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说“工”是紫砂壶的灵魂

    一把壶的制作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有道道工序精心制作,才能使壶恰如其分地体现紫砂泥的温润,才能使“形”具有考究的基础,才能使不同紫砂壶的“款”和“工”有了相互比较的根本。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良工所制的壶明显地比一般匠人的作品更加精细。泥片打得好,明针功夫过硬,这两条再加上通过不断学习观摩,艺术修养的积累,良工制作的壶必然脱颖而出。

【陈洪平《线圆》】


    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工艺的粗细,如何分辨出制壶大家们的壶谁的工细、谁的工粗呢?十九世纪日本藏壶家奥玄宝曾经说过“泥不论粗细”,最重要的是形别、韵味。

 

    史籍上明明白白地记载,徐友泉、李仲芳虽受业于时大彬,可做工明显地比大彬细,以至当时的达官显贵误以为友泉、仲芳青胜于蓝了。后来,徐友泉却明确表示:以我们的“细”,无法比得上师傅的“粗”。

 

    顾景舟说

    顾景舟对晚清一代宗师程寿珍有这样一段评述:“程寿珍是太平天国之后的突出人物,他是制壶名家邵友廷的养子,其作品技艺娴熟,形制正确,粗犷中有韵味。中年以后,专制掇球、仿古、汉扁三种款式,是一位多产作家。”

 

【许卫中《仿古》】


    顾景舟既是当代紫砂壶制作大家,也是紫砂壶鉴赏大家,他的这一段话十分清楚地说明:从个人制壶风格来说,程寿珍是承袭了时大彬、邵旭茂、邵亢祥等名壶家的风格,较为粗犷,但粗犷中又有韵致。

 

    粗犷而有“韵致”的基本条件是技艺娴熟,即“做工老到”。好比不同的戏曲形式各有韵味,江浙人喜欢的越剧有其美感,东北的二人转、西北的秦腔也各有味道。历史留名的制壶大家均能粗能细,粗的地方如同粗工,而细的地方可能是一般细工永远无法企及的精细。

 

【沈彩娥《风华壶》】


    做工的“工” 

    这里说的工,指的是做工。如果说紫砂壶的造型只是在构思阶段的话,那它还只不过是一张未经施工的图纸。而紫砂壶的做工就是指这张图纸完成的整个工艺水准。

 

    没有精良的做工,再完美的图纸也只是空中楼阁。粗制滥造的工艺不可能将紫砂壶的造型美表现出来。紫砂壶是一种以泥作材料,以壶为载体的工艺精品,它必然要求艺人有熟练高超的技艺,并全身心地投入制作中,所费的时间通常也比较长(不同造型当然也会有所差异)。俗话说“慢工出巧匠”,艺人要有一种浸淫其中、物我两忘的平和心态。

 

【庄青《圣桃提梁》】


    现代紫砂壶除了采矿、练泥和烧制之外,更为突出的是其制作过程。紫砂壶的制作,打个比方,是中国画里的工笔,任何写意、夸张、概括和一蹴而就的给你一双慧眼“大手笔”都是不需要的。同其他劳动密集型产品一样,高档紫砂壶不能机械制作,不能大批量生产,具有时代的唯一性。它费时费力,倾注了艺人无数心力与汗水。

 

    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因为点、线、面是构成壶体的基本要素,所以必须交待得清清楚楚。犹如中国书法中的蝇头小楷书写一样,需要凝神静虑、全力以赴:转折提按,皆守法度,毫厘不爽,一丝不苟。凡遇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凡遇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凡遇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这些,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一点不到,功亏一篑,就不能造就一把好壶。


【钱丽媛《润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工,紫砂壶价值的体现
紫砂壶工艺的粗和细
购买紫砂壶切忌迷恋名泥,那只是蒙蔽你眼睛的一种噱头
宜兴紫砂壶发展简史
紫砂壶清代工艺特点
怎么区别时大彬紫砂壶好与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