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 四十 古经之争立

第三卷《通经致用的年代》 四十 古经之争立

  刘歆争立古经,是经学史上最大也是最传奇的公案,因为这场公案,惹得直到两千年后,还有一班专家学者,名宿硕儒一齐卷将进来,掐得个昏天黑地。远的且不说了,只说近的,康有为,章太炎,顾喆刚,钱穆,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这大概也是刘歆所始料未及的吧。
  
  但是在刘歆开始请立古经的时候,大概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波折的吧。
  
  如果说刘向是用《列女传》之类的著作,或从三十岁到七十岁,四十年如一日的上疏言灾异来表达自己,那么刘歆就是通过争立古经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为了这个目的,他甚至不惜身陷政治漩涡。
  
  刘向的一生,历经三朝。宣帝时,年轻的刘向因为献给朝廷一本神奇的魔法书,差点遭了大刑。元帝朝,中年的刘向因为提意见再次身陷大狱,被废为庶人。成帝朝,老年的刘终于读到了所有能读到的书,在他花二十年时间整理图书的时候,朝政始终掌握在王家之手,大将军的位置,从王凤,到王音,到王商,到王根,最后到王莽。到王莽执政时,刘向终于走完了他皓首穷经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坚持理想,不为所动,只求著书立说,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刘歆的一生,历经四朝。成帝时,他因为王凤的打压,一直处于黄门郎襄校之类的位置,但也因此认识了此后能决定他一生的人物。哀帝朝,争立古文经失败,同时被贬黜,与他一起被贬黜,还是那个将能决定他一生的人物。平帝朝,因为那个重要的人物,身居高位,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推广古经,整理图书,修订历法,改定制度,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深陷政治漩涡。最后一朝,在那个政治漩涡中不能自拔,在反戈一击失败后,终于身与名俱灭,留下的,是永远的古文经学。所以,也许准确的说,刘歆经历的只有一朝,那一朝,就是王莽。刘歆算不上一个纯粹的学者,尽管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学者而根本没有政治家才有的那些素质,也尽管他的学问一点也不输于他的父亲。因为他的政治机缘,他成功的确立了古文经学的地位,但也因为他的政治机缘,他让自己有了无法抹灭的政治污点,这个政治污点,在两千年后,仍然被康有为们当成打击古文经学的把柄。
  
  刘向和刘歆,你会选择哪一个?或者,你别无选择。有时候,机缘也是漩涡,有时候,漩涡也是机缘。年轻时候的刘向不知道十九岁时献上的那本魔法书,会决定他此后离经叛道的一生,而年轻时候的刘歆也不知道那个年轻的黄门郎,会让他的生命如此的波峰浪谷,不能自拔。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倚,正所谓时也,命也,运也。
  
  但不管怎么说,哀帝初年时候,那个争立古经的刘歆,还是非常叫人感慨唏嘘的。
  
  话说刘歆跟着父亲整理图书,因此发现了那些能颠覆整个经学的古书。这些古书,差不多能把五经翻了个遍。
  
  先说诗吧。除了当时通行的本子之外,还发现了古文本的《毛诗》,其解释之新颖贴切,似乎比当时通行的各家各派都要强些。
  
  再说书吧。除了当时那些残缺不全的篇章能补全外,还足足多出十六篇。不要小看这十六篇,要知道《尚书》对汉朝来说,都是整整一两千年之前的文献了,不是周朝初年的事,就是夏朝商朝的事,甚至是大禹治水时的东东。那么久远的东东,汉初要几个老头子才能凑得一篇,几十个老头子才凑得那么点,现在一下子多出了十六篇,还不够轰动?
  
  再说礼吧。当时只有一本《礼记》,说实在的,都是些二手材料了,比如《礼记》的《曲礼》,语焉不详的说了一点古礼的知识,比如《王制》,也是挂一漏万的说了一点古代的制度。而现在发现的《仪礼》,简直就是古代贵族时代的重现哪,看看《士昏礼》,《士冠礼》,《士相见礼》,看看《乡饮酒礼》,《乡射礼》,人生礼仪无所不包,那么复杂的仪式,居然一字不差的全部都有记载。再看看《周官》,上上下下的制度,官制,军制,教育,祭祀,刑罚等等,这一切的制度,都能具体到所有的人员编制,职责内容,考核方法,你说厉害不厉害。
  
  再说易吧。虽说当时《易》也有很多家,但是仍然有一个古文的《易》横空出世。与之相比,只有费氏《易》比较相近一点。
  
  最后说春秋。公羊和谷梁们争了那么久,最后总算握手言和,各占一个席位,现在好了,出了个《左氏》,详细到令人发指,当小说看都绰绰有余,这要是放到同一个书架上,还有谁会再看公羊和谷梁。
  
  所以刘歆看见这些书的心情,大约就和当年刘向看见《枕中鸿宝苑秘书》是一样一样的,只觉得有个神奇的世界在向自己打开。古文字,真的是通往古代世界的锁匙,可笑那些不通古文字的博士们,拘泥到现成经文,抱残守缺,而不知经学中别有天地。
  
  刘歆决定改变这种现状,教世人知道经学中别有天地。他向皇帝建议立古文经学的博士,其中包括《毛诗》,《左传》,《仪礼》,《周官》。
  
  当时的汉哀帝,照例把这个要求下达给当时的博士,然后提议由两边展开一次辩论。
  
  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当的要求,之前的谷梁春秋也是这么立博士的,就有点象后世的博士论文答辩,老博士们在下面坐上一排,对新博士进行提问,答辩通过了,就立为博士。
  
  但是这个要求,却被当时的博士们严辞拒绝了,他们“不肯置对”。他们说现在的经文已经够了,先贤传下来的经学就是这些了,神马古文经学,我们听都没听到过,要是真有这种东西,为神马一直都没人提起过,这种荒谬的东西,怎么能和我们进行辩论呢。就好比说,你连进行论文答辩的资格都没有。
  
  刘歆这下生气了,于是他写了篇著名的文章《移让太常博士书》指责那些博士们。神马叫移,移就是你们看看,你们看看你们干的好事!神马叫让,让就是指责,就是瞧你们那德行,你们也配称为博士。
  
  今古文大战的序幕拉开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博士之学与郎官之学(作者:流静斋)
刘歆:雄踞西汉的一座学术重镇
中国目录学开创者是谁?他们还做了什么?看看吧!
刘歆传
楚元王传(七)
212、历史人物:刘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