妙药,期望长生不老,可有哪一个成功了呢?还是老老实实遵循自然规律,珍惜活在世间的百年时光,最后安安宁宁地归顺自然,离开人世。古往今来的争论中,有的人惧生,有的人怕死,对生死的看法各持不同意见。

    死是早晚的、必然要发生的事情,而生却是不同的。人一出生,即为生命,生命赋予人类神圣的责任。生——不仅仅是为活着而活着,要活的有价值。对人对己对社会,让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才有光芒,才有价值。唯有这样,才不枉一生,才是没有虚度年华。然而,辜负了生的意义便是自己的错。如果为了死把生的时光都给荒废了,那生便失去了所有的意义。因此,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必须要多为生而奋斗。

    由于工作关系,我一生中曾多次参加过人的尸体解剖。起初,面对那冰冷的尸体,我还是有点胆怯,不敢上前查看。可当我看到人家二十来岁的女法医(实习生)潇洒利落的解剖技术,一下子也增强了勇气。一个军人出身的男子汉,难道还不如一个姑娘家吗,从此我便再无胆怯之感了。

    我记得那次是解剖一名十八、九岁的涉嫌盗窃的女子尸体(在看守所关押期间死亡),实习的法医是西安医科大学法医系一名女大学生。她高高的身材,身着白大褂,显得精干利索。只见她一把手术刀下去,就将尸体腹腔划开,然后逐一提取内脏器官(做为检材),当取出子宫时,她还开玩笑地说:这是创造伟大生命的摇篮;当锯开尸体头颅骨盖时,她又调皮地问大伙:看这像不像一个小碗……。由于她的这一系列举动,使得我们这些现场监督者和所有的现场参与者都解除了胆怯或者紧张,十分顺利地完成了尸体解剖任务。

    我其所以说到这些,就是想证明一个道理:死人是不可怕的,死后的人任人摆布。

    其实,人死是简单的,人生是复杂的。生不足惧,死不足悲,可悲的是人一辈子活的窝囊,活的没有光彩。死的没有念想,死的没有其所。

    既然人们生生死死由不了自己,那就该认命,就该听从命运(其实也就是大自然)的安排。一味追求长生不老,妄图永活世间是不可能的;而悲观厌世、不珍惜生命、动辄就想自杀离世更是荒唐可笑的。我们知道,在这大千世界之中,芸芸众生群里,一些人活得无比幸福,一些人则可能生不如死。不管是哪种,都是一个个生命在闪耀着光芒,只有这光芒像流星一样消失,才是一个生命的终结。只要光芒不灭,就该继续闪耀。也可能无比幸福的生命光芒闪耀的时间不够长,而生不如死的生命光芒却顽强地闪耀、闪耀,其时间远远超越了前者。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的,人的生命的确是有限的。

    如何度过有限的人生,各人的做法就不一样了。有的人就想抓住有限的人生,好好享受一下,故而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使劲敛财,满足私欲,甚至使用不正当的手段,为所欲为,死了不后悔,这也算是一种生死观;有的人只想平安稳定,不冲锋、不争先,明哲保身,能够满足一般需求即可,寿终正寝离开人间,这也算是一种人生观;有的人则不甘落后,不满足四平八稳的生活,总在创新,喜欢挑战现实,活着就要拼命干,奋斗到死不遗憾,这应该也是一种人生观,是一切有志之士的作为,——我敬佩!

    我们应该用心把握生,郑重面对死。让生幸福,让死坦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谈道家的自然生死观
生和死的限度,不在时间,而在把握之中
如何借老子智慧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学会在逆境中茁壮成长,逆境终能让你的人生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无悔人生
《秦明·生死语者》让尸体“开口”说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