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一得】用得好,用得巧,经方在儿科。(连载二)

按语:很多同仁在分享时都说“管窥之见”或“愚者千虑”等等,虽是自谦,但文辞确也鲜加修饰,不过,朴实的文字难掩其实践智慧的光华,反而让人“得意而忘言”,我们就从这些平实的文字中一起领略作者那份学用经方的经验和喜悦吧!

本文选录孙健医生《经方治疗儿科疾病经验》一文,原文分“儿科常见疾病的辨证”、“中药保留灌肠在儿科的应用”以及“病例举要”三个部分,今预将第一部分分两次刊出,二、三部分合并刊出。并在此感谢孙健医生的无私分享!

正文:

(二)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西医疾病包括:肠淋巴结肿大、肠炎、痢疾、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等。

1、小柴胡汤证

患儿表现:咽充血、腹痛、腹胀、呕吐、腹泻、发热或不发热、苔白、脉弦数或浮数。

辨证要点:咽充血、腹痛、腹泻、呕吐、腹胀。

辨证分析:咽充血、腹胀、呕吐、发热为少阳;辨为少阳之小柴胡汤证。

西医诊断的肠淋巴结肿大之腹痛、腹胀、呕吐等都可见上方证。

《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229条:阳明证、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多、胸胁满不去者,予小柴胡汤。

《伤寒论》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方药:柴胡12克,生半夏6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若腹痛重加白芍,有消化不良或粘液,粘血便加大黄,口燥唇干、发热加生石膏。

2、小建中汤证

患儿表现:腹中急痛、鼻塞、流涕、汗出或无汗出、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腹中急痛、鼻塞、流涕。

病证分析:腹中急痛为太阴;鼻塞、流涕为太阳。辨为太阳、太阴合病之小建中汤证。

《伤寒论》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西医诊断肠淋巴结肿大多见上证。

方药: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白芍18克,饴糖20克(冲服)。

煎药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3、茯苓饮证

患儿表现:腹胀、大便溏稀、大便酸臭或便秘、苔白腻、脉沉弱,按之腹软。

辨证要点:腹胀、苔白腻、按之腹软。

辨证分析:腹胀、按之腹软、苔白腻为太阴;辨为太阴之茯苓饮证。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痰》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西医诊断肠功能紊乱之腹泻、便秘,多见上方证。

方药:茯苓10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枳实10克,陈皮30克,生姜15克,生半夏6克。

胡老在用本方时每加半夏,合为小半夏汤,效果更佳。

小儿便秘,原方去苍术,加生白术18克。

4、桂枝加葛根汤证

患儿表现:汗出、腹痛、腹泻、恶寒、发热或不发热、苔白、脉浮缓。

辨证要点:汗出、恶寒、腹泻、腹痛。

辨证分析:汗出、恶寒为太阳中风;腹痛、腹泻为用葛根之指证(此处腹痛、腹泻并非真正的阳明里证,汤本求真解释此处为表排泄之水毒迫于里所致,葛根、麻黄、桂枝,虽俱属发汗解热药,但与此二药异趣,含多量之淀粉,则尤其缓和被护作用,于表缓解肌肉痉挛,于里抑制肠蠕动之亢进及缓和被护肠粘膜,故能发挥止泻作用)。辨为太阳之桂枝葛根汤证症。

方药: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葛根10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西医诊断肠炎患儿见上证者,用之多效。

5、葛根汤证

患儿表现:不汗出而恶寒、腹痛、腹泻、苔白、脉浮紧。

辨证要点:不汗出而恶寒、腹痛、腹泻。

辨证分析:不汗出而恶寒,太阳表实证;腹痛、腹泻,用葛根之指证。辨为太阳之葛根汤症。

《伤寒论》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方药:葛根12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西医诊断为肠炎患儿,见上证者用之多效。

6、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患儿表现: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脉浮数。

辨证要点:下利不止、喘而汗出。

辨证分析:喘为表不解而热壅于上,辨为太阳;汗出、下利为阳明,辨为太阳、阳明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伤寒论》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西医诊断为肠炎见内外皆热者用之皆效。

方药:葛根15克,黄芩10克,黄连6克,炙甘草6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7、黄芩汤证

患儿表现:无表证的发热、下利。

辨证要点:无表证、发热、下利。

辨证分析:发热、下利而无表证。辨为少阳、阳明之黄芩汤证。

《伤寒论》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方药:黄芩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西医诊断肠炎、痢疾、只要见发热、下利、腹痛者,用本方多效。若呕吐者,加半夏、生姜。

8、大柴胡汤证

患儿表现:呕吐不止、腹痛拒按、或下利脓血、或大便干、苔黄腻、脉滑实有力。

辨证要点:呕吐不止、腹痛拒按。

辨证分析:呕吐,为少阳;腹痛拒按、下利脓血、或大便干、苔黄腻、脉滑实有力,为阳明。辨为少阳、阳明合病之大柴胡汤证。

《伤寒论》103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存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伤寒论》165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2条: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方药:柴胡12克,大黄6克,枳实10克,黄芩10克,生半夏6克,白芍10克,大枣10克,生姜15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西医诊断:肠炎、痢疾、呕吐、见呕吐不止、腹满拒按,用之多效。

9、白头翁汤证

患儿表现: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红肿、腹痛、苔腻、脉紧。

辨证要点:下利脓血、肛门红肿。

辨证分析:下利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红肿、腹痛、苔腻、脉紧,辨为阳明之白头翁汤证。

《伤寒论》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伤寒论》373条: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若腹痛重加白芍。

西医诊断为痢疾的患儿,见下利脓血,肛门红肿,用本方多效,见腹痛拒按,呕吐不止者,合用大柴胡汤。

方药:白头翁1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陈皮10克

煎服方法:同大青龙减麻黄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114药方详解
医案|柴胡桂枝汤治疗呕吐案
【《伤寒论》原文背诵条例便捷背诵版】
疼痛辨治的经方思路
平脉辨证之厥阴病论治——第二届国际经方班讲稿<徐汝奇先生>
(1)郭生白伤寒六经求真第五编第二章伤寒阳性过程的合并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