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案例A009——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小建中汤方证案

胡希恕经方医学系列学习案例A009——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之小建中汤方证案

胡希恕先生医案;

陶有强医师分析


李某,男,46岁 病案号:181985


1965年11月30日初诊:10多年来胃脘部疼痛,近来加重,在当地中西医治疗无效,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化瘀之品。西药治疗无效,动员其做手术,因惧怕拒绝手术而来经治疗。近症:胃脘刺痛,饥饿时明显,背脊发热,午后手心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苔白舌尖红,脉细弦。X线钡剂造影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面积0.4×0.4cm2


处方:桂枝9g白芍18g生姜9g大枣4枚炙甘草6g饴糖(分冲)45g


1965年12月3日二诊:疼减,手心发热亦减,但仍胃脘刺痛,背脊发热,大便日行一次。上方加炒五灵脂6g,元胡粉(分冲)0.5g。


1965年12月9日三诊:胃脘痛已不明显,唯食后心下痞,四肢发凉,夜寐不安。将返东北原籍,改方茯苓饮(茯苓15g党参9g枳壳9g苍术9g生姜9g陈皮30g半夏12g),带方回家调理。


分析:患者胃脘痛10余年,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效,而中药多是温中理气,活血祛瘀之品,亦在常理常法之中,因此值得进一步探究。


胃脘痛,饥饿时明显,多属虚证,况胃脘久病,脾胃虚弱可知;又身冷畏寒,大便溏薄,苔白脉细弦,证属里虚寒。


有两组症状需要关注:其一是脊背发热,午后手心发热,辨为虚热,本质在气血虚亏不足,而见心悸、头晕;另一组症状是汗出恶风,畏寒,口中和,兼表虚见证未解。


表里不和,虚寒脘腹疼兼虚热诸症,六经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辨方证为小建中汤证。


小建中汤为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化裁而来,转桂枝加芍药汤之攻为温补,主治里急腹痛,兼见悸、烦等诸虚(热)症候表现。如《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第13条“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虚劳为虚损不足之病症的统称,余诸症皆为血虚及虚热征象。


胡老讲过,太阳太阴合病时,治当两顾或先救里,本案里证并不急迫,法当两解,徒施温补或理气血,不但使表邪得纵,还会补虚恋邪,乃至于引邪入里。本例治方较前有捷效者,关键在此。小建中汤,所以谓之“小”者,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里驱寒的大建中汤比较为“小”也。


因其久病且表现为刺痛,局部辨证为寒凝气滞血瘀,因此在整体用方基础上据证加入炒五灵脂化瘀止痛,元胡粉少许分冲温通止痛。元胡味辛苦温,功善活血、利气、止痛,李时珍推崇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通气血分的温性止痛良药,对脘腹寒痛尤为效捷。


三诊时,胃脘痛已不明显,以中虚脘痞,继予茯苓饮加半夏调理善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希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 胃脘痛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经方大师胡希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胡希恕方证辨证应用:小建中汤方证 | 陈雁黎老
二陈汤合左金丸加味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小建中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